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法国革命和君主制的复辟

文|小盖史说

编辑|小盖史说

前言

自从美国的十三个州独立后,英国丧失就了在美洲大陆的大片殖民地。社会和政治动乱后,法国的心脏地带也受到震动。此时,欧洲人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上没有长期性的政治协议。法国的君主专制在欧洲的各专制君主政体中是最成功的,很多小宫廷为了竞争,羡慕并且效仿君主专制政体。

法国贵族

然而,法国的君主专制建立在不公正的基础之上,君主大肆挥霍平民的生命和财富,激化了与下层人民的矛盾,最后它发生了戏剧性的瓦解。教士和贵族享有免交税收的权利,下层阶级却要承担全国的重担。农民在税收下,生活压力大增,此时,贵族还不断控制和羞辱中产阶级。

召开三级会议,法国革命开始

1787年,法国出现财政困难,欠下了很多债务,国王召集各个阶层代表,举行了一次会议,要不是社会动荡,人民不满,他们也不会去商讨解决收入不足和开支过度造成的困难。1789年,法国在凡尔赛还召开了贵族、教士和平民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这与英国议会的早期形式大体相同。

凡尔赛

自1610年以来,法国在君主专制下,从未召开过三级会议。这次三级会议的召开,人民可以借机发泄长期以来的不满和愤懑了,三个等级发生了激烈论战,由平民代表的第三阶级,要求控制会议,平民获得了胜利,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有权限制国王。为了镇压平民的权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从外省调来了军队。随后,法国革命浪潮,开始震惊世界。

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革命群众的信心高涨,巴士底狱被攻陷,这次革命成果传播开来。农民烧毁了法国的东部与西北部区域的贵族巨宅,并销毁了他们的地契,杀死或驱逐贵族地主。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贵族阶级所控制的腐朽制度很快完全瓦解,王室成员的党羽跑到了国外。为了对抗国王的军队,革命军在巴黎与其他主要城市都建立了临时政府,并创设了一支国民自卫军。民众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巴士底狱

国民议会有强大的团结力量,痛恨专制主义王朝的不公正,猛烈扫荡国民议会,因此法国贵族的任务非常艰巨。革命军大张旗鼓地废除了免税制度、农奴制度以及贵族的称号和特权,还试图在巴黎创建一个君主立宪政体。国王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宫不得不过上平淡的生活,凡尔赛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只能出现在梦中。

国民议会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为了建立有效的现代政府,做了很多实验性工作,同时又废除了不少,但还是保留了很多健全而有效的制度,当然,这里面还有不少都是没有意义的,毕竟只是初步尝试。国民会议还废除了严刑逼供、非法监禁、迫害异端等残酷规定,对法典也做了一番修改,还把诺曼底、布尔肯特等法国一些古老的省份改为80个郡。士兵在军队中也有平等的机会,不管他们在入伍以前是什么身份,都有机会获得最高军阶。此外,法院还设立了一个制度,虽然完美而简单,民众来选举法官,但是法国短暂的任期是一个不小的伤害,这一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国民会议

事实上,群众确实有了地位的提升,他们成了上诉的最高管理者,法官与国民议会的议员需要听取他们的心声,除非他们不想得到民众的支持。国家没收并统一管理教会的庞大财产;解散那些不从事教育或慈善工作的宗教机构;国家负担教士的薪金,给了法国那些低级教士好处,他们不用羡慕富有教会的教士,相对以前的低报酬,这确实是不错的事情。除此之外,他们还推翻了罗马教会的一贯主张,选举产生教士和主教:国民议会废除以前教皇在罗马教会中的权力,目的是要把法国教会变成法国新教的教会。那些忠于罗马的、反对新办法的教士因为教会组织形式的改变,与国民议会选定的教士产生了纷争和矛盾。

法国立宪君主制的结束

1791年,由于王侯贵族腐朽无能,外国军队汇集在法国东部,国王、王后和逃亡国外的贵族和君主主义相互勾结,法国立宪君主制的实验突然结束了。6月的一个晚上,国王、王后及其子女们从杜伊勒里宫逃亡,外国朋友和流亡贵族并没有起到作用,在瓦雷内不巧被捕,并被带回巴黎,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法改变的命运。于是,共和主义思潮和爱国风潮在法国掀起,法国向奥地利和普鲁士宣战,宣布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英国国王被处死,法国国王同样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杜伊勒里宫

接下来,法国人誓死保卫法兰西共和国,发扬共和国的思想,对内对外决不会妥协,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时期。他们不但铲除了国内的保皇党和反对共和国的余党;在国外,法国也拥护支持一切革命。整个欧洲国家都成为共和国,是法国人的愿望。法国青年纷纷加入共和国军队,法国到处洋溢着一种热情,他们高歌前进,法国士兵踏着《马赛曲》的曲调,热血沸腾,在炮火中勇猛向前,击败了外国的军队。

1792年底以前,法国的势力范围比路易十四时代还要大很多。法国军队一路上越过布鲁塞尔、攻入萨瓦,攻占了美因茨,荷兰人手中的斯凯尔特河也被他们夺去了。此时,法国对英宣战,因为英国在法国处死路易后,把法国的代表驱逐出境。当时的英国是海上的霸主,尽管法国有大批优秀的炮兵,并且清除了贵族军官,减少了传统束缚,但革命破坏了海军纪律,海军实力大跌。法国这次向英国的宣战,原先赞同法国的英国自由主义运动组织,也站在了英国一边,英国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法军的进攻。

法兰西共和国

其后几年,法国仍对欧洲联盟作战,在此不再赘述。总之,法国人永久地驱逐了奥地利人,这批人不能待在比利时了,法国人还支持荷兰成立了一个共和国。一小队法国骑兵轻易地战胜了荷兰舰队,因为敌军被困在了特赛艾尔岛上。法国一段时期里,在进攻意大利时,受到了挫折。

战争形式的改变,杀上瘾的法国人

1796年,拿破仑·波拿巴率领疲惫饥寒交迫的士兵,经过皮埃蒙特高原,抵达曼图亚和维罗纳。阿特金森说:“共和军的数目和速度让盟军大吃一惊。这些临时集结的军队,虽然缺少物资,但还是没有任何阻碍能与他们对抗。对职业军队而言,更多的士兵面对这些不利因素肯定会逃离,这些对于1793年至1794年的法国军队来说更有利,他们早已习惯了 ‘就地谋食’,这接近于近代战争形式。

1793年,近代战争方式诞生了,行军迅速,野营露宿征用军需,依靠个人素质打硬仗等行军特点,这种方式坚决果断。以往的部队行军受到很多的限制,要有营帐和足够的粮食,规模小,以及惯用阴谋诡计,行军谨慎,这是一种减少风险的行动。这两种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拿破仑·波拿巴


疲惫不堪的法国军队唱着《马赛曲》为法兰西战斗,他们对于那些侵入的国家,心中也不清楚是在掠夺,还是在解放。而在巴黎,由于某些不光彩的原因,共和主义的革命热情正在消退,共和国有着某种危险,需要什么人去解救。此时,革命运动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下定决心保住自己的权力,他要成为挽救共和国的人,他相信自己才能拯救它,并且这个人只能是自己。处决骄奢的国王与屠杀贪婪的贵族分子,似乎是共和国蓬勃精神的来源。当时有一些地方也发生了叛乱,基本上也都是以屠杀镇压结束。其中之一发生在西部的旺代郡,那里的贵族与主教教唆人民反对征兵,也反对没收正统派主教的财产;还有一起发生在南部,土伦的保皇党同意英国和西班牙的军队进入法国。这些引起了马赛和里昂人民的反抗。那时的革命,似乎在叛乱结束的战场,到处都能看到残酷的屠杀。

随着法庭革命工作的开始,持续的屠杀开始了,人们似乎上了瘾。搬出了断头机,把贵族王侯送上断头台,处死罗伯斯庇尔的反对者,砍去那些不相信上帝的无神论者的脑袋。他们应该庆幸断头台的发明。断头台为他们解决了很多明的暗的敌人,也对那些顽固者起了警醒作用。罗伯斯庇尔的统治,似乎是凭着鲜血延续的,越来越多的屠杀巩固着他的统治。

最后,到了1794年夏,罗伯斯庇尔同样尝到了断头台的滋味,这个铁面冷血将军终于被推翻,他的统治随之结束。后来国民公会选举出了五个执政官,赋予他们组成的督政府接掌大权。他们对外,仍继续进行包围战争,对内负责维持团结统一。就这样,这个政府有了5年的统治,他们没有实施改革措施,不过是动荡历史中的一段奇异插曲。

罗伯斯庇尔

为了使欧洲各国建立共和国,法国军队带着一腔热情,去推翻意大利北部、德国南部、比利时、荷兰和瑞典等地的国王。上述提到过,他们不清楚自己是在解放还是在掠夺,但是,督政府的狂热宣传不顶用,被解放人民的财产都进入了法国人的手中,他们有自己的理由,为了减轻法国财政上的困难。法国军队发起的战争越来越像侵略战争,不是为了神圣自由而战,战争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法国打算放弃大君主政体,他们放弃了传统的对外政策。但人们很快就发现:督政府的对外政策不过是换了种形式,与革命前没什么区别。

拿破仑·波拿巴—给法国带来的荣耀和耻辱

接下来,法国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给国家带来了十年的荣耀,也给自己的国家抹上了失败和耻辱的烙印。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他用最强烈的方式把法国民族“自我中心”的精神表现出来,他也是率领督政府的部队战胜意大利的人。拿破仑在整个督政府执政的五年间,苦心策划和经营,都是为了拥有更大的权力,他渐渐地爬上了权力的巅峰。一般人认为,拿破仑·波拿巴理解力有限,但充满着精力同时又极端地直率。

起初,他就是一个极端主义分子,拥护罗伯斯庇尔的统治,因此他获得了第一次升迁。他没有看清欧洲的形势,企图建立一个像罗马那样的大帝国,这个理想不合时代的政治设想,很难实现,就算能够实现也不能够长久。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拿破仑·波拿巴憧憬罗马帝国,想创建一个以巴黎为核心的新帝国,试图盖过或减少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的影响拿破仑为了娶奥地利公主,不惜和法国的妻子离婚,因为维也纳的皇帝虽然不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奥地利的皇帝。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第一执政官。1804年,他成为法兰西皇帝,在巴黎,教皇举行加冕仪式,在典礼高潮时,他学习查理曼大帝,从教皇手里拿过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后来,他宣布自己的儿子为罗马国王。

法兰西皇帝

法国拥有十年的荣耀和光环。数年之间,拿破仑在战争中获得多次胜利。他的统辖范围广阔,不仅占领了意大利罗马帝国,想创建一个以巴黎为核心的新帝国,试图盖过或减少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的影响。拿破仑为了娶奥地利公主,不惜和法国的妻子离婚,因为维也纳的皇帝虽然不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奥地利的皇帝。

法国拥有十年的荣耀和光环。数年之间,拿破仑在战争中获得多次胜利。他的统辖范围广阔,不仅占领了意大利,也征服了西班牙的大部分领土,拿下了奥地利和普鲁士,还把俄罗斯西部的整个地区划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英国是当时的海上霸主,拿破仑还没有能力从英国人手中获取制海权。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在1805年的特腊法尔加战役中,击败了拿破仑的舰队。拿破仑失败后,反抗也开始出现。

俄罗斯西部

1808年,西班牙开始反抗拿破仑。英国人还是向法国伸出了援手,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的海上利益,惠灵顿统领英国军队,帮助那些在西班牙半岛上的法国部队撤回到北面。1811年,直率的拿破仑开始挑战俄国,他又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生了冲突。到了1812年,拿破仑的60万大军向俄国进攻,他如果能像曾经有谋略的蒙古人,做出精细的调查,也不至于出现后面的失败了。俄国军队奋力抵抗法国的进攻,一开始有些吃力,但是一旦俄罗斯的严寒气候来临,拿破仑的大军就支持不了了,被冻死的,活活被掩埋的不计其数,法国军队几乎全军覆灭。

这是个绝好的反抗脱离机会,等到法国恢复元气,又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个机会了。于是,德国争先背叛了他,瑞典也跃跃欲试,最终也站起来反对他。两国的军队像商量好了一样,同时进攻法国,使得吃紧的拿破仑两面受敌,法国军队节节失利。1814年,拿破仑迫于形势宣布退位,他被赶到厄尔巴岛,但是这并没有压抑住他膨胀的野心。

厄尔巴岛

他又在1815年回到了巴黎,引起了本国人们和周边国家的恐慌,英国、普鲁士和比利时的联军对抗他。拿破仑还是有信心能够东山再起,可是没料到竟然跌在了滑铁卢战役上。拿破仑成了英国的阶下囚,1821年,极度失望的他在圣赫勒拿岛去世。

一开始,法国革命释放各种能量,最终还是被各种战争消耗殆尽了。革命革新了社会面貌,打击了封建传统势力,但还是破坏了社会秩序。为了这一目的,战胜国同盟在维也纳举行了会议。此后,欧洲在40年间,一直保持着和平,这也是一种精疲力竭之后的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法国   拿破仑   奥地利   君主制   巴黎   共和国   英国   教士   国王   贵族   深度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