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会发声:价格战非长久之计!降价炒作应尽快降温

近期的汽车降价依然受到业界人士关注。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开声讨湖北省对“东风系”实施的巨额补贴做法后,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呼吁,对于此轮降价的炒作应尽快降温。

中汽协会呼吁此轮降价炒作应尽快降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3月份以来,促销降价引起市场端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该协会也注意到了事态的演变过程。结合近期各方反映的情况,中汽协会认为此轮降价的炒作应尽快降温,使行业回归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中汽协会觉得,结合去年以来汽车市场表现,采取稳增长措施很有必要。2022年上半年,疫情对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及时出台了稳增长政策,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因地制宜促进汽车消费,使汽车行业逐步回归正常运行,为稳增长、促消费发挥积极作用。

去年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全国疫情暴发以来,汽车产销节奏再次受到严重影响。进入2023年,1-2月份汽车行业整体销售下降明显,企业终端库存急剧上升,经营压力加大,企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库存。地方政府也为新年一季度开好局出措施、活市场,包括湖北省在内的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推出了较大力度的促消费政策,旨在拉动本地汽车消费,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促销多为老款库存车型,夸大降价宣传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中汽协会指出,此轮短期的促销原因来自多方面。各企业推出的优惠车型多为长库龄、老款或滞销库存车型。在终端市场,这些车型此轮促销前已经有了可观的优惠价格,终端宣传为了吸引眼球,夸大降价力度,增加获客机会,对消费者容易产生误导。因此,中汽协会呼吁营销宣传要得当。

在中汽协会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燃油车也在加速技术升级。过去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市场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态势,去年产销总量已经达到700万辆左右,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四分之一。展望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达到900万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中汽协会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但燃油车也在加速技术升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者是共存关系,共同满足不同消费需要。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做出自我选择。

而且,中汽协会指出,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汽车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

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投入巨大,承受稳定经营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当然,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价格战不会长久,物有所值是永恒的商业法则。

汽车产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承担着建设汽车强国的重任。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促消费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政府、企业、媒体应对此理性看待,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中汽协会觉得,当前国家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希望汽车行业尽快回归正常市场秩序。

燃油车清库回本

此前,中汽协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汽车全球电动化趋势下,新能源车不断挤占燃油车市场份额。年初以来,部分新能源车企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下调市场销售价格,进一步削减了传统燃油车市场竞争力,导致部分燃油车销量低迷,加之去年疫情、芯片等因素打乱了厂家产销节奏,企业库存压力普遍增大。因此,部分车企通过对部分燃油车(多为EOP车型)进行大幅促销,以去库存回收成本。就是说,不管新能源车价降还是不降,燃油车都要清库回本。

而且,每逢标准切换升级,车市都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荡。在当前这个距离国6B大限还有3个多月之际,也有一些人将这波降价潮简单归因于国6B的切换。RDE法规的实施给企业带来隐形压力,也是此次引发促销潮的成因之一。目前市场确实有部分库存新车不能够达到RDE法规要求,这其中也受去年年底疫情及相关芯片供应不及时的影响。厂家判断无法在到期完成,就加速清除库存。但这部分新车库存量,在当前总库存中的占比并没有业内传得那么高。

本轮促销力度比较大的主要是合资品牌。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合资车企特别是一些二线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2023年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已达到52.8%,相形之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下滑趋势明显。在市场份额下滑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严重依赖传统燃油车的合资品牌,借促销提高市场份额,抢先降价以掌握主动权和先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其中特别提到要稳定大宗消费,而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是当前稳经济、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比年初新能源车企降价行动更早的是,各地方政府为提振今年的经济、刺激本地人民买车,从去年年末就开始了补贴、消费券发放的大比拼。

北京、重庆、河南、山东等地通过发放汽车消费券、延长新能源车购置补贴等方式提振汽车消费,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海南、贵州等省市印发相关政策,优化汽车消费市场。这些地区的补贴主要由政府独自承担,补贴力度基本在2万元以内。本轮汽车降价促销中的湖北省只是以罕见的力度将此推向了高潮。

降价风波引发哪些消极影响

当前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去年底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出透支了一部分消费,我国汽车消费恢复还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有明显回落。在扩大内需大方针下,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其增量市场越来越小,存量市场越来越难激活,各地政府加推购车补贴,以促进经济内循环,同时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助力区域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目前湖北省通过政企合作通道,帮扶的不仅是东风,还有本省其他车企(比如上汽通用别克补到7万元),补贴金额则是一企一议。

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认为,从短期来看,政企合作补贴优惠是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产品价格适度下调,有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需求。但当前出现的一些迹象却表明,非理性促销会加重消费者观望情绪,进而影响到消费信心,不值得提倡。

例如,有部分经销商反映,此次降价潮后几天,到店率虽然相比前几日有所提升,但回访跟进的客户都在持币观望,等车降价,实际成交量反而下降。对消费者而言,既然是购车节,就拿出“双十一”的劲头,在理性选车的前提下,优惠可拿则拿,观望太久,零点的钟声一旦响起,购物车里的一切都将恢复原价。

由于本轮促销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者对汽车价格的误解,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此现象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虽然这些促销措施是短期的,但汽车产品本身利润不高,不可能成为今后新产品定价的一个参考,也不会影响我国汽车工业今年的平稳发展。从长期看,短期非理性促销势必透支未来市场销量,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且,采取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应该着眼长远,理性安排好产销计划,积极跟上新四化浪潮,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推出符合产业发展潮流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最后,国家层面可以考虑统一出台相应政策和制度优化调整措施,以引导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也很复杂,要确保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平稳运行。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协会   湖北省   长久之计   新能源   疫情   产销   价格战   燃油   汽车行业   车型   库存   消费者   措施   品牌   汽车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