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党员的身后选择-“最后为国家做一次贡献”

2023年3月21日,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姬记宽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家属、子女遵照老人的生前遗愿:“最后为国家做一次贡献”,将遗体通过大同市红十字会捐献给大同大学医学院校用于医学教学研究。

3月22日下午,市红十字会为姬老举行了遗体捐献见证仪式,老人的长子向大家讲述了老人的生平事迹,姬记宽出生于1927年,13岁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转业至国家电力建设部门,先后在兰州、太原等地工作生活,50年代因家乡建设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回到老家,回乡后老人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因地制宜,为村民建设小水电设施,点亮了山村的第一盏点灯,姬老在灵丘工业战线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直干到退休,为灵丘机械厂、电机厂、水泥厂等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2014年,离休后的姬老就向灵丘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咨询过遗体、器官捐献一事,2019年11月16日,姬老和老伴儿陆庆华联系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达了去世后自愿无偿捐献遗体的意愿,希望在生命的最后再为国家和人民再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并在“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父亲用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留下了许多红色记忆,留下了好家风,我们会把这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老人的长子姬永争说。

在遗体捐献见证现场,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郭志清对老人的义举表示由衷的敬佩,他说:“姬老的最后举动是高尚的,是对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的最好体现。老人选择身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医疗教学,这种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人道精神传承、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遗体接收方大同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主任杨德兵说:“老人是一名伟大的革命者,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做为遗体的使用方,学院会将遗体非常好的加以利用,我们会把老人的事迹传授给学生,让一代代学生将这种大爱精神传承下去”。

截止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13540例,实现器官捐献69例,挽救脏器衰竭患者207人;实现角膜捐献2例,救治眼病患者8人;遗体捐献2例,均用于大同大学医学教学工作。(供稿:大同市红十字会)

编辑:吴晓燕

责任编辑: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解放战争   大同市   灵丘   长子   遗体   人道   器官   党员   身后   贡献   老人   精神   国家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