一片商代龟甲上的两个神秘数字,揭开了《周易》的象数密码

1980年10月底,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受甲骨整理小组委托,去安阳复查1973年发掘的小屯南地陶片。

在安阳工作站的仓库内,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包沾满泥土的龟甲。出于职业习惯,他用手将其中一块泥土抹去,竟然发现上面隐约出现了文字!

进行清洗后,发现龟甲上不仅刻有文字,还刻有卦象!

这片龟甲被带回北京,经众多专家考证研究后,一个惊人的结论浮出水面:

这片龟甲很可能就是周文王当年演易的直接证据!

《史记》记载,周文王当年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从而推演出了《周易》。而在殷墟发现的这片商末甲骨则是明显属于周人之物,上面又刻有卦象,正好与文王演易的传说吻合!

更加令人相信这片龟甲与文王《周易》关系的,是龟甲上的两个数字。

原来,龟甲的四周刻了四组卦象,而刻在龟甲正中央的,则是“九”和“六”两个数字。

“”九”和“六”,正是《周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

《周易》中所有的阳爻都被称为“九”,所有的阴爻都被称为“六”。

“上九”、“九四”、“初六”、“六二”……这样的数字,贯穿了《周易》全书六十四卦的的每一爻,两个数字分别出现了192次!总数高达384次!

龟甲上的九和六

龟甲上的数字九和六让很多专家的眼镜碎了一地。

原来,《周易》里的这些九和六被称为爻题,是用来标记某卦某爻的。

过去有专家根据《左传》的记载,认为《左传》里面提到的《周易》没有爻题,所以九和六这些爻题是战国以后才发明的东西。

战国楚简版《周易》给了这些专家当头一棒:

原来战国时期的《周易》上早就有了爻题。

这片龟甲更是给这些砖家狠狠地拍了又一板砖:

原来早在商代末年就已经有了爻题!

《周易》从一开始就是有爻题的!

这还不算什么。

从九和六这两个数字在龟甲上的中心地位来看,奇数九在龟甲中线左侧,偶数六在龟甲中线右侧,明显就是左阳右阴的格局。

阳数奇,阴数偶,这样的观念远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成熟,熟透了!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易以道阴阳”的观念远在商代以前就已经成熟,不是某些砖家说的要到了西周中期以后甚至战国时期。

九和六之和为十五,正是洛书九宫图上各个连线数字之和。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河图洛书最晚最晚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是易学象数的核心内容,而不是某些砖家说的到了宋代才被发明伪造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周易   龟甲   商代   安阳   甲骨   数字   左传   之和   中线   神秘   两个   密码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