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烈山区,由石块堆成的“人工奇迹”,建成后为何未被使用过

淮北烈山区古饶镇,在山西村徐家庄南有一个立于空中的渡槽。上世纪70年代,赵集人民学习大寨经验,决定建设一条渡槽,引扒河水解决长山以东大片农田灌溉问题。该工程于1976年开工,1977年初秋基本完工,全长约1015米(含216米过山渡槽),这便是赵集二级扬水站。

扬水站为东西走向,由雕凿的石块和水泥砌筑的二级调水渡槽上下石拱排成一排,绵延1里余,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平原之中,一头接着王引河,一头连着万亩沃野,十分壮观。

渡槽离地约15米,宽度1.4米,共计170个大大小小的孔洞。在那个缺少机械的年代,全靠人工来修建规模如此大的渡槽无异于是一件奇迹工程。在那个“农业学大寨,水利是根本的”的时代,这种水利工程全国有很多。

扬水站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一级提水高架渡槽的向阳面还留存着那个时代的标语,镌刻着“农业学大寨,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另一面则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78年,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适合集体农田灌溉的水利设施被逐渐废置。也就说,扬水站渡槽没有真正地使用过。


历经40多年风雨,这座渡槽保存的还算完整,依然如长虹卧波巍然屹立,它不仅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一个历史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淮北   扬水站   引河   巨龙   石拱   渡槽   农田灌溉   石块   水利工程   山区   水利   奇迹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