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最大叛徒,害“万岁军”伤亡超六千人,邓华怒斥其败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2年10月6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随着一声大炮轰鸣,中国志愿军王牌部队38军开启了对白马山的进攻。

38军战士

38军素有“万岁军”的美称,这场战役如果按双方平时战斗力来预测,志愿军对胜利有十成的把握。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筹划周全的战役最终以38军伤亡6700人而结束,这是“万岁军”第一次且唯一的一次败给韩军,而造成这次巨大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一个叛徒的出卖。

当消息传到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将军这里,邓将军为我军牺牲的战士深感痛惜,同时他咬牙切齿地大骂道“这个败类,可恶至极!”

这个叛徒到底是谁?他是如何出卖志愿军的?他的下场又是怎样?

白马山地形图

叛徒出现

这里是位于朝鲜境内的白马山,本该寂静一片的大山,在韩军第9师的到来下,略有些喧闹之意,哨兵们警惕地在营地门前巡逻,突然发现有一个陌生的身影缓缓走来,他身上穿的似乎是中国志愿军的衣服。

来人双手在头顶上方不停摆动,嘴里还在大声喊着什么,看样子好像是在求饶,韩国士兵确认对方衣服后,顿时一个激灵立刻紧张起来,马上把手里的枪对准了不速之客。

最近这两年来,他看过太多次,中国志愿军揣着炸弹冲进韩军包围圈,然后与他们同归于尽的场面,对方在战场上衣着单薄却不畏生死的模样,也死死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中国志愿军

可眼前的这个来者好像有些不太一样,他虽然穿着志愿军的衣服,但此刻双手举过头顶,他站在指定的位置,对着站岗的韩国士兵不断地点头,而且他的眼神中也没任何坚毅之色,和战场上见过的其他中国志愿军大相径庭。

另一个韩国士兵通传之后,阵地指挥官和翻译走了出来,一对话才得知,原来这名志愿军要见韩方高级将领,他说手中有志愿军的秘密,今天跑到这里,是想把机密奉上。

站岗的韩国士兵在心中默默地翻了个白眼,作为军人,他最瞧不起的就是叛徒,不过是来送情报的,想必会得到上级的召见吧。

抗美援朝画作

果然,这人跟着阵地指挥官走进营地,一路上那卑躬屈膝的样子,看得让人反胃。

自从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以来,韩方不知道已经吃了多少次败仗,就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主动加入,也没有扭转被动的局面。

尤其现在和韩军第9师对峙的,是有“万岁军”著称的志愿军38军,他们是中国志愿军里的王牌部队,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常胜部队。

尽管韩方在武器装备上更胜一筹,可第9师的韩兵总有一种危机感,眼前人的样子,虽然让人瞧不起,可多少也给了他们些许底气。

抗美援朝画作

叛变始末

这个给他们底气的叛徒名叫谷中蛟,原名叫谷中炼,本是国民党军队中一名不起眼的小指挥员。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国民党全线崩溃,大批国军放下武器直接加入到解放军部队,谷中蛟便是其中之一,加入时他还特意改了名字。

当时解放军中大部分战士的文化教育水平都很低,识字的士兵在军中较少,由于谷中蛟能读书写字,自然得到另眼相看,上级特意安排他进入政治学校学习,之后被派到38军出任文化教员的职务。

为了快速提高部队的文化素质,文化教员是大家的保护对象,平时并不需要去前线作战,只在后方开展文化活动,想办法提升部队文化水平即可。

可谷中蛟这个人,能力不大,野心却不小,虽然他的起点已经高于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却不知足,一心想找机会升迁。

抗美援朝大军出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军为了保家卫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38军便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谷中蛟自然也在其中。

别的志愿军战士想的是保家卫国,自作聪明的谷中蛟却认为这是一次升迁的好机会,他想自己曾经跟着国民党混,现在又是做不起眼的文化教员,如果按部就班地工作,猴年马月才能有机会晋升。

可如果他能跟着上前线就不一样了,哪怕他跟在队友身后到战场上转一圈,到时也会有个奋勇杀敌的名声,得到上级的嘉奖,晋升也就不在话下了。

当时正值白马山战役即将打响,战士们平时抓紧训练,谷中蛟抓住机会,也混在其中刷了一波好感度,无论领导还是战友都认为这个文化教员还真不错,能文也能武。

谷中蛟一看自己的表现起作用了,不如趁热打铁要求请战,反正他是文化教员,即使请战也不会真的被派往前线,只要表达下英勇参战的态度就行了,还能在领导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董希文《抗美援朝》

正巧部队准备对白马山突击,于是谷中蛟提出申请,要求调到最危险的一线作战部队,也就是突击队。文化教员平时是部队里的稀罕人物,所以他的申请并没有得到批准,谷中蛟一看事情和他预想的一样,更有底气了。

为了刷好感,他声情并茂地表演,把爱国之情、杀敌决心说得天花乱坠,上级一见如此,也不太好打击文化教员的积极性,而且部队也确实是用人之际,就批准了谷中蛟的申请。

谷中蛟接到命令后大吃一惊,表面上他装得“得偿所愿”的样子,心里其实在瑟瑟发抖。

他开始时刻祈祷事情出现转机,幻想这只是上级领导给的考验,可战场上,没有人像他一样矫情使诈,最终谷中蛟来到了一线阵地。

图片来自网络

当他站在战场上的那一刻,真是悔不当初,这里的战争残酷程度超出他的想象,联合军的武器装备对志愿军呈碾压之势,头顶上嗡嗡盘旋的美式战斗机和连绵不断的战火,让他第一次感受到死亡近在咫尺。

谷中蛟想回到大后方,不仅如此,其实他心中还有个不能示人的想法,当看到敌军强大的武力装备时,他觉得也许对方胜出的机会更大,如果能换个立场……不过这个想法还不成熟,他还想再看看。

时间来到10月,朝鲜的气候和我国东北相似,这个季节天气已经转冷,志愿军的各个部队开始发放冬季物资,谷中蛟所在的38军114师发出通告,准备在白马山战役之后,部队再下发冬季物资。

条件简陋的志愿军某炮兵指挥部

谷中蛟心里两个立场的小人无时无刻都在斗争,是留下来冒着风险混军功,还是带着消息叛逃到敌军一方,直接立功去?他有一点纠结,不过,这个延发棉衣的通告,仿佛是给了他内心卑劣想法一个完美借口。

他觉得自己的小命朝不保夕,部队居然还让他挨冻上前线,是志愿军先对不起他的,叛逃是他对不公平的反抗。

于是谷中蛟那颗想升迁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叛逃到敌军,总得带点资本,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探听消息,抓住机会熟悉我军营地地形,就连逃跑路线他也多次进行踩点。

1952年10月2日,谷中蛟在跟随队友执行侦察任务时,找到逃跑机会,按着之前多次踩点的路线,他来到了韩军第9师的前沿阵地,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金钟五

叛变对战争的影响

韩军和联合军的高级指挥官得知有人来主动送情报,赶紧派人审问谷中蛟。

这个卑鄙肚子里那点墨水都用来出卖志愿军信息了,他把我军的作战计划、武力装备、士兵数量、后勤补给还有一些详细的阵地地形都一一道出,谷中蛟为了他的升官发财梦,把自己的国家和曾经的战友都出卖了。

韩军将领一听,志愿军将在几天后计划一场突袭,也是半信半疑,但他们又一想,不过是多调些部队和武力装备过来,也没什么损失,一旦消息是真的,他们还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于是,韩军第9师师长金钟五立刻开始战斗部署,他迅速安排加强工事,还连夜增加上百个挡位,而联合军这边也火速安排兵力来白马山增援,美坦克73营,美军第五航空队相继到达白马山,对着谷中蛟口中的阵地一顿狂轰滥炸。

朝鲜白马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白马山是韩军的战略要地,整座山有众多山岭,其中394.8高地和281.2高地更是重中之重,它的东面是铁原平原,南面通往汉城,联合军的补给都要从这条路上运输,如果白马山有失,联合军的东面将守无可守,补给路线也会被切断。

所以联合军对白马山有很深的执念,而我军这边,白马山曾经被志愿军攻下,并由42军驻守,但是联合军在1951年的一次进攻中又将白马山“抢回”,并且重新修建工事、坑道、掩体等等。

42军曾试图再夺回白马山,可在对方强大的炮火支援和坚固的工事防守下,最终以失败告终。

白马山的这次战役,38军想打出军威,完成42军丢失的任务。

松骨峰阻击战油画

38军之所以有“万岁军”的威名,必有他的过人之处,这支精锐部队曾经在松骨峰、龙源里、汉汇阻击战中打出了中国志愿军的巅峰战绩,是志愿军中的王牌部队。

可尽管如此,38军也没有轻敌,在战前每天都坚持不懈地进行针对性训练,以白马山的394.8高和281.2高地为主要训练目标,甚至要求兵到之处,蛙鸣不停,以此来达到一场神出鬼没的突袭效果。

而且他们的武器也不是曾经陈旧的那批,而是一批苏式新款,包括182门大炮、17辆坦克,和100多架高射机枪和50多门高炮。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又有强大的武器作后盾,38军是真正的王牌之师。

志愿军战士摩拳擦掌,只等着一声令下,冲上战场拿下这场胜利。

江拥辉

谁也没想到,谷中蛟居然这个时候叛变投敌了,消息传来,38军的代理军长江拥辉陷入两难之中。

谷中蛟是文化教员,也参加了一线作战的训练,对此次突袭的信息了解甚多,他投敌后,一定会把突袭的信息告诉给敌军,对方必然会做好反击准备,突袭将失去意义,我军的作战优势消失殆尽。

如果放弃出击,这段时间的准备将付诸东流,战士们高昂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可如果继续攻打白马山,在敌军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我军极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伤亡。

王近山

为此事,江拥辉特意去请示志愿军副司令员王近山,最终决定按照原计划,继续发起进攻。

10月6日18点,38军114率先打响白马山战役的第一枪,此时韩军早已做好准备,他们驻守白马山占据地理优势,还拥有最新的美式武力装备,美军出动战斗机和大炮对志愿军阵地进行全面地狂轰滥炸。

战役异常惨烈,整整打了九天,原本一场出其不意的突袭战,由于叛徒的告密,变成了一场艰难的攻守战,志愿军38军遭到对方的重炮攻击,损失惨重,造成了6700多名人员伤亡。

10月14日,江拥辉下令撤军,白马山战役至此结束,之后志愿军将主要进攻方向调整为上甘岭地区,和敌军进行了另一场的艰难较量。

中朝代表与敌军代表和谈

白马山战役是韩军对志愿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唯一的一次胜利,韩第9师还因此战得名“白马师”的称号。

谷中蛟一看由于他出卖的信息,韩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竟然恬不知耻地要求加入韩国国籍,可惜他的作用仅限于那一场先知的白马山战役,叛徒在哪里都被人瞧不起。

战役结束之后,韩军连个正眼都没给他,谷中蛟也不敢争辩,生怕惹怒对方,一枪了结他。

最后,谷中蛟被遣送回台湾,虽然在那里他的“向上之心”依然不死,可是在台湾从蒋介石到普通民众,谁也不愿意和卖国贼有交集,最终他只能隐姓埋名,孤独地死去。

抗美援朝宣传画

结语:

明明可以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文化教员,偏偏选了另一条卖国求荣的不归路,谷中蛟的任何下场都不值得被同情,只是可惜了志愿军6700名好儿郎。

作为一名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刻不能挺身而出,反而背信弃义、出卖灵魂,置万千战友的性命于不顾,可见其人性肮脏,品格卑劣。

像谷中蛟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逃不过世人的唾弃,对敌人卑躬屈膝、见利忘义,换来的一定是弃若敝屣。

参考文献:

《东方军事》

《世界奇闻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叛徒   志愿军   敌军   教员   败类   我军   伤亡   千人   阵地   中国   战役   万岁   白马   部队   邓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