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了,美国形象在一地鸡毛中碎成渣

“美国应该从伊拉克战争中吸取什么教训?”


作者:于冰



20年前,美国发动了“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如今,一个问题还在等待美国人回答:“美国应该从伊拉克战争中吸取什么教训?”


这场战争以讽刺的一幕开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举着“洗衣粉”振振有词,但所谓的“情报”纯属虚构,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未找到。


这场战争以更辛辣的讽刺落幕。发动战争者许诺的“将给伊拉克带来稳定与繁荣”只是画饼,战争造成了数十万平民死亡,还有教派冲突加剧、恐怖袭击泛滥、极端势力坐大等种种问题。


一个文明古国,陷入长时间的动荡与混乱。作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应该如何反省?


遗憾的是,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所感慨的:“美国当局并没有从伊战中吸取多少教训,也没有放弃其侵略性的外交政策,而只是改变了策略。”


美国“任性”发动战争,又“任性”地把西式民主那一套硬是搬到伊拉克来,造成水土不服,也让美国自身感到尴尬:什叶派政治力量在伊拉克崛起,得益的分明是伊朗这个美国“对头”。


明知战争不会带来自由、民主,但美国继续打着“民主”旗号,用枪炮与算计加剧着中东国家间的矛盾和地区冲突。叙利亚危机、黎巴嫩局势、也门内战等诸多热点问题背后,都闪现着美国的身影。


枪炮与玫瑰无法和谐共存,美国的武力给他国带来的往往是国家衰败、经济困难、民生艰难和难民危机。


而“灯塔国”的形象,也在伊战的一地鸡毛中破碎。单是美军持续不断的虐囚丑闻,就把美国大兵拉倒萨达姆像攒下的那点“光辉”全给抹了。


自身问题成堆的美国,“民主”弊病已深入政治和社会肌理的方方面面,折射出其治理失灵和制度缺陷。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充当“民主”教师爷,编造和渲染着“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实际追求的无非是自己那点利益。


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美国站在了和平一方吗?在对抗与对话的选择上,美国选择了对话吗?遗憾的是,20年后的美国,给出的答案经常是:并没有。


人们常以“始乱终弃”形容美国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美军撤走了,伊拉克人民的重建之路艰难而漫长。面对缺乏反省而依旧傲慢的美国,世界在担忧,下一个“伊拉克”会是谁?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凌 云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美国   也门   鲍威尔   叙利亚   黎巴嫩   伊拉克   枪炮   鸡毛   民主   教训   形象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