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自我介绍

我以朱棣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传奇一生,如果你觉得感兴趣,可以帮我点个关注。话不多说,以下为正文:

我出生于1360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我爹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我在兄弟中排行老四。父亲为我取名“朱棣”,英文名字judy.(开玩笑了)

在我10岁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封地,父亲把我封在了北平,也就是如今的北京。不过当初我们明朝的首都在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父亲把我分封到了北边靠近蒙古的地区,主要是为了让我抵御北元政权,当时的元朝虽然被赶出了中原地带,但他们随时有可能南下。所以我和很多兄弟都被分封到了大明朝的边缘地带,为的是让我们共同守护国家的安全。

我承认,我的大哥朱标是一个好的继承人,他也很受父亲的赏识。我们这些弟弟都很爱戴我们的这个大哥,觉得将来父亲死后,大哥一定能带领我们大明朝走向更加繁荣的时代。不幸的是,大哥在38岁的时候去世了,看到父亲脸上的泪痕以及他日渐衰弱的身体,我们知道,父亲对大哥的死感到很难过,他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接班人,竟然要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

此后父亲变得很残暴,疑心也变得很重。我想:既然大哥死了,那就让二哥朱爽来做太子,或者三哥朱棡,我反正是没戏了,因为我的母亲是恭妃,而三位哥哥的母亲都是马皇后,在身份上我就已经低人一等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决定,他竟然立大哥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我这侄子才十几岁,乳臭未干,哪能领导得了我们大明啊。不光是我,我的众兄弟里面都不服。可是父亲的旨意违抗不得,我们只好忍气吞声。

1398年,父亲驾崩,而朱允炆那小子顺利的继承了皇位,我虽然心有不甘,但表面上还是对自己的侄子表示祝贺,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本来大家相安无事,可万万没想到,他刚一当上皇帝就膨胀了。他竟然听了手下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要来削藩。小子你要知道,我和你的叔叔们可都是在战场上追随你爷爷打天下的,况且现在天下还没有那么太平,说不定哪儿就有敌人入侵我们大明的边境,我和你的各位叔叔们可都是为了保卫大明的安定繁荣啊。没想到你小子卸磨杀驴!失望,我真的对你太失望了。眼见你在一年之内手起刀落,削掉了五位藩王,我觉得我不能再坐以待毙,因为很快我的下场将会和你那五位叔叔一样。眼下你已经开始了针对我的行动,竟然派出了谢贵、张炳来接替我的军队指挥权,现在我已经被你架空了,看来我不行动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但是目前我手里所有的底牌只有800个亲兵,我很清楚要是硬碰硬的话我只有死路一条。我只能装疯卖傻,企图躲过这一劫。为了迷惑你,我甚至在大街上随地大小便,甚至吃集市上卖的生鱼。为了活命,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没想到我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迷惑你,你还是要把我抓回南京听候发落。很快谢贵、张炳便带了上万名士兵包围了我的王府,只要他们一声令下,这些士兵便会冲进我的房间,将我拿下。既然如此我就只能采取行动了!我先是请谢贵、张炳进入我的王府,骗他们说我要交代其他的同党,并告诉他们事关重大,除了他们二人以外,其他士兵不可擅自入内。他们没有多想就进了我的府内,同时也进了我的圈套。我本想策反他们,让他们听命与我,为我所用,可是他们还算忠诚,不肯背叛你!于是我便命令手下将他们捉住并杀害。之后我将他们两个的人头扔在了王府门口,手下这帮士兵看到自己的上司被我砍了,纷纷投降于我。当天晚上我便占据了北平九门,拿到了北平守军的指挥权,这下我便有了几万名士兵!我明白如果我不采取主动进攻的话,你很快便会派军队来镇压我,所以我决定发动战争。当然我也需要一个适当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皇帝你太年轻,不辩忠奸,就拿这次削藩来说,那齐泰、黄子澄都是奸臣,是坏蛋,我必须替你杀掉你身边的奸臣!在得知我谋反的消息时,不知道你小子是否会感到恐慌。

1399年,39岁的我跨上战马,手持长枪,率领几万名士兵发动了这场以清君侧为名的靖难之役,没人知道我的下场如何,反正事已至此,就算我不发动战争的话,同样是死路一条。你先是派出大将耿炳文来与我交战,可是耿将军我很了解,他是一个以防守著称的将领,主动进攻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况且他都已经快70岁了,太老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这么了解他,他当然不是我的对手。很快我们就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我军大胜!相信你在听到耿老将军战败的消息后,一定彻夜未眠吧。很快你就让李景隆来替代耿老将军。你还是太年轻了,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哪能轻易更换主将呢?况且这李景隆也是个酒囊饭袋,他哪里懂得战争啊!只不过是世袭他爹李文忠的爵位。这样的人我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很快我就将李景隆打的节节败退。后来你又屡次替换将军,可是我军势头正盛,所以能屡战屡胜!

从1399年到1402年,这场战争总共打了4年,总体来说我胜多败少,最终兵临南京城下。巧了,当时的南京城守将又是这李景隆,可能是他被我打怕了,很快他便出城投降。行了,我已取得了靖难之役的彻底胜利。当晚我便进入皇宫,来找你聊聊人生,谁知却始终找不到。有人告诉我皇宫内有烧焦的尸体,说可能是你的尸体,我不信,也不愿相信。

此后我正式登基,可是暗地里还派人一路搜寻你的踪迹!当上皇帝后,我决定好好发展生产,因为连年的征战让我大明的百姓苦不堪言。我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得以恢复,大明朝的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后人称之为“永乐盛世”。我没有留在皇宫之中享乐,而是时不时回到我的封地北平,这并不是我想家了,而是元朝的残存势力时不时回来侵犯我大明边境,搞得我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彻底解决这帮残存势力,我将大明首都从南京迁回到北平,之后我5次亲征漠北,这几次亲征确实很大程度了打击了元朝的残存势力,给我大明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我做的这一切,值得!1424年7月18日,我的第五次亲征结束了,在班师回京的路上,我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毕竟都65岁了,再加上舟车劳顿,我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这么折腾了。早年镇守边关,之后靖难造反,最后御驾亲征,生于乱世,死于征途,一个“打”字贯穿了我的一生!

明成祖朱棣画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明朝   北平   大明   元朝   死路   南京   士兵   将军   皇帝   大哥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