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历史回顾-二袁争霸之袁孙联盟

董卓入主雒阳后,袁绍与袁术先后出逃,袁绍入冀州,袁术入南阳。袁绍入冀州是权衡利弊后的最佳选择,而袁术入南阳则是其野心膨胀的充分展现。


袁术割据南阳的原因浅析

1、光武帝刘秀生于南阳,东汉开国元勋也多来自南阳,这与袁绍选择冀州(刘秀于河北起家,一统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2、南阳总体地形为东西北三面环山,南向开口的盆地,北有伏牛山(秦岭东段支脉),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南向为汉水。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山南水北谓之阳)而得名。

3、南阳盆地面积广大,气候宜人,水系丰富,适宜农耕;地质稳定,自然灾害较少;交通便利,加之政策扶持(皇帝和勋贵的老家),使得南阳商业繁荣,经济极为发达。

4、经过数百年发展,及至汉末,南阳郡已成为天下第一大郡,人口达两百五十余万,比并州、凉州、交州、幽州这些偏远大州的总人口都多。袁绍所占据的冀州不过六百万人左右。

5、南阳在行政区划上归属荆州,而荆州宗贼林立,地方郡守无力压制,秩序较为混乱,充满机遇。袁术只需在南阳扎稳脚跟,便可凭借军力和名望,南下襄樊,吞并荆州,这是他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6、夺取荆州后,顺江东下可轻取扬州,益州牧刘焉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对荆州无法形成威胁,迟早也会成为袁术囊中之物。袁氏在豫州根基深厚,易于掌控,届时手握荆、益、扬、豫四州之地,千万子民,大业可期。

当然,刚到南阳郡的袁术并不具备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能力。逃离雒阳时,袁术只是以后将军之职率领部分虎贲骑兵进入南阳,并在太守张咨的安排下,在鲁阳县暂且安身(合理推测,史料并无记载袁术初到南阳后的具体情况)。

其实,南阳太守张咨对袁术这尊大神的到来颇感无奈,与韩馥之于袁绍类似,心怀忌惮却又无可奈何。直到江东猛虎孙坚的出现,才令袁术尴尬的地位陡然逆转。


猛虎相助,割据南阳

孙坚其人颇为善战,只可惜出身寒微,导致晋升受限。直到讨董联盟建立后,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其家族命运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智商和能力双双在线的孙坚,果断放弃长沙(时任荆州长沙郡太守),率领部众北上南阳,投奔袁术。

彼时,荆州刺史王睿也准备出兵讨董,但考虑到与武陵太守曹寅(与曹雪芹祖父同名同姓)不和,遂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决定将之处死,以绝后患。

荆州刺史部的治所就在武陵郡的汉寿县,曹操封关羽的汉寿亭侯与之毫无关系。因为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至于真正的封地在哪,不得而知。应该是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治下的某一个小地方。

武陵郡郡治在临沅,与汉寿毗邻。王睿州刺史的工作是代表皇帝检举州内不法行为,与太守存在本质冲突,二人治所还离得这么近,不闹矛盾才怪。

王睿此举令曹寅颇为惊惧,适逢孙坚北上途经武陵,曹寅计上心头,假借光禄大夫温毅名义,发布檄文,挑唆孙坚出兵。

孙坚本就与王睿不对付!当年区星在长沙作乱,周朝郭石等人则在零陵、桂阳一带与之呼应。打败区星后,孙坚又与刺史王睿合力平定了荆南叛乱。

在这场战斗中,出身琅琊王氏(东晋时的顶级豪门,著名族人有王敦、王导、王羲之等)的王睿对出身寒门的孙坚表现得颇为不屑,认为其行事粗鄙野蛮,言语间多有轻慢,孙坚因此怀恨在心。

此次北上,孙坚已然看清了袁术割据南阳的意图。王睿的存在无疑是将来的最大阻碍,既然如此,不如趁此机会,将之除掉,既泄了私愤,又表了忠心。当然,这未尝不是一次赌博,毕竟擅杀一州之刺史,与造反无异。若袁术不领情,孙坚必死无疑。

富贵险中求!计议已定,孙坚大军迅速进抵江陵,并以瞒天过海之计骗过守军,顺利入城。待王睿发现时已然大势已去,走投无路之下,被迫吞金自杀。孙坚吞并王睿部队,军力大盛,及至南阳,已然拥兵数万。

王睿之死令袁术大为欣喜,立即上表奏请孙坚假中郎将(代理中郎将),孙坚闻知后,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投袁术之心也更为坚定。

大军行至南阳郡治宛城(典韦埋骨之地)后,孙坚下书要求南阳方面供应军粮。太守张咨(名士,出身高)对此不予理会(长沙太守对南阳太守下命令,岂有此理)。

孙坚巴不得他如此,要不然后面的戏还真不好唱了。于是,一番设计后,南阳太守张咨中计出城,被孙坚斩杀,南阳郡归属孙坚,予取予求。

当然,孙坚并未飘飘然,而是马不停蹄,奔赴鲁阳,面见袁术,献上南阳,以表忠心。袁术喜不自胜,当即表奏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并助其迅速掌控豫州,二人建立攻守同盟。

袁术是豫州汝南人,按照籍贯回避原则,州刺史不得由其州内人士担任,郡县级长吏不得由其本郡县人担任,所以袁术才表奏孙坚担任豫州刺史,也算是对孙坚有个交代。

孙坚连杀两位朝廷大员,董卓岂会不知,待洞悉其意图后,当即任命汉室宗亲刘表为荆州牧,打乱孙坚与袁术的如意算盘。

由于南阳无法带兵通过(袁术、孙坚百般阻挠),刘表只得单人独骑辗转赴任,并在南郡的宜城县(刘备曾被曹操封为宜城亭侯,与此地也是毫无关系,同关羽的情况)与荆州大族蒯氏、蔡氏达成合作,并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平定了宗贼之乱,掌控荆州六郡,唯有最北边的南阳郡,一时无可奈何,暂时搁置。

由于刘表的荆州牧得自董卓,所以他并未参与讨董。为了防止袁术以此为借口找事,同时缓和彼此的矛盾,刘表主动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确立了他对南阳的合法统治权利。


孙坚投袁术——主动还是被动

汉末三国的很多历史事件,史书记载都比较简略,时间线更是极为模糊,因此争议颇大。而孙坚投袁术这一影响巨大的重要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被动投靠

荆州七郡:南阳、江夏、零陵、桂阳、武陵、南郡、长沙。

孙坚本身就是长沙郡太守,而先前曾帮零陵、桂阳两郡平定叛乱,有民心支持,江夏郡太守刘祥与孙坚亲善,武陵太守曹寅与孙坚有共同的敌人——王睿(驻军南郡)。因此,只要杀掉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孙坚就基本可以控制整个荆州。

刘表空降,并迅速取得荆州大族支持,站稳了脚跟,令孙坚始料未及。而刘表为了对付孙坚,则上表袁术为南阳太守,驱虎吞狼,坐收渔利。

彼时,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袁术已是同盟关系,再算上南边的荆州牧刘表,孙坚可谓四面楚歌,要想破局,唯有投靠袁术一条路可选。所以,孙坚本意是夺取荆州,后因事不可为,被迫投靠袁术。

主动投靠

孙坚确实莽,但不蠢,否则他创造不出那么辉煌的战绩,而且我们不能忽视时间带给人的成长。孙坚未及弱冠入仕,先后参与平定许昌之乱、黄巾之乱、西北羌乱、区星之乱等重要战事,立功无数,及至讨董之时,已然三十有五。十数年的宦海沉浮,他的认知水平比之绝大多数人要高出很多。

孙坚是有野心,但寒门出身注定了起步艰难,上限太低,在乱世难以立足。这一点,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被反复论证。荆州是好,但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根本拿不下来,也守不住。他是崇尚武力,但他也清楚,武力从来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孙坚跟董卓颇为相似,都是狠人,出身不高,军队起家,都受到世家大族的排斥。只不过,董卓比他运气好了太多,做到了位极人臣,然而结局终究还是一抔黄土。说到底,这是属于世家大族的时代,寒门只能沦为附庸。

孙坚早已看懂了这些,所以他选择了扶保世家,一旦成功,江东孙氏便可凭借从龙之功跃居勋贵之列,再以诗书传家,不消三代,定可跻身世家豪门。在这过程中,万一有气运加身,自可顺势而为,上限下限都有保证。

孙坚当时的选择无非袁绍或袁术(绝大部分诸侯势力皆是如此),而要想得到重视,成为心腹,就必须拿出足够大的诚意,或者说投名状更为贴切。袁绍想要的冀州孙坚毫无办法,但袁术想要的荆州他还是能提供巨大助力的。

荆州当时的境况就一个字——乱!

各郡皆存在宗贼以宗族、乡里关系而组成的武装集团)势力,只是力量强弱不同,他们彼此联络,抗拒地方。孙坚刚离开长沙,宗贼苏代便自领长沙太守,由此可见一斑。而被称为江夏贼的张虎、陈生等则占据重镇襄阳。

要想控制荆州,必须解决宗贼势力。单纯依靠武力是行不通的,不然孙坚岂会让苏代鸠占鹊巢。

袁术出身显赫,又有平定十常侍之乱的名望,他若入主荆州,荆襄大族必然争相归附,宗贼内部势必分裂,届时文武并用,双管齐下,定可一举解决这个顽疾。而孙坚能做的就是为袁术占据荆州的合法性扫清障碍。


孙坚北伐董卓时间线(自己琢磨的,仅供批评用)

曹操首倡义兵是公元189年12月,而讨董联盟则是公元190年正月建立的,孙坚得知此事后,需要商议对策,筹措军需,真正出兵最快也要到二月前后了。

与此同时,董卓迁都长安,三月太傅袁隗、太仆袁基被灭族。袁氏遭逢此难,备受同情,志士仁人争相投靠,二袁势力渐大。

孙坚从长沙出发,到江陵杀王睿,算上与曹寅合谋的时间,最多十天,也就是说,王睿大概率在三月份已然身死。

消息传至雒阳,董卓汇集幕僚思考对策,然后再转由长安发布诏令,最迟四月初刘表肯定已经奉命从长安出发前往荆州赴任。

这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孙坚足以收编王睿的部队,然后渡过汉水,进入南阳,并将张咨诱杀。所以,刘表入荆州时,南阳之主已然是袁术,而且早已布置了重重陷阱,阻止刘表赴任。

立足南阳后,袁术立即将目光转向豫州,并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具体时间,难以界定。因为原豫州刺史孔伷作为讨董联军的一员,生平事迹太过简略,所以就出现了如下两种可能。

一是孔伷当时已经病死或战死,豫州群龙无首,袁术令孙坚抢占豫州。亦或是孔伷当时还在任,而袁术急于扩大势力,协助孙坚强占豫州,杀死或逼死了孔伷,算是率先挑起了内战。

袁术与孙坚谋取豫州时,刘表正在南边与蔡瑁、蒯越、蒯良等人经略荆州。前后历经半年时间,袁术与孙坚建立了南阳——豫州军事集团,治下人口近千万,实力强横。刘表虽也完成了对荆州的控制,但面对袁孙联盟,仍心怀忌惮,不得不承认袁术对南阳的合法统治,以缓和彼此矛盾。同时积蓄力量,应对将来的危机。

同年冬,孙坚于鲁阳整军备武,准备征讨国贼。董卓也意识到了袁孙联盟的强大,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兵突袭孙坚,结果鲁阳之战,被孙坚摆了一出空城计给吓退了。

公元191年初,孙坚率大军向雒阳进军,结果梁东之战,被名将粉碎机徐荣击败,仅以身免。

二月,孙坚击败胡轸大军,取得阳人大捷,骑督吕布逃遁,都督华雄被阵斩

三月,孙坚于雒阳城外击败董卓,进占雒阳(据说捡到了传国玉玺,可信度极低)。

四月,董卓进入长安。二袁兄弟在豫州发动代理人战争,孙坚、公孙瓒等势力相继被卷入其中,汉末大混战正式开启。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汉水   冀州   太守   荆州   豫州   南阳   大族   刺史   长沙   出身   联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