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成瘾难自控,不止普通人沉迷盯盘,蒋介石打仗都收听股票行情

在没接触股票的人看来,炒股的群体有点儿癫狂,特别是每日盯盘的,看着屏幕敲敲打打还紧张兮兮,总之就是炒股成瘾有点可怕。

根据网上的说法,股票盯盘交易能产生1000%的多巴胺,而谈恋爱到顶了就200%,可以说炒股是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刺激的游戏,让人欲罢不能。

不止普通人容易沉迷,就连信奉阳明心学注重修身养性的民国总统蒋介石,年轻时也沉迷炒股,甚至干出了荒唐事,在行军打仗时,竟然用收音机收听股市行情。

一、蒋介石早年炒股经历

北洋政府时期,革命党人受到打压,民主革命活动陷入低潮。

那时候的上海,有各国的租界,与外国经济来往密切,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孙中山决定在上海开办股票交易所,经北洋政府批准,1920年2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成立。

这个交易所里,商业大佬虞洽卿是理事长,被蒋介石称作自己“革命导师”的张静江是候补理事,蒋介石与结义大哥(也是政坛引路人)陈其美的亲侄陈果夫合伙开设的友爱公司购买了交易所的股票,所以蒋介石算是交易所的小股东。

在陈果夫负责经营友爱公司的同时,蒋介石还干起了陈果夫开设的茂新商号的经纪人。对比现在的话,蒋介石炒股起点很高,不仅是交易所的股东,还是证券公司的股东,又对外兼任着王牌经纪人。

开业不到半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就赚了20万银元。根据同时期经纪人在解放后的回忆,当时开设的证券公司,一天能挣一根金条的交易抽成。1920年,正是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黄金发展阶段,各类商业大亨、买办阶层涌现,吸引的股票投资者主要是地主阶层里的少爷、小姐们。这些年轻人,有钱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吃螃蟹,在商业大佬的炒作下,炒出了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

蒋介石不仅拿到了交易所的分红,自己炒股也赚了不少钱。他又扩大投资,买入了张静江和戴季陶等人创办的利源商号经纪人营业所股份,还和陈果夫一起借钱成立了投资公司。后来,蒋介石又先后开设了4家证券公司,中间有虽然个别的投资失利,但是总体上就是一直在赚钱,传说最多时赚了上百万银元,变成了一个大富豪。

1922年初,股票市场崩盘,蒋介石没有躲过股灾,因为加上了杠杆,不仅赚的钱全部亏光,还倒欠几十万大洋。负债累累被逼无奈之下,经虞洽卿介绍拜青帮老大黄金荣为师,在黄金荣的庇护下,蒋介石才躲过各路债主,跑路到广州继续革命活动。

根据陈赓大将的回忆,在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期间,蒋介石经常拿出收音机收听上海的股市行情,甚是怀念以前赚快钱发大财的快乐时光,对破产退出股市是耿耿于怀。

二、炒股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

从蒋介石身上可以看出,炒股成瘾的根本原因是在炒股过程体验了赚快钱赚大钱的强烈快感造成的。

成天看盘的股民,股票涨了就兴高采烈,股票跌了就垂头丧气。遇到极端行情,喜提涨停板就,恨不得昭告天下;吃了跌停板,就难受的关灯吃面。就在这种起起伏伏的情绪里,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逐步丧失了理性分析的信心。

炒股成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服输,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期待自己买的是大牛股。

有股瘾的人总体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赔钱补仓的人,有了补仓后反弹获利的体验,就不认输不止损,一直加仓补仓到赢钱出来;另一种是赚钱加仓的人,赢利越多的人股瘾越大,有钱就心痒难耐,不断地加仓买入,频繁交易。

而解除股瘾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全部套牢,没有钱补仓,也没勇气认亏割肉被迫躺平装死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是市场见底的值得建仓的时期,而情绪化的股民则对股市逐渐冷淡,股瘾反而消退了。

缠论里讲“以禅破缠”,做一个“钢铁战士”,就是指出交易者在股票交易中要尽可能的保持客观和理性,积极调整交易心态,从容不迫的理智应对各种市场行情。

要消除股瘾,避免陷入各种情绪,就要忘记以前的获利体验,放弃赚大钱赚快钱的憧憬,简简单单的应对当下的行情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蒋介石   北洋   大佬   商号   股市行情   证券公司   自控   交易所   经纪人   普通人   股东   股票行情   股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