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启蒙15-西汉

自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前202-8年),传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除了根据时间主线记忆(白登之围 吕后临朝 文景之治 七国之乱 汉武盛世 昭宣中兴 外戚霸权 王莽篡权)之外,逻辑记忆上可以分对内加强政权和对外打击匈奴,对内皇权的加强顺序:外姓王——>同姓王——>外戚;有几个关键词:匈奴、诸侯国、外戚。

第一条线:对外抗击匈奴

有几个个阶段:和亲时代(从汉高祖一直到汉景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汉宣帝时期。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

汉武帝时期

汉宣帝时期

后期,王莽在位时期,为了树立威信,企图彻底分裂南匈奴,导致南匈奴不满,南匈奴一度反叛。等到东汉建立之后,匈奴内部则开始再次出现内乱,一部分匈奴人又投降了东汉,成了新的南匈奴。

第二条线:皇权的强弱

西汉初期: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先后铲除了六个。楚王韩信,则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韩王信起兵反叛,投靠匈奴,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由此,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只有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其后立下“白马之盟”要确保汉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七国之乱: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为后来汉武帝时期平定匈奴,奠定基础。

霍光专权辅政,皇权减弱,直至汉宣帝夺权,创立昭宣中兴。到西汉后期,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央集权再次开始衰弱。直至被王莽篡权。

相关人物

汉高祖时期:刘邦、项羽,楚汉集团的相关人物;韩信、张良、萧何;

文景之治时期:刘恒、刘启;晁错、周亚夫、吴王刘濞;

汉武帝时期:刘彻;董仲舒、张骞、苏武、卫青、李广、李陵、霍去病;

昭宣中兴时期:刘弗陵、刘病已;霍光、桑弘羊、陈汤;

外戚霸权:汉元帝刘奭、王昭君、皇后王政君;汉成帝刘骜、班婕妤-赵飞燕-赵合德,男宠:张放;汉哀帝:刘欣,男宠:董贤,断袖之癖。王莽篡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王莽   单于   公孙   河西   汉军   漠北   汉武帝   刘邦   匈奴   西汉   时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