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消费回归,包机时数创五年新高!业界发力开拓下沉市场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优化,企业的差旅需求集中释放,这也带动了公务航空的消费。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简称“广州航展”)透露了一组数据:今年1月份国内公务机共计执行航段同比去年增长58%,其中国内航段同比增长24%,跨境航段同比增长了481%。多家公务机运营商表示,明显感受到公务机消费正在回归,对未来公务航空市场尤其是大湾区市场取得新增长充满信心。

第五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

公务机市场复苏回暖

与普通民航客机相比,公务机更为高效、私密、便捷、灵活,一直以来被视为商务出行市场的高端奢侈品,也常被当作经济发展和行业兴衰的晴雨表。本届广州航展实现参展飞机规模、参展商层次和产业延伸等方面突破,展商数量、参展飞机超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公务机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公务出行需求在2021年回暖,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2年再次明显下滑。到了2023年,国内公务机市场迎来复苏,国际航班复苏趋势亮眼。从起飞架次来看,今年1月公务机起降架次为1568,这个数据在2022年同期为1492。从航段来看,国内航段同比去年增长24%,跨境航段同比去年增长了481%。

对于市场的复苏回暖,公务机运营商的感受最为明显。拥有国内最大机队规模之一的金鹿公务2023年1月公务包机飞行小时数同比2022年1月增长196%,较2019年同比飞行小时数增长逾31%,公务包机小时数创近五年来新高。金鹿公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广州航展明显感觉客户比上一届的多,公司销售、市场等各部门人员都行动起来,与客户洽谈合作需求。

国内最早从事公务机业务的中一航空现场则展出了超远程公务机庞巴迪环球6000,其最大航程6000海里(约11,100公里),客舱宽敞舒适,能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飞行体验。中一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国际客运航班的恢复,能实现洲际飞行的大尺寸公务机受到市场偏爱。

中一航空现场展出超远程公务机庞巴迪环球6000。

公务包机业务增长迅速

公务机的客户以包机客户以及机主客户两大群体为主。其中包机客户多为资产千万美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机主客户则集中在顶尖的亿万富豪。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以及疫情影响,国内公务机保有量呈现下跌趋势。部分机主将私人飞机售出,转为租赁包机出行,带动了包机业务增长。据翼通商务航空董事长林佩群介绍,以广州本地公务机市场来看,包机业务比例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42%上升到2022年的49%。

多家公务机运营商开拓包机业务。金鹿公务现场展示了2022年“飞冠”B8259飞机,其年度飞行高达800多小时。B8259是金鹿公务自有湾流G550型公务机,主要用于包机。该机型是目前国际顶级远程喷气式公务机代表机型之一,目前国内航程最远的豪华公务机,可以乘坐15人,最长可以飞12个小时。七彩航空的业务主要有商务包机和医疗包机,现场展示了巴航工业飞鸿300,最大航程为3650公里,属于入门级别公务机,收费相对而言较为便宜。

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包机业务主要来自各行业头部企业。在广州的包机客户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文化娱乐、能源化工、服务业、互联网等行业。不同航线、不同机型收费不一。以金鹿公务为例,目前包机飞国内的报价为每小时7万~8万元,飞一趟要20万-30万元,包机飞往欧美往返费用大概要百万元。

除了商务用途外,公务机近年也广泛应用于医用救援领域。比如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就引进了湾流G550机型用作专业航空医疗救援。机上配备了输液泵、微量泵、呼吸机、ECMO系统等,相当于“小型ICU”,能为患者远程转诊予以方便。需求大的时候,基本每个月都会起飞十几次,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各地。

公务机机舱内部。

推出创新产品开拓下沉市场

虽然公务机市场在2023年迎来了“暖春”,但业内人士坦言,国内公务机产业总体规模依然较小。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公务机市场发展至今近三十年,公务机的客户群体仍是金字塔塔尖人群,客群总量不超过1000人。

翼通商务航空董事长林佩群指出,国内公务机市场严格来说还没形成产业,只是公务机产品使用环节的经济活动。公务机市场的空地运营模式、客户行业结构、市场总量规模近年来都变化不大。究其原因,林佩群认为国内公务机市场存在产品、营销、生态、产业链方面的制约。

“目前行业以及产品‘高处不胜寒’。公务机机型以高端机型为主,中端和经济型的少,延伸产品只有单一的出行产品,因此无法冲击下沉市场。”因此,林佩群建议各方应立足产品创新合作,如定制旅游包机等开拓增量市场;针对存量市场,则应该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品质。“不求走进寻常百姓家,至少走进千万精英层。”林佩群表示。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委主任、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小光也指出,要创新销售模式,整合各环节产业链资源,从“单一产品提供商”转变成“航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公务机市场才能大有作为。

“当下很多人依旧给公务机贴上‘富豪专属’的标签。除了商务场景外,在应急抢险、特殊货物或人物的运输方面,公务机尚有很大的市场未开拓。”亚联公务机董事长王卫认为,许多特殊的场景需要更为灵活多样的交通方式来满足,在人才、管理成本、大众认知度等方面,行业需要共同思考如何打破制约因素,共同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第五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

对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信心十足

拥有最密集的财富、人员与物资流动的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未来国内公务航空的发展重地。就目前公务机运营企业的布局版图来说,绝大多数运营企业的主运营基地或基地之一选在大湾区,大湾区的公务航空飞行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区域中也长期居于首位。

《2022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广东资产达600万以上的“富裕家庭”达72.1万户,数量排在全国第二位。粤港澳大湾区有62家独角兽企业,广州更是全球新增独角兽企业数最多的三个城市之一,公务航空本土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尤其广州白云机场已成为年度起降量增长最快的机场,我们在大湾区的包机需求以每年两位数的趋势持续增长。”中一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已是公司连续五届参加广州航展,对大湾区公务航空市场取得新增长充满信心。

目前,大湾区商务航空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1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取得使用许可证及备案的通用航空机场57个,各类通用航空企业数量达到42家。此外,广东省现有通用航空运营企业49家,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根据《广州市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16—2030年)》,广州预计到2030年修建的通用机场达到37个,覆盖广州所有行政区域和市内重要热点场所,将实现“15分钟航空圈”。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主办方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机时   公务机   市场   包机   广州   公务   新高   机型   业界   航空   客户   国内   商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