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启太监干政,纵容外戚专权,导致强汉衰落

如果说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最昏庸的皇帝,那么汉元帝刘奭(shì)就是西汉最昏庸的皇帝。其实也正常,每个朝代都要出那么几个糊涂皇帝的。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贵不过五朝”,西汉自汉高祖刘邦开始,除了刘盈和两个少帝外,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连续五个皇帝皆是贤明君主,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但到汉宣帝一死,刘奭登基,过了五朝了,强大的西汉也到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变得不太强大。

刘爽他老爸是汉宣帝,汉宣帝性格强势霸道,凭着铁腕治国,䊨得赫赫威名。可是在他身上遗传学规律出了问题,他强势的性格一点也没有遗传给儿子刘奭。他这个儿子刘奭生性仁厚(说难听点就是比较窝囊),信奉儒家思想,主张以“仁”治国。

刘奭当太子的时候看不惯父亲的强横,老爸杀个贪官他都觉得可怜(可见刘奭成不了大器),经常劝父亲要仁慈,要宽容。父子俩经常因为“仁”与“不仁”吵得不亦乐乎,汉宣帝对儿子这一点非常不满,曾说“乱我家者太子也”(宣帝预言是相当准确)。

汉宣帝本想废了这个太子,换个厉害的来当,但刘奭的母亲许平君和汉宣帝是患难夫妻,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仗着许皇后的面子,刘奭总算是颤颤巍巍地保住了这个太子的地位。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刘奭登基。刘奭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推翻宣帝的执政理念,推行所谓的“仁政”,向国人展示自己的宽厚。但由于自己性格怯懦,纵容宦官干政,导致皇权削弱,朝政混乱,朝内外戚宦官专权,朝外地主豪强兼并土地,西汉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元帝推行仁政,依靠的主要力量是儒家大咖萧望之和周堪,这二位是元帝当太子时的老师。以前太子势微,他们忍气吞声,挨了汉宣帝不少骂。现在刘奭当了皇帝,让萧望之等儒臣看到了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希望。

有皇帝撑腰,萧望之他们干的是如鱼得水,儒臣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来作为天子亲属的外戚集团心理不平衡了,他们开始着手对付萧望之。萧望之寄希望于汉元帝撑腰,没承想元帝怂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戚团伙,大气也不敢吱。这下彻底完了,只懂得“仁”的儒臣根本不是外戚集团的对手,没几天就溃不成军,萧望之自杀。萧望之一死,元帝也失去了儒臣的支持,外戚集团旗开得胜,更加嚣张跋扈。

儒臣靠不住了,元帝又觉得太监好用。他想的很好,太监嘛废人一个,贪财吧没地方花,贪色吧没那功能,与其他人相比要可靠的多。于是元帝就培养太监与权臣抗衡,把大小政事全部委托给贴身太监处理。没想到太监贪权,掌权期间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扰乱朝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权力集团,那就是宦官集团,导致西汉直接进入了宦官专政时代,很多正直的大臣都遭到打击,西汉朝纲开始崩坏,纲纪紊乱,吏治腐败,严重动摇了西汉执政的根基。

宦官专权,外戚也不甘落后,以皇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家族把持朝政,王政君的五个兄弟一日内都被封侯,形成了能与宦官抗衡的一股强大势力,西汉王朝进入争权夺利时代。

西汉最终亡于王氏家族之手,建立新朝的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主要成员。

汉元帝的小故事:昭君出塞

元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自请为婿。元帝从宫中挑选一个宫女赐呼韩邪为妻。这时一个宫女主动要求和亲,这个既幸运又倒霉的宫女就是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到了昭君辞行的那一天,汉元帝突然发现王昭君异常漂亮,元帝本想把王昭君留下,但大汉天子岂可失信,只好忍痛割爱。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马上命人调查。发现是负责给宫女画像的画师毛延寿因索贿不成,故意把王昭君画丑。元帝极为恼怒,遂以欺君之罪斩杀毛延寿。

昭君出塞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外戚   太监   昭君   仁政   宦官   朝政   宫女   西汉   太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