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仙为何元宵节后还有“福首”

说到元宵,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福建吧?话说福建省莆田市的“元宵”应该是最晚结束的,元宵活动也是最为热闹的。

那么莆仙还有另一个文化“福首”活动,至于什么是“福首”?别急,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莆仙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俗,那就是庆贺“福首”习俗。每个村里都要挑几个人作为本村的“福首”加以庆贺。福首俗称“做头”或者“捧手炉”一般村庄是按辈分岁数排名产生,也有的村庄按照辈分岁数在宫社中抽签或者“卜杯”产生。

元宵期间“菩萨”是轮流驻驾福首家中,亲戚朋友按例挑盘或者挑花篮。再放上“金花红布”去贺喜。第二天福首家中要大办酒席答谢亲朋好友。那么“做头”为什么要“金花红布”去贺喜?据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话来说,这与纪念民族英雄陈瓒有关。

话说南宋末年,来自莆仙的宰相陈文龙抗元失败被元军俘虏。其亲人陈瓒虽然是一介布衣,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这个陈瓒与陈文龙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他捐献了家财暗中招募义军继续抗元。

景炎二年(1277)二月三十,陈瓒率领义军F攻兴化J城。S了守将林华,收复了兴化军城。南宋朝廷便赐封陈瓒以“通判权守兴化”但是并未赐他官服。陈瓒只能以“金花”插于头上。用“红布”缠于手臂上,以这种方式区别普通将士。带领义军坚守兴化城。


到了明朝,明太祖诏封陈瓒为兴化府城隍爷。因为南宋朝廷赐封陈瓒之时,有官职却无官服。所以陈瓒这个南宋的官员只能穿明朝的官服。

不过陈瓒头插“金花”臂缠“红布”的装束逐渐成为莆仙人的庆贺“福首”的习俗。在民间流传至今!

最后个人观点:我觉得陈瓒并不是忠于所谓的南宋朝廷,他心中只有我们普通老百姓,这也说明了南宋朝廷的格局太小。导致陈瓒以这种方式来区分自己的官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府城   莆田市   兴化   金花   手炉   明朝   官服   红布   辈分   福建   南宋   岁数   朝廷   节后   仙人   习俗   村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