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古城发展史:阿索斯如何走向“绅士化”?

Behramkale,也被称为阿索斯古城,在 1982 年被宣布为考古遗址,又于2000 年被宣布为城市考古遗址,在获得极高知名度的同时,也因为遗址保护相关规定,被限制在历史村庄内新建和简单扩建,且在古城墙外开辟了新的建筑⼯地以供未来发展。

申报后,该村已成为⽂化遗产旅游的主要⽬的地,这种主要以增⻓为导向的转型令⼈担忧,被遗弃但仍然令⼈向往的景观和传统建筑的真实特征,导致⼈⼝从⼟⽿其和其他国家的⼤城市涌⼊,购买这些房屋作为主要或次要房屋,从长远发展来看,Behramkale 的保护措施只是起到了⿎励投资建筑翻新的作⽤,⽽不是起到保护当地社区的作⽤。

本⽂主要以乡村绅士化的概念,纵向研究阿索斯古城在 2000 年⾄ 2017 年间人口和社会经济、住区等方向的变化,来理解 Behramkale 的这种转变。

一、古老的荣光和现实的碰撞

Behramkale的经历极具代表性,以遗产为主导的农村地区转型对当地居⺠产⽣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在旅游业和农村⾼档化的背景下。尽管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并被认为是振兴⾯临⼈⼝⽼龄化和⼈⼝减少的农村住区的动⼒,然⽽,它也会造成不良后果。

通过⽤中产阶级或富裕的“绅⼠化者”取代当地居⺠,农村绅⼠化与破败状况的改善联系在⼀起,这越来越影响世界各地的当代农村住区,而Behramkale,就是一个受到”绅士化“冲击的、历史悠久的乡村。

Behramkale是⼟⽿其最重要的⽂化遗址之一,它位于⽐加半岛的西南部,在⼟⽿其恰纳卡莱省艾⽡⻬克区以南 17 公⾥处,古城位于海拔235⽶的陡峭⽕⼭⼭上,向西沿爱琴海南部海岸线,向东攀登伊达⼭,向南跨过⽶蒂利尼海峡⾄莱斯博斯岛。雅典娜神庙是这个定居点的地标,该城最早在⻘铜时代被占领,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建成以来⼀直有⼈居住,

作为对抗爱琴海城市联盟的战略防御阵地,Behramkale于1330年成为奥斯曼领⼟的港⼝。村庄位于古城的城墙内,这⾥有古城遗址、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纪念碑以及乡村⺠居,身为⼟⽿其北爱琴海地区最稀有的地区之⼀,这里的⽂化遗产⼀直保存完好,从文化、历史、民俗等多重角度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古老的荣光无法掩盖现代社会的沉重压力,古城Behramkale的居民直到2000年仍⼤多从事农林牧渔业,以传统农业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职业类型十分单一,且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国民平均水平。

旧聚落建立在岩石区,一层或两层的乡⼟房屋位于倾斜的地块上,村庄的街道和房屋格局与⾃然地形和当地材料相得益彰。由⾕仓、储藏室、厕所、祖⺟房等不同单元组成的房屋被安置在⼀个⼩院⼦⾥,在村⺠的⽇常⽣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该地区盛产的花岗岩、⽯灰⽯和各种⽕⼭⽯被⽤作建筑材料和街道路⾯。厚⽯墙、⼩窗、平屋顶是村⾥传统的建筑⼯艺。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Behramkale如果继续维持现状就会走向没落,不过,1980年文化旅游的发展,给这个古城注入了一丝生机,旅游业被认为是保护⾃然和⽂化遗产的积

极和消极⼒量,如果旅游活动为当地社区提供公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利益,那么它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特别是 80 年代之后,政府将⼟⽿其的旅游业发展放在⾸位,作为保护遗产价值的⼯具,国家政策和法规已将重点放在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上,因此,农村定居点的再投资变得有利可图,这也正是古城复兴的关键时机。

二、“绅士化”发展历程

绅⼠化⼀词最早由露丝·格拉斯在 1960 年创造,Smith在他的开创性⽂章中指出,绅⼠化涉及“⽣产资本”的投资,他进⼀步使⽤了“⾼档化”⼀词,并强调了它在“改造和消费”⽅⾯的关键作⽤,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术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村“绅士化”和旅游“绅士化”正是因此而来。

⼟⽿其的农村绅⼠化现象是⼀个多维现象,⼟⽿其背景下的农村⾼档化研究⽂献表明,1980 年后⽂化旅游的发展是⼀个关键的促成因素。

1965 年⾄1970 年,农业收⼊逐渐下降,导致农村⼈⼝⾸先从农村地区迁移到省中⼼,然后再到城市,这是政府农村政策不完善和快速城市化的结果。

然而,随着 1970 年代该地区的旅游活动开始增加,⼀些农村定居点因旅游活动⽽重新发挥作⽤,旅游业刷新了大众认知,给当地带来的正面、积极的影响大过了负面因素,因此,政府大力扶持旅游业发展。

资⾦限制是⼟⽿其农村历史聚落保护中最棘⼿的、最关键的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增加,拥有建筑和⽂化遗产(包括⾃然资源)的乡村地区都被开发利⽤,但政府对遗产建筑翻新的财政⽀持⾮常有限,对于已经在经济问题中苦苦挣扎的当地居⺠来说,翻新和修复成本可能具有挑战性。此外,缺乏了解当地建筑技术的当地⼯匠和当地材料的缺乏增加了修复的成本,这就造成了一个循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资本,资本源自旅游业的发展。

Behramkale幸运的抓住了这个时机,决定转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变化,⾃⼆⼗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业化和城市化,⼟⽿其农村⼈⼝的⽐例在 1985 年下降到 45%,在 1990 年下降到 41% 。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城市⼈⼝⽐例超过农村⼈⼝,统计数据显⽰,在 1975 年⾄ 2000 年间,约有 350 万⼈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但是在在 1982 年宣布历史遗址后,Behramkale 的⼈⼝反而有所增加,可以说,是随着该地点作为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受到认可产生的正面增长,与该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相吻合。

2000年⾄2017年间的家庭调查结果显⽰,当地居⺠⼤多从事农林牧渔业,且起步规模⼩,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农业和畜牧业等农村经济活动有所减少。尽管翻新和新建⼯程⼤幅增加,但从事⽯⼯、⽊⼯等建筑⾏业的⼈数却有所减少。

另⼀⽅⾯,在居⺠中可以看到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和建造师等复杂职业,随着游客的到来,传统⼿⼯艺品得到重视,街头展览也开始了,⼿⼯艺品更有条理地变成了古董店、银器店和地毯店。

随着这种复兴,新的场所如⾁店、杂货店和冰淇淋店开张了。陆路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村⾥的⼩巴数量显着增加,为来⾃市县的旅客提供⼩巴运输,并在村庄和码头之间提供环线服务,古城逐渐恢复繁华。

这就是农村“绅士化”和旅游“绅士化”的转变,某种意义而言,农村⾼档化也是⼀种“永久旅游”形式。

然而,从绅士化的标签定义来看,由于初期缺乏经济基础,农村中产阶级化并没有增加⼈⼝,⽽是改变了所有权结构,居民的群体也发生了转变,这也进一步的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社会结构和乡村景观上的转变。

三、“绅士化”带来的影响

从农业到旅游业的转变更多的体现在当地的职业、教育和村庄恢复活动中。

在来⾃不同国家和⼟⽿其不同地点(尤其是⼤城市)的中上层绅⼠们到来后,村庄的恢

复活动得到了加速。

虽然恢复和重新设计房屋内部布局对维护和修复旧建筑有积极作⽤,但也有⼀些增加和使⽤⾮本⼟建筑元素,如铁艺框架和围栏、⻔窗⾬棚等,因此,在社会和⽂化意义上,与“新居⺠”⼀起物理再⽣的村庄成为⻛景,不再是该地区/周边地区的⼀部分。

虽然新聚落中最早的房屋建筑实例呈现出与村内乡⼟建筑相似的特征,但近代房屋在建造⽅法和材料⽅⾯与现有空间格局完全不同,尤其是计划布局、⽴⾯特性和建筑⾯积等方面不幸的是,这些没有任何乡⼟特⾊的建筑很容易在远离村庄的地⽅被认作是土耳其任何地⽅建造的建筑的流⾏复制品。

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口的住房需求,尤其是在1982年城市考古遗址申报后,血缘传承、划分村庄宅基地的传统被打断,新开发区满⾜了年轻⼈⼝的住房需求,也隔开了本土居民和新居民的定居点,漫⻓⽽昂贵的官僚改造过程限制了低收⼊和未受过教育的当地居⺠出售他们的房屋。

虽然旧聚落的特征在改造实践中得到了更多保护,但新居⺠或当地居⺠对⽂化资产的再利⽤破坏了传统的农村⽣活、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的景观特征,由于错误的结构和功能实践。旧定居点的⼤部分翻新房产都被⽤于不同的⽬的,例如⼀些精品酒店、餐厅、出售各种当地⼿⼯艺品的⼩商店等。

⼀些建筑也被改造为⾼档商业⽤途,如杂货店、餐厅、纪念品商店、酒店等,其他建筑⻓期空置(第⼆套房)时间或被毁,因为⼟地所有者要么坚持最⾼的销售价格,要么由于各种其他原因没有进⾏销售和翻新,院落周围的⾕仓、储藏区等未⽤作原⽤途的单元,已被改造成旅游/商业单元。

可以看出,房屋在其原始功能中⽤作住宅,⼤部分位于新定居点。季节性⼯⼈或新定居点的临时⽤⼾租住的单位数量也很可观。当地居⺠与租⼾共享他们的⼀部分房屋。⽼聚居地也有少数外地⼈租住的房⼦⽤于旅游和商业⽬的,并以周末或度假屋(第⼆故乡)等⼆次使⽤的形式使⽤。

虽然旅游业的发展振兴了经济,但某些季节的⽣活受限和对⽂化资产修复的重⼤⼲预是对村庄的负⾯影响,导致继承⼈不再维护他们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恶化并陷⼊废墟,最终他们被排除在房地产市场之外。

结语:

在 Behramkale 的案例中,农村资本积累过程的转变可以通过职业的变化、教育水平和收入、人口迁移、房产建设和改造等方面来说明。

以旅游业为主体的Behramkale就业构成发⽣显著变化,乡村活动明显减少,⼯作岗位越来越集中于酒店管理、露营、餐厅管理和养⽼⾦管理服务,这是一种特定的农村”绅士化“,它的关键驱动力是以遗产为主导的旅游业,虽然被认为是为是振兴⾯临⽼龄化和⼈⼝下降的废弃农村定居点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但它也会造成不良后果。

尽管农村⾼档化可能不会像城市那样主要导致直接的居住流离失所,但也会在导致其他形式的流离失所,如社会经济、商业、排他性,挤压本土居民的生存空间,造成外来和本土人口不可磨合的差异性,虽然残酷,却也是社会发展的毕竟历程。

参考文献:

Chang,KG,Chien,H,2018:旅游业发展对农村本土目的地的影响:使用选择模型调查当地居民的看法。可持续性 10 (12), 4766。

Cocola‑Gant, A,2018:旅游业高档化

Dincer,Y,Dincer,I,2005:土耳其小城镇的历史遗产保护、修复和农村高档化问题

Shermin,AF,2017:乡村旅游对建筑和文化的影响

Var,EB,Kobeyashi,H,2019:在土耳其特拉布宗农村地区保护乡土房屋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绅士   古城   土耳其   定居点   发展史   旅游业   村庄   遗产   走向   农村   房屋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