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怎么灭亡的,亚历山大东征10年,最后却被一只蚊子咬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亚历山大·马其顿被认为是“古典时代”世界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曾经率领全希腊的武士纵横征战,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还顺便灭亡了波斯帝国。

但就在他准备再次远征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时,突然被蚊子叮了一下,患上了恶性疟疾,不到十天就死去了,年仅三十三岁。

图 亚历山大大帝

后人提起这段历史时无不感慨:

如果不是这只蚊子,整个西方历史或许会变成另一种模样,亚历山大会继续征战,他的继承人也会维系住这个帝国,欧洲甚至有统一发展、延续的可能性。但这一切,毁在了一只蚊子身上。

人类的战争往往是规模宏大的,壮观的军阵、整齐的军容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可是深入了解战争史的人都知道,微小的细菌有时比任何可见的武器更厉害。

以至于研究世界史的人常常感慨:“瘟疫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有时候甚至能打败一支强大的军队,还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一、古典时代:瘟疫导致雅典的崩溃

2500多年前,即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南欧的爱琴海区域曾经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明。希腊文明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和文化谱系。

图 古希腊城市

但我们也惋惜的看到,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却在一场不知名的瘟疫中,走向了衰落。昔日灿烂光辉的文明之光,随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簇文明之火归于暗淡并最终熄灭了。

希腊的鼎盛期是在希波战争之后出现的,波斯国王率50万大军进攻希腊,最终被希腊各个城邦同盟军打败。此战之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

图 希腊文明发祥地

外敌消除后,内争便逐渐激烈。当时希腊半岛上城邦林立,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称雄称霸的雅典很快就与另一个强大的城邦国家——斯巴达爆发了战役。

公元前431年,斯巴达进攻雅典城邦,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式爆发。

这场战争开始的第二年,正在雅典人的防卫战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一场可怕的瘟疫在雅典城内蔓延开来。

一半以上的居民和四分之一的士兵死于这场瘟疫,当雅典的领导人、雅典“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伯利克里也未能幸免于难。

图 伯里克利

这场瘟疫改变了战争的走势,关于疫病的原因,后人分析主要有两点:一是战时死亡人员的尸体没能及时处理,这些尸体腐坏,成为传染病源;

二是城内人口密集,面对斯巴达人的进攻,雅典采取陆地退守、海上进攻的策略,导致大量人口进入城内,人口激增。所以当疫病传染开始时,城内没有办法进行有效隔绝,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希腊著名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那些平时身强体健的人们在瞬息间,被剧烈的高热所攻击。这些被攻击的人眼睛发红,好像能冒出火焰来,喉咙或舌头开始充血肿大并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

“伴随着生病的呕吐和腹泻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脱水,这些患者身体发炎并很快转变成溃疡,他们甚至不能沾床休息,那会刺激到他们的皮肤,

有些病人甚至赤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他们倒地死亡。不止是人,甚至狗也会死于此病。”

图 《伯罗奔尼撒战争局势图》

后来,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助手前往雅典寻找解决办法。他发现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没有患病,于是推测火是解决疫病的办法。

随后他在城市内燃起火堆,用一把火遏制了疾病的传播,瘟疫才最终得到了控制。

后世历史学家称,希波克拉底用大火挽救了雅典。但从医学角度看,大火可以控制疫情是因为这种疑似“出血热”的病菌是禁不起火烤的。

尽管瘟疫得到了控制,雅典城却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社会结构崩溃,盗窃、谋杀和抢劫横行。经历过一场马拉松般长达十年的厮杀,希腊文明早已筋疲力尽。

图 希腊文明遗址

虽然亚历山大·马其顿统一了希腊,但是他年纪轻轻就死去了,帝国也在他死后迅速崩溃。

此时,希腊文明已经被战乱、瘟疫、分类折磨得异常虚弱,无力再独立支撑下去,自此走向了文明的衰落。

二、中世纪:“黑死病”改变了欧洲面貌

当历史进入中世纪,欧洲经历了封建时代神权昌盛带来的信仰繁荣,经历了稳定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但14世纪,一场名为“黑死病”的瘟疫突然爆发,造成了四分之一以上的欧洲人口死亡。

图 “黑死病”壁画

一种说法认为,这种疫病于14世纪30年代发源于印度北部,后流行于南亚,经过中亚传到欧洲另一种说法认为。

这种病是成吉思汗以及其子孙所率领的蒙古军队,在向西征服时期带到欧洲来的病菌。

1437年,蒙古军队在包围卡发(caffa)城时,因为久攻不下,于是便将一些“黑死病”的尸体用投石机抛到城内。随后,城市内瘟疫盛行,居民病死大半,残余的人逃亡到地中海地区,又将疫情带到了欧洲地区。

虽然疫病不是直接发源于蒙古人,但至少蒙古人的扩张在“黑死病”病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传播和帮助扩散的作用。

也从侧面证明了,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与疫病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蒙古军,前往欧洲的商人也可能会成为传染源,但那样的面积和传播速率就会低很多。

图 蒙古人

据历史记载,1347年卡发(caffa)城内的意大利人将“黑死病”带到了欧洲,首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热内亚传播,后来蔓延意大利北部,又在法国南部马赛城一带流行,接着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黑死病肆虐的铁蹄也踏上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和最大的贸易城市,在这座城市创造了数不尽的死亡。

1348年,这一年瘟疫传遍西班牙和法国,数万人奏响了死亡的悲歌。

1349年,黑死病又入侵了北欧的斯堪的那威亚半岛和德意志,继而向东蔓延到俄罗斯,欧洲的版图上一片飘红。

从1347年至1350年这短短三年间,欧洲患病而亡的人估计超过2000万人,相当于居民有四分之一死于此疫,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以前当地任何一场战争的死亡

图 中世纪欧洲瘟疫

从当年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种病比以往任何一次疫病都要可怕。“黑死病”的发病症状和现代记载的鼠疫病症一样,是呈现爆发性的。

患者首先是畏寒,紧接着是呕吐、眩晕、全身疼痛、虚脱,发高烧;后期为腺体肿大,皮肤出现黑斑,到最后损伤脑细胞,患者会在疼痛中死去。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鼠疫是一种由细菌传播导致的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鼠疫病菌通常由跳蚤的唾液所携带,带瘟疫的跳蚤通过老鼠这个媒介传到人的身上。

细菌一旦进到寄主体内,就会慢慢发展成为败血病或者肺炎。而鼠疫患者一旦和别人交谈或近距离接触,又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染此病。

图 鼠疫

鼠疫的症状轻重悬殊,轻者仅仅感到不适,重者却会很快丧命。人被鼠疫传染后,潜伏期为三到六天,最快的36小时内就会发病。鼠疫分为多种,腺体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三种,同时还会并发梅毒、伤寒等。

病症爆发后,大多数患者会在五天至一周内死亡,这是,不管是轻症状还是重症状患者,其相同点都是会在痛苦中死亡。

直至今天,鼠疫仍然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在医疗水平十分落后的古代就更可怕了,除了隔离的手段,根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或者药物控制它。

图 黑死病发病时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伟大的文学家——薄伽丘,在他的著作《十日谈》中谈到了意大利的疫情:

“病人或者突然发病,直接死在大街上;或者无人问津地倒在家里,直到尸体散发出恶臭,才被邻居们发现。”

“旅行者们在城市参观,看到的场景却和幻想的大相径庭:想象中的美好田园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无人耕种的荒芜田地;

庄园的繁荣景象不再,酒窖无人问津;奶牛无人组织,成群或单只地在大街上游荡;当地的居民消失的无影无踪,城市变成了一座空城、一座鬼城。”

图 中世纪欧洲城市

这场大瘟疫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造成百业荒废,使一些少数族群例如犹太人、穆斯林人、乞丐以及麻风病患者遭到迫害。

不过,这一灾难还带来了副产品,动摇了神权在人们心中的信仰,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可以说,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面貌,在这场疫病的打击下都有了重大改变。

图 中世纪教会医院

三、灾难以进步为补偿,科学终能战胜病魔

人类对付自然灾害,总能在一些惨重损失后想出一些办法。“黑死病”蔓延之初,有些人惊慌地认为根本无法抵抗,人类将要走向灭绝。

事实上,这场疫病经历了几年的猖獗之后逐渐平息,人们在惨重的死亡之后也找到了一些防疫的办法,主要就是隔离和消毒。

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

“面对四散的疫情和动摇的人心,教皇的御用医生让自己的病人教皇克雷芒六世严格执行自己设立的饮食制度,并按照自己的作息表生活,此外他还在宫殿里烧起两盆火,直到疫病平息才将它熄灭。”这样做的结果是,保证了教皇最终没有被传染。

图 生病的教皇

而对于负责执行隔离任务和照顾病人的人也是个问题,他们和患者近距离接触,是很容易被传染的高危群体。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就是让隔离的人穿上长袍,带上面具,相当于今天的隔离服和防毒面具。

当年的防毒面具和今天的面具不太一样,这种面具的鼻子非常长,里面放上海绵,而且海绵事先吸满了丁香、肉桂浸泡的醋,然后戴在脸上就能防止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吸进肺里,在当年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防护方法了。

图 防毒面具

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没有什么科学文化知识,也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积累,但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还是会有一些有用的方法。

比如,今天我们在英国伦敦能看到的宽敞如隧道的下水道,其实就是黑死病蔓延之后的遗存。

一次疫病,让英国人深刻地意识到了街上污水排掉的必要性,不然就会导致杂草丛生和老鼠繁殖。至此,英国和欧洲的下水排污系统才得到了彻底的完善。

图 英国城市下水道

除此之外,欧洲人开始把火葬作为最重要的丧葬方式,从而防止尸体成为病源。这种习俗也作为一种更先进的埋葬方式,基本上取代了土葬,直到今天作为主流的丧葬方式存在。

欧洲人还在建筑的设计方面做出了改进,家具房屋设计上,欧洲人将原本位于房间中央的壁炉被移到了墙边,房间建材上也用石灰或水泥代替了木板,西欧从家庭到整个城市的面貌也因此得到了改观。

图 欧洲壁炉

14世纪末期,“黑死病”的阴影终于开始消散,文艺复兴的曙光在意大利开始升起,从此西方冲破了中世纪的黑暗,资本主义的先进社会状态取代封建社会的序曲开始奏响。

一场黑死病,使人们对宗教的传统权威性产生了动摇。科学的力量被社会普遍认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根本改观,科学与民主的观念在欧洲传播并逐渐流行于世界。

结语

“出血热”送走了希腊和罗马,疫病和战争一起终结了文化繁荣的“古典时代”。从此,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希腊罗马就此沉淀于历史长河,成为只能被人们怀念和力求复兴的存在。

“黑死病”带来了不可计量的死亡,西欧在黑死病的阴影之下,又经历了蒙古人入侵、英法战争、迫害犹太人的重重打击。西欧稳定的封建社会、中世纪稳定的国家机器被动摇,开始产生文明裂变的缝隙。

图 黑死病的城市

一位历史哲人说过:“任何一场灾难都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疫病在西方的历史上是比战争死亡都要惨重的大灾难,但一次次的疫病爆发,也为之后历史的进步提供了空间。

比如黑死病就以2000万人的代价让欧洲人改变了精神追求,改变了经济形态,也改变了文化艺术风格。

它彻底动摇了宗教桎梏,使欧洲走上了文艺复兴之路,拉开了其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使近代科学成为社会的主导。

图 西方中世纪艺术作品

“正是一次次的灾难塑造了人类,人类历经苦难,而更加顽强。”

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瘟疫和战争,都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或轻或重的打击。但人类总能在遭受损失后清醒过来,积极地寻求破解之道。

即使进步需要巨大的代价,但人类从未放弃对成功的积极探索。也因此,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历史的辩证法就讲的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历史》

《高卢战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希腊   伯罗奔尼撒   亚历山大   雅典   黑死病   鼠疫   疫病   欧洲   瘟疫   中世纪   蚊子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