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病“便”先知,中医教你如何从大便辨体质

《素问•五脏别论》指出:“凡治其病必察其下”,即在治病时一定要问诊二便。中医一直将大便的状态作为人体内在脏腑的重要信息,中医问诊也会将大便信息作为必须要了解的内容,排便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有关脏腑健康的秘密,不仅对诊断疾病的部位、疾病的轻重缓急意义重大,对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判断也意义重大。那么,您也可以通过观察排便的情况来了解您的身体状态,有益于更好的检测自己的健康,预防疾病。

正常的大便:从次数上看,每天1-2次,或1-2天一次;从颜色上看呈黄褐色;从性状上看如香蕉状的粗细适中的成型软便,无粘液、脓血以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从排便感看排便通畅轻松,无粘滞、闭塞、疼痛等异常感觉。

不正常大便主要表现在排便次数、大便颜色质地和排便感等方面的异常。

排便次数

1.泄泻——每日大便3次,或超过3次,排便间隔时间缩短。

2.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

大便颜色

1.色白如陶土——肝胆功能异常,胆汁无法正常排泄,多见于黄疸病。

2.色黑如柏油——提示有胃肠道出血(排除食用动物血液、中药等染色食物)

3.血便——要观察血的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还是咖啡色,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的不同。

以上三种大便颜色的改变宜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大便形状

1.完谷不化,食物中夹有食物残渣——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长期属于脾肾阳虚。

2.大便溏烂,稀薄不成形,但排便次数正常——脾虚湿困

3.大便时干燥时溏烂——多为情志不畅,肝郁脾虚

4.大便先干后溏——脾阳虚夹湿

5.粪质硬结,量少如羊粪状——热盛津亏内燥。

排便感

1.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泄,便出不爽——湿热内阻

3.肛门坠胀——脾虚中气下陷

4.排便不爽,腹痛而排便不畅——肠道气滞

5.便后不爽,排便后肛门有擦拭不净感,大便粘马桶——脾虚湿盛

“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大便的排泄除了与大肠小肠的功能有关外,还与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肾阳的温煦及肺气的肃降都密切相关。通过对大便的诊察,还可以了解到有无邪气的侵留,食物运化的强弱,体内津液的盈亏,脏腑功能的盛衰,阴阳是否平衡等全身的种种信息,所以了解自身的排便情况,找出体质的偏颇,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的回归到健康的轨道上,为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大便   先知   硬结   脏腑   残渣   肛门   体质   中医   食物   次数   颜色   身体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