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代购!听说香港现在流行……

封面:杨亮



全面通关后香港旅游业逐渐复苏,入境处数据显示,本月18日内地访港游客达102458人次,是两地恢复通关以来内地访港游客首次突破单日10万人次。


随着全面恢复通关,在港深两地便捷的交通下,开始兴起“反向代购”,需求量较大的深圳商品以热门美食为主……



香港旅发局总干事程鼎一今日(25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旅游业复苏速度理想,上星期入境的内地旅客已回复至疫情前四成半,周末单日访港人次更高达10万人次;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旅客复苏特别快,已恢复至疫情前六成或以上。


程鼎一说,现时内地旅客出行以港澳地区为主,对香港是好消息,预计香港下次旅游旺季将在内地五一黄金周,届时访港人次有机会达疫情前五成,需要做好质量把关和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


香港出现“反向代购”


随着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在港深两地便捷的交通下,“反向代购”开始出现。所谓“反向代购”,就是请人帮忙从深圳等地购买商品带回香港。


“深圳到香港‘反向代购’,一点点、鲍师傅、沪上阿姨都可以带。就连海底捞和木屋烧烤都有。”


有反向代购业者透露,香港客户包括留港大学生、宝妈、亦有企业买来给员工尝鲜。


社交平台的“反向代购”广告。小红书截图


从网上发帖、微信聊天下单、实时更新定位,最快两个小时就能喝到来自深圳的奶茶。经过跑腿人员的细心安排,“反向代购”的每一单都能实现无缝对接。


港代转做反向代购生意


据《时代财经》报道,曾摆过地摊、做过香港代购的夏莉透露,自己最近又多了一个生意,为香港人代购深圳的东西。由于每天往返深圳和香港,通关后,夏莉做起了反向代购生意。




她透露,已经建立一个百人代购群,客户每天在群里下单,在罗湖口岸或者香港约定一个地铁站交收,“奶茶每人限购2杯,代购费20元;容易拎的东西跑腿费20元;较重的物品按一公斤20元收费。”


另一位具有4年半经验的香港代购者也转行做反向代购,她透露,“由于跑一趟香港代购挣得钱太少,已经准备放弃这项业务。与此同时,深圳到香港的反向代购却越来越热。”


她介绍,“购买频率比较高的品牌有丘大叔、奈雪、鲍师傅,还有人直接点小炳胜、先启半步颠等餐饮店的熟食。”



获利超过港代


据港媒报道,刚做“反向代购”生意的Ruby表示,自己兼职做“反向代购”是透过小红书找客户,目前每天都满单,一天能赚100港元以上。


Ruby住深圳,她的孩子在香港上幼儿园,因每天接送孩子要往返香港深圳,看到抖音和小红书上“反向代购”商机,想到可以趁接送小孩的空档做代购,兼差赚点生活费,于是开始了“反向代购”的业务。


由于“反向代购”的热门商品多是要当日就食用,包括木屋烧烤、一点点奶茶、奈雪的茶和鲍师傅,“时间内送达”成为一项考验。Ruby透露,自己一天的行程是这样的,“前一晚将客户的需求清单整理好,隔天早上送小孩去上学后,返回深圳的途中点外卖送客人的物品(鲍师傅、奶茶和烧烤)到家里,回家边休息边等外卖,等商品齐全就开始送货。”


图:vivi吃深圳



Ruby表示,她会在前一晚先跟客户线上收取商品的费用,隔日才点单,一拿齐物品就过关,从屯门站开始,在屯马线上不出站一站一站交收,并向客户收取剩余的跑腿费,最远送到红磡站。


Ruby说,客源主要是来自小红书,或许因价格便宜,刚做了几日每天都满单。她对自己现在的收益情况满意,不打算涨价也不会扩大规模,“主要是要衡量自己能拿得动的量,毕竟这也很需要体力”。Ruby观察,目前她的客群大部分是到香港念书的内地大学生,也有部分是喜爱深圳美食的港人。


Ruby透露她还曾做过香港代购,但现在刚做“反向代购”,就能肯定地说,“获利稳定性是绝对超过香港代购的”。


她说,香港代购不再热门的关键,是因为太多渠道瓜分客源,不论是网红直播、免税店直邮到家(海南免税店可邮寄)、电商的促销活动,无一不在瓜分香港代购的客源,“现在就是一个饼少盘多”的现状。



要注意这些风险


那么,香港人最爱买内地的什么东西?为什么反向代购会火起来?


从“反向代购者”们晒出的订单中可以发现,


经他们之手从深圳传递到香港的东西,


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以内地网红糕点、小吃等最为常见。


价格、稀缺和易得性是“反向代购”火爆的关键原因。



不过,由于深港两地之间的跨境代购业务以新鲜食品为主。


也有网友提出了对代购货品在过海关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的担心。


“反向代购”可能面临这些风险:


根据香港进口食物管制相关规定,牛奶、冰冻甜点等受到《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的附属法例所监管。进口野味或蛋类须事先获得批准,而进口肉类、家禽或蛋类则仅限于特区政府所认可的来源地。


此外,根据《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我国海关对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亦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生或熟)肉类(含脏器类)及其制品、动物源性奶及奶制品、蛋及其制品等。


对此,有专家提醒,代购物品时需提前了解携带物品是否符合海关规定,以及是否涉嫌偷税漏税,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彰显两地加速融合


很多人对这种跑腿模式的兴起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它的走红,不仅折射出大湾区地域和文化的认同,更是深港融合加速的体现。


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接受内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向代购”植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也是深圳与香港“同城化”趋势的体现。


香港与内地的饮食文化本就同根同源,许多香港人的祖籍都在内地,因此在恢复全面通关后专门跑到内地品尝美食,也说明了香港人对内地的感情。


梁海明认为,“很多香港人都是早上去深圳上班,晚上回香港的家,跨城通勤,其实深港两地早已结为一体,可以说是40多年的‘青梅竹马’了。”



梁海明相信,在“反向代购”的热潮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内地产品进入香港市场,而且产品的类型也会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食品、日用品,一些家居产品或科技产品,比如家具、电脑、手机等也会越来越受到港人的欢迎。


梁海明对记者说,“从‘大湾区人’的角度来说,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买我的东西、我买你的东西,便能互相认可和融合。”


来源:时代财经、香港01、潮新闻等

编辑:桐曲

审核:雨杉 蒋璐
图源:中通社 网络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香港   客源   深圳   奶茶   两地   香港人   内地   物品   东西   客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