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宜丰地处“中三角”几何中心,与南昌、长沙、武汉形成1小时、2小时、3小时交通圈。该县因“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森林覆盖率71.9%,是中国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白颈长尾雉之乡、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华蜜蜂之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国字号荣誉。

历史沿革

宜丰县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一229年),以此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宜丰建县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县的建制曾几度兴废。

宜丰县的建置沿革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建县前即三国以前时期。今宜丰这块土地,在西周以前,按《禹贡》九州之说,属杨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国灭亡了吴国,转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国又灭掉了越国,此地亦随之入楚。

秦始王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此地属秦。二十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归入九江郡。汉初属淮南王国。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建成县,辖地为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及清江部分地方,隶于豫章郡。新朝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建成名多聚。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多聚改名建城,仍属豫章郡。灵帝中平间(184-189年),析建城置上蔡县(西晋太康元年改名望蔡),今宜丰地仍属建城。

二、古宜丰县时期。在此期间,宜丰县三立三废。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析建城置宜丰县。东晋孝武帝太元间(376-396年),宜丰并人望蔡县,属江州之豫章郡。这是宜丰历史上的第一次兴废。

南北朝梁初(502-519年)复设宜丰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宜丰与望蔡、康乐均并入建城县,属洪州总管府管辖。这是宜丰历史上的第二次兴废。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建城改名高安。同年又分高安为高安、望蔡、阳乐、宜丰、华阳五县,属靖州。武德七年(624年)州名再改。先由靖州改米州,后米州改筠州。武德八年(625)年再次并宜丰入高安县,属洪州都督府管辖下之洪州。这是宜丰县历史上的第三次兴废。

三、新昌县时期。这个时期有九百三十三年。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在高安管辖的故宜丰县旧地设立盐步镇。二十五年后之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本地人蔡嵩、蔡岑“献议于州,以(盐步镇)地广势险,非镇可治,乞设县”。州请于朝,始于太平兴国六年割高安太平、天德两乡,上高义钧,宣风二乡之半,入盐步镇,立新昌县。这是新昌县名之始,隶属于江南路筠州。元成宗元贞元年,规定四万户以上的县升州。当时新昌县人口达四万一千多户,于是升为新昌州,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瑞州路。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新昌州复名新昌县,属瑞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府制仍旧,有清一代隶属仍明旧制。

四、复名宜丰县以后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因我新昌县与浙江省新昌县同名,我县复名宜丰,属江西省庐陵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取消道制,县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划全省为九个行政区,宜丰属第二行政区。此后,全省行政区虽经多次变更,但宜丰始终属第二行政区。

1949年7月15日,全县解放,宜丰属江西省袁州分区;翌年9月12日,袁州分区改名袁州区。1952年9月18日,撤销袁州区并入南昌区,宜丰属南昌区。1955年3月25日,南昌区改名南昌专区。1958年12月20日,南昌专署改驻宜春,1959年1月1日,南昌专区改名宜春专区。1968年2月27日,宜春专区改名宜春地区。2000年,宜春撤区设市,宜丰仍属之。

行政区划

1949年7月15日,宜丰全境解放。下旬,设立城关区。至12月,全县分为5个区、34个行政村。5个区的管辖区域如下:城关区辖原续良乡、盐步镇全境和双库乡一部分,区人民政府驻盐步镇;棠浦区辖原荷塘、新民、棠浦、天德、太平5乡全境,区人民政府驻棠浦;潭山区辖原辛会、庆凯等2乡全境和双库乡一部分,区人民政府驻天宝;宣风区辖原宣化、风德2乡全境,区人民政府驻蓼市街;芳溪区辖原芳溪、黄岗2乡全境,区人民政府驻芳塘。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旧的乡(镇)、保、甲亦告废除。

1950年4月,划棠浦区的原新民、荷塘2乡之地及城关区的原续良乡一部分设立新荷区,区人民政府驻澄塘。5月开始逐步建立乡一级政权,至8月,先后建立起6个区62个乡(街)。城关区辖10乡和东和、西平2街;芳溪区辖12乡和芳溪街;潭山区辖8乡;棠浦区辖10乡和棠浦街;新荷区辖10乡;宣风区辖8乡。

1951年7月,全县分为6个区72个乡2个街.

1952年4月1日,析棠浦区增置太平区,区人民政府驻同安,辖同安(同桂改名)、桂横、党田、白市、花桥、普义等6乡。同年8月,改区人民政府为区公所,并以数字排列各区名称:城关区为一区,新荷区为二区,棠浦区为三区,潭山区为四区,芳溪区为五区,宣风区为六区,太平区为七区。至年末,区的规模未变,但乡的设置有所增加。其中:一区增设桥西、雷神、鸦溪,枫潭4乡;二区增设沙袁1乡,陂头乡改名英塘乡;三区增设虎溪1乡;四区增设找桥、下梅、黄沙3乡;五区增设简家、蕉溪2乡;六区增设横塘、午照、禾埠3乡;七区增设横联、东岸2乡。这时全县有7区88乡2街。

1953年1月以后,乡、街变动如下:一区改盐步街为城关镇,再改名新昌镇,撤销鸦溪乡;三区撤销虎溪乡、棠浦街;四区撤销下梅、黄沙2乡;六区撤销禾埠乡。至此,全县共7区83乡1镇。

1956年5月,全县开始撤区并乡,至年底,全县并为23个乡1个镇。

1957年1月,又恢复3个区的建制。棠浦区辖棠浦、江洲、新庄、花桥、同安、澄塘等6乡,潭山区辖天宝、潭山、石桥、双峰等4乡,芳溪区辖芳溪、三村、花田、黄岗、港口等5乡。其余新昌镇、良田、桥西、雷神、英塘、敖桥、蓼市、浪源、星溪等9乡镇为直属片。同年12月7日,奉上级指示,将年初恢复的3个区全部撤销;同时撤销三村乡并入芳溪乡。

1958年2月15日,撤销桥西乡并入新昌镇,撤销花田乡建制,原花田小乡并入薯市乡管辖,原塘头、简家2小乡则划归芳溪乡管辖。9月,又将星溪、浪源、蓼市3个乡合并为先锋乡,至此全县有19个乡镇。

9月1日,江西省长邵式平宣布黄岗山垦殖场下放县管,县设总场。

9月9日,古阳寨垦殖场与石桥乡合并为黄岗山垦殖场古阳寨分场。至11月,地处山区的敖桥、花桥、同安、天宝、潭山、芳溪、港口、黄岗、雷神、双峰等乡均成为黄岗山星殖场的分场,实行乡、场、社合一。

12日,成立棠浦人民公社。至10月底,新昌、良田、英塘、澄塘、江洲、新庄、先锋等乡镇均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垦殖分场,下同)以下设生产大队,大队以下设生产队。

1959年3月,县委常委决定,将黄岗山垦殖场直属全民单位和潭山分场的院前、赵家、北角等大队组成院前分场(当时为非政权组织)。

1960年1月,因雷神分场地处北门水库库区,故撤销雷神分场,其地分别划入天宝、双峰、新昌等社(场)管辖。11月,将新昌公社划分为新昌、桥西两公社。

1960年4月,将全县20个人民公社(星殖分场)合并为9个人民公社(垦殖分场)。合并情况如下:新昌、良田、桥西合并为新昌公社,社委会驻新昌镇;敖桥、澄塘、英塘合并为澄塘公社,社委会驻澄塘;棠浦、江洲、新庄合并为棠浦公社,社委会驻棠浦;花桥、同安合并为花桥分场,分场部驻花桥;天宝、潭山、双峰、古阳寨合并为潭山分场,分场部驻潭山;黄岗、港口合并为黄岗分场,分场部驻黄岗;芳溪分场改称公社;先锋公社、院前分场照原不变。

1961年6月,黄岗山垦殖场收归省管。

9月24日,设立黄岗山、石花尖两个区(两个区又是两个星殖场),并将原有9个公社(分场)调整为23个公社(分场),383个大队,2124个生产队。

1963年2月23日,析新昌公社为新昌镇和桂峰乡(叉是公社),桂峰乡辖原新昌公社领导的12个农业生产大队;新昌镇则专管城镇工作。同时增设院前乡的建制,与黄岗山垦殖场院前分场实行乡场合一。

1965年8月30日,撤销黄岗山、石花尖两个区的建制,两区所辖各分场(乡)直属县管辖。

1968年12月,全面扩社并队,把全县24个公社(分场)、镇,并为14个公社、镇,134个生产大队,822个生产队。

1969年10月,撤销蓼市公社、将禾埠、垴下、易溪、城塘、花田、垴上、杨木、石陂等大队划归芳溪公社管辖,其余各大队统归石市公社管辖。

1972年12月19日,经中共宜春地委、宜春地区行署批准,将花桥公社划为花桥、同安两个公社;将黄岗公社划为黄岗、港口两个公社。本年度内进行了社队规模调整,至1973年3月,全县有社、镇15个,大队190个,生产队1456个。

1973年1月,黄岗山垦殖场又收归省管。以后,公社、镇的规模一直未变,但生产大队、生产队的规模仍有调整。尤其是1979年,对生产大队、生产队作了较大的调整。1983年9月,港口公社改名车上公社。同年12月,全县完成政社分设,公社复名乡,生产大队改名村,生产队改名村民小组。1984年底,全县有14个乡,1个镇,200个行政村。

1985年6月,潭山乡改设潭山镇。同年7月,以石花尖垦殖场辖地设置石花尖乡。年末全县有2个镇,14个乡,200个村民委员会,1802个村民小组。

1988年12月,天宝乡辛会村分为辛会、辛联、洋沙、上岭、邢家、东港6个村。

1993年,全县分为14乡2镇212个村级单位,其中:村委会205个,居委会3个,分场2个,林场2个,村民小组1831个。

1994年,芳溪、棠浦两个乡分别撤乡建镇。1996年,石市乡、新庄乡分别撤乡建镇。1999年12月,澄塘乡撤乡建镇。

1995年1月,撤销天宝乡洋沙、上岭、邢家、东港4个村,同时设天宝乡农场,上述撤销的4个村分别为其4个农业队。当年全县各乡镇辖村、村民小组数如下:新昌镇2村、21村民小组、3居委会、1菜科所,敖桥乡14村、121村民小组,澄塘乡22村、218村民小组,棠浦镇20村、178村民小组,新庄镇16村、123村民小组,花桥乡8村、97村民小组,同安乡7村、67村民小组,天宝乡17村、121村民小组,潭山镇15村、131村民小组,双峰乡13村、53村民小组,黄岗乡9村、90村民小组,石花尖乡5村(分场)、42村民小组,车上乡8村、77村民小组,芳溪镇19村、185村民小组,石市镇17村、193村民小组,桥西乡16村、117村民小组,省属鑫龙集团有6分场、1林场、2村。

2000年8月2日,省属鑫龙集团(前身为黄岗山垦殖场)成建制(企业)移交宜丰县管理。

2003年9月3日,全县撤销4个乡镇建制,其中:撤销敖桥乡建制,并入新昌镇;撤销双峰乡、车上乡建制,分别成立县属双峰林场、车上林场,各辖2至3个分场;撤销石花尖乡建制,保留石花尖垦殖场,继续保留所属分场、行政村。

2005年年末,全县有5乡、7镇、2垦殖场、2林场、207个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1797个村民小组。

2021年11月19日,设立黄垦镇,将潭山镇古阳寨、岗东、狮子岗、九岭、岗北、汉塘、找桥7个村民委员会和黄岗山居民委员会划归其管辖。黄垦镇人民政府驻古阳寨村。将江西黄岗山垦殖场代管的炎岭、岗南、五里3个村民委员会归属桥西乡管辖,代管的其它零星区域就近归属相邻的乡(镇)管辖。

2022年全县国土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新昌镇、澄塘镇、棠浦镇、新庄镇、芳溪镇、潭山镇、石市镇、天宝乡、花桥乡、黄岗镇、桥西乡、同安乡、车上林场、双峰林场、黄垦镇、石花尖垦殖场)人口30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宜丰县   花桥   新昌   天宝   宜丰   江西省   分场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全县   村民   公社   小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