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座千年古镇,帝师之乡,传说是建在“龙”的身上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她的过去是无法跨过的。古朴青灰的瓦房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处巷道、每一座古居的存在与变迁,都能唤起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这些记忆中的画面,在现在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宇中已经消失殆尽。

在蚌埠市怀远县的西北部,有一个建于涡河北岸的古镇-龙亢。龙亢距今已有千年,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建龙亢县,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各朝代,近千年的时间内一直是县治所在。新中国成立后,设龙亢镇。

从空中俯瞰龙亢,其整体地形犹如一条龙,龙头在涡河南岸的土丘上,尾在涡北靠近淝河的一个黄土坡上,龙的脖子就在涡河的北岸,因脖子咽喉处为“亢”,在当地的方言中咽喉处“亢”的读音为“gāng”,所以得名龙亢,因为小镇也有传说是建在“龙”的身上。

龙亢处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涡河北岸,水运方便,经济发达。在“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时代,终日里码头上热火朝天,河道上千帆云集。三十六行曾齐聚于此,各类物资在小镇上也是应有尽有。清朝以后,县城和集市逐渐南移,形成了新的龙亢集镇。

龙亢历史上名人辈出,特别是东汉初年,桓氏祖孙“三代御先生,五代帝王师”显赫一时,龙亢作为桓氏家族发祥地,也被称为桓傅故里。在堤坝下面,中心小学旁有一座纪念东汉经学大师太子少傅桓荣的纪念坊。巷道内,墙壁上彩绘着桓氏家族的介绍。

龙亢不仅是桓傅故里,还是红色圣地。火神巷内一座灰砖黑瓦的建筑,便是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两进小院,南院立国耻碑一座,北院立彭雪枫骑马雕像一尊。


相传龙亢有“九阁十八庙”,如魁星阁、四门阁、城隍庙、碧霞宫、乡贤祠等等。而今这些建筑都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中,古镇中的老房子也消失殆尽。龙亢有着千年历史,但却难找其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怀远县   火神   涡河   蚌埠   千年   巷道   东汉   北岸   故里   咽喉   古镇   身上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