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太符观:昊天神殿,道教仙境,金代道观彩塑第一家

说到汾酒,爱喝酒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它是我国古老的名酒之一,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范。

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而受到北齐武成帝高湛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成为我国最早的国宴佳酿。

而生产汾酒的基地,就在山西省汾阳县的杏花村。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这座国宝级的道观就坐落在距离杏花村汾酒厂不远的上庙村。

‬太符观的由来

“太符”这个名称在道教文献中没有出现,有学者揣度认为,“太符”一词来源于宋徽宗赵佶为玉皇大帝所题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中“太上开天执符”的简称。

也有学者认为,“太”为“太极”,代表生生之源,代表“太极大道,理括三界”;“符”为“符命”,代表天道运行的规律,代表“自然空玄”的演变。

太符观供奉的是昊天上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玉皇大帝,而玉皇大帝的形象是道教中的万物起源,是一种可以衍生一切的存在。

正如《易经》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见,玉皇大帝就是“太极”的化身。

作为供奉玉皇大帝的道观,用“太符”两字恰能表现出玉皇大帝具备了可以化生万物的原动力,“无中生妙有”的超能力。

太符观的布局与建筑

太符观始建于金代,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在观内已经创建醮坛(道士祭神的祭坛)。

太符观坐北朝南,有两进院落,山门为一大两小的牌楼式明代建筑,这种以牌楼为造型的山门样式,在道观建筑中非常少见。

另外,山门两侧有八字影壁,在山门的外墙上还镶嵌有两个三彩琉璃的“二龙戏珠”图案。

山门正中的楼檐下采用四攒三翘七踩斗拱,这种斗拱结构不仅起到承重、抗震、美观的作用,而且也是古代建筑等级的标志。

进入观内,以昊天玉皇上帝殿为中心,东设后土圣母殿,西设五岳殿,在后土圣母殿、五岳殿南侧各设有窑洞十孔,另外还有关帝庙和二郎殿也分列于中轴线的东西两侧。

值得推敲的是,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为三间,东、西偏殿的圣母殿和五岳殿却都为五间,这种正殿间数少于偏殿间数的情况,在道观建筑中非常少见。

还有,正殿大门上的金瓜形铁钉最为独特。一般来讲,作为皇家所在地的故宫,其大门上的横排圆形铁钉也只有九个,而在昊天玉皇上帝殿的大门上,却出现了一排十个铁钉的装饰。

恐怕这就是九五之尊的天子与十全十美老天爷的差别吧。

另外,在昊天玉皇上帝殿前还有着一对三百多年前明代的铁狮子。其中,母狮闭嘴,足下有三只幼狮;公狮张嘴,足踏刻满方孔铜钱的大绣球。

其形态像极了人间的男主外,张嘴吆喝才能财富到手;女主内,闭嘴不怨才能家庭和睦。

纵观太符观的建筑布局,规模适中,造型雅致,布局紧凑,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道观。

‬太符观的雕塑与壁画

一、昊天玉皇上帝殿的朝元图

昊天玉皇上帝殿位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殿内筑有神龛。

在神龛上塑有天帝、侍臣、侍女等七尊泥塑。

昊天玉皇上帝高2.45米,头戴通天冠,身着朝服,手执笏板端坐于神台中心。昊天上帝为中国民间信仰的最高神,被百姓所崇拜。

但是,作为道教四御之首,昊天玉皇上帝的位置仍在三清之下,在正统的道观中,他依然要恪守规制,手执笏板执臣礼。

在昊天玉皇上帝的左右两侧分列着两名通高约1.85米的侍女,这两名侍女的长相极具山西中部女子的特点:长鹅蛋脸型,鼻型狭长,眉骨较为平整,丹凤眼,嘴唇圆润。

专家通过两位侍女的服饰得到考证,左侧的侍女为服侍帝皇日常生活的大宫女,右侧则为后宫舞伎。

在神龛内昊天上帝的左右两侧,还有四名侍臣。他们通高2.0米,靠近神龛内测的两位年前人为玉帝的文武辅臣,他们一为白脸温文儒雅,一为紫脸英武神勇。

靠近神龛外侧的均为中年胡人造型,左侧为络腮胡,右侧为卷髭,这样的造型也比较符合金代女真族的外貌特征。

另外,这四位大臣所穿衣服皆为左衽。古代中原汉服都以“右衽”为主,它代表了华夏风习,而着左衽服饰,则是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常配有的装饰。

大殿内的三壁上均布满365天值日神君的“朝元图”壁画。这些壁画长约12米,宽约3米,依据内容分为134组。每组神祇都有题榜来注明其身份与官职。

作为道教中的众神祇,他们执掌天地之事,每天都有一组轮流循环值日,恪尽职守,体察民情,了解百姓之疾苦,将所闻、所见、所感禀告于玉皇大帝。

二、别有深意的圣母殿

在昊天玉皇上帝殿的东侧是后土圣母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明代建筑。

殿内有35尊塑像,居中供奉着后土娘娘,在其两侧分别供奉着通颖娘娘、婚配娘娘、智慧娘娘、护佑娘娘、子孙娘娘、癍疹娘娘、如意娘娘和奶母娘娘等八尊圣母。

这八位娘娘不仅是后土娘娘的分身,而且也是我们出生、健康、启蒙、品德、智慧、婚姻、生育的护佑神。

其中,奶母娘娘的造型最为独特,她怀抱一个小幼儿,幼儿正吮吸着她甘甜的乳汁。奶母娘娘面露微笑,一脸慈祥,将母性的光辉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在这组雕塑中,但凡露出足部的女性塑像,都是以“三寸金莲”而显现。

由于圣母殿是在明代重新修建的,因此,在盛兴裹脚的明代,连神像也不能脱俗,依旧得按照世人的“审美”标准来塑造。

在圣母殿的三堵墙壁上还绘有“燕乐图”壁画。所谓“燕乐”也指“宴乐”,一般说来,泛指当时在宫廷或贵族的宴会上所演唱、演奏的音乐,也包括大型歌舞曲及歌舞戏和杂技等。

圣母殿的“燕乐图”壁画与南北墙壁上的圣母“出巡”和“游归”悬塑相互呼应,将圣母们云游天界出巡和回归的浩大场景表现的一览无遗。

抬头仰望,众神穿梭于云海之间,仙风舞动、马蹄飞驰、衣袂飘飘,丝竹管弦,不绝于耳……,好一幅令人神往的天庭圣境。

三、五岳四渎齐聚一堂

在昊天玉皇上帝殿的西侧是五岳殿。五岳殿也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五岳殿是道教做法祭祀五岳山神的场所。

在五岳殿里供奉着五岳大帝和四渎水神的塑像。

其中,位于大殿正面的是五岳大帝神像。这五位大帝包括,东岳大帝泰山神、西岳大帝华山神、中岳大帝嵩山神、北岳大帝恒山神,以及南岳大帝衡山神。

在大殿的南北两侧分别有两组神像,他们代表着四渎水神。这四位水神分别管理着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

在同一个大殿中,将五岳山神和四渎水神一起进行供奉,这在我国道观中并不常见。

与圣母殿不同的是,五岳殿里的五岳大帝都端坐于雕刻精致的团花宝座上,背后所绘制的壁画皆为云雾缭绕的“祥云图”。

同样在大殿的南北两侧依然是内容生动,技艺精湛的悬塑作品。

这些悬塑所表现的内容是“五岳启跸()回銮”和“四渎出行”。

其中“五岳启跸回銮”,所表现的是五岳大帝或乘龙辇,或骑宝马,四周文武百官,前簇后拥出巡和回归的场面。

整个悬塑内容丰富,气势恢宏,所塑人物无一雷同。

另外,在五岳殿里的彩塑中还出现了一个昆仑奴的形象。“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了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代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

四、消失的紫薇阁,留存的廿八星宿

太符观⾥原有的紫微阁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紫薇阁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新建建筑。

紫微阁中“紫微”一词,来源于道教四御中的紫微大帝,其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北极紫微大帝位居天的中央,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及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民间极受崇拜。

我们所知的上清十一大曜星君、北斗七元、南斗六司,六十甲子太岁星君、云天二十八宿,斗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星斗,都属于他的部下。

因此,在紫微阁中供奉廿八星宿也是古人对星辰的一种星象崇拜吧。

让人值得庆幸的是,明代的紫薇阁虽已消失,但是好在明代彩塑的廿八星宿幸存下来,如今在⼭西博物院的“土木华章”展厅中等待您的到来。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道教   道观   汾阳   后土   彩塑   神龛   玉皇大帝   娘娘   神殿   圣母   明代   大帝   仙境   上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