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屯站:站西为红色村庄

虾蟆屯站只剩一处站舍。

火车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将新思想与革命的种子传播开来。虾蟆屯站以西的东曹庄见证了革命队伍的发展,千余人的抗日武装建立,党组织充分利用便利条件与反动派进行多次抗争。

虾蟆屯站因村得名 现只剩一处站舍

虾蟆屯站因虾蟆屯村得名,如今村子已不存在,虾蟆屯站只剩一处站舍,一条土路通向孤独的德建石头房屋。胶济铁路的老路基依然清晰可见,混凝土预制桥涵的基座还在。

潍县历来富庶,北有渤海的渔盐之利,中部有胶济铁路沿线的丝绸纺织、煤矿、铁矿和昌潍平原的肥沃土地。这也使潍县成为列强窥视之地、军阀割据的敛财之地、兵匪不断侵害之地。

张宗昌主政山东时更是疯狂敛财。1928年初,庄龙甲成立特工组,由王兆恭、王永庆、成希荣组成,先后从江浙溃退来潍的军阀士兵及巡视铁路的日军士兵手中夺取长短枪30余支。到1928年春,潍县党组织已掌握长短枪40余支。县委决定将特工组扩大为赤卫队,这是潍坊地区最早建立的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庄龙甲带领赤卫队经常活动在虾蟆屯站、坊子站等处。

这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在坊子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号召各地党组织领导农民起来抗捐抗税。潍县县委经过研究,决定以赤卫队为主,以城南几个支部的党员为骨干,发动广大农民协会会员和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

1928年7月,中共潍县县委发动领导了大柳树农民武装暴动。由于党内部分同志的急躁冒进,7月20日,中共潍县西南区委书记王治经未接县委指示,集结百余人提前仓促起义。起义队伍遭到地主武装二区保卫团和国民党第七旅李朝英部的联合袭击,前来配合暴动的王松龄部被包围缴械,48人被捕,14人被杀,暴动惨遭失败,损失重大。大柳树暴动失败后,形势急剧恶化,国民党反动派开始直接屠杀共产党人。潍县赤卫队停止活动。

小村见证革命历程 位置便于党的活动

虾蟆屯站以西的东曹庄被庄龙甲喻为“潍县的小莫斯科”,党组织充分利用便利条件与反动派进行多次抗争。1926年7月,在中共潍县首任县委书记庄龙甲的帮助下,东曹庄村支部建立,1929年2月,中共潍(南)县县委在东曹庄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史中,东曹庄虽是一个极小的存在,却见证了潍坊地区几代人轰轰烈烈的革命历程。从东曹庄向东3公里是虾蟆屯站,向西6公里是坊子站,便于党的活动从这里酝酿、产生和发布出去。

1938年3月2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第二大队在东曹庄建立,队伍先奔袭朱里镇,消灭汉奸武装百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接着又夜袭驸马营,消灭反动地主武装6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队伍迅速发展到千余人。

4月20日夜,抗日队伍对坊子以东、虾蟆屯以西10余公里的日军铁路段实施了大破袭。这次战斗动员了铁路南北5公里各村群众数万名,曹庄参加者达数千人。铁轨被整段整段地掀掉运走,致使日军10余日不能通车。4月底,第二大队发展到1300余人,奉命东下黄县,与鲁东游击队第七、八支队会师合编。此后曹庄人民不断去黄县寻找、投奔,到1938年底,曹庄人民投身抗日的有50多人。

胶济铁路同样给虾蟆屯站周边带来了生机,火车站正南的梁家庄村如今依然有清末民居,多是青砖到顶,青瓦覆盖,在泥屋土厦居多的年代,一个村子里多是砖瓦房,也说明其富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虾蟆   赤卫队   短枪   反动派   暴动   党组织   县委   村庄   中共   队伍   红色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