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地理①丨寻找产业密码:鲁西南小镇人才何以“逆流”?

作 者丨孔海丽

编 辑丨陶力

图 源丨图虫


编者按:


在AI成为全球热议话题的当下,它能否真正觉醒、替代人类仍无定论。但是,在中国广袤的热土上,新技术、新政策正在加速城市和产业的数字化,并推动经济发展进程却是毋庸置疑。


在以数据、算法驱动的未来,数智化城市成为新的趋势。借助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城市产业带找到了出圈、成长、壮大的新方式。无论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边陲小镇,信息鸿沟不断被打破,产业的发展也不再受限于物理范畴的距离。


我们深刻意识到,凡事欲速则不达,数字化不是一场狂飙突进的运动,城市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城市和产业的数字化,本质上是仍然要尊从初心,一座城市本身的优势和发展规律,才是核心源动力。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特别推出“数智地理”系列报道,挖掘城市产业背后的内生力量、创新举措以及数字化带来的新动能。


首期聚焦于山东省菏泽市。在那里,电商从业者们率先自我突破,通过平台赋能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是什么让原本贫瘠的乡镇摘掉了“欠发达”的 标签?人才“逆流”回农村的吸引力在哪里?小镇的产业密码是什么?


(作者:陶力)


貌似无奇的鲁西南平原上,一场回归农村的“人口逆迁徙”,正在如火如荼上演。


返乡高材生、本地年轻人、外地技术人才、产业上下游配套商……蜂拥而至山东菏泽下辖的多个乡镇。


作为华北乡村,这里不仅难得地改善了人口外流问题,还逆势将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降低了3岁,18-35岁年轻人群占总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很多人都难以想象,村里的企业竟然能开出过万月薪吸引年轻人就业;留在农村的年轻人也绝不是为了打工,几乎个个追求闯荡一番事业,大大小小的“老板”数不过来。


近几年,菏泽发展最为典型的曹县,更是凭借“北上广曹”、“宇宙中心”火爆出圈。


外界忽然发现,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里,却有着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和汉服基地,棺材出口占据了日本棺材市场的90%,淘宝村里更是家家做电商、人人开网店,年销售额超百万几乎稀松平常。


是什么让原本贫瘠的乡镇不仅逐步摘掉了“欠发达”标签,还引领了产业叠加效应,在广袤的农村地区,闯出了一条产业与人才同步提档升级的繁茂之路?


透视菏泽,剖析其人才“逆流”背后的电商经济图谱,探寻淘宝村人才回归与产业升级的共振密码,或也将为乡村振兴觅得一着妙手。



年轻人的新选择



“三、六、九,往外走”,春节过后,年轻人集中外出务工,几乎是冀鲁豫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共性。他们也带走了家乡的生机,留下来的老人们,则在日头下重新数着孩子们360天后的归期。


但在菏泽曹县的大集镇、安蔡楼镇、闫店楼镇、庄寨镇,单县的郭村镇等淘宝村分布集中的乡镇,却呈现出一派相反的景象。


同样是河流冰封,树丫光秃,人的构成却大有不同。


90后任艳告诉记者,她的同学、亲戚家孩子等等所有认识的年轻人,现在几乎全在老家发展,都涉及演出服生意,人人手中经营着网店,年入百万并不罕见。


任艳是曹县大集镇丁楼村一名地地道道的“淘二代”,大学读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即回到老家,和父母一同打理演出服生意。她的结婚陪嫁,也是父亲送出的两个淘宝店铺。


目前,任艳与丈夫经营着一个天猫店铺、两个淘宝C店,年销售额约为二三百万元。元旦文艺汇演是他们最为忙碌的小高峰时期,有些年份,仅凭这一个节日,就能达到上百万的销售额。


与近期流行的“小镇贵妇”有重叠之处,任艳和她同在当地的很多同龄人一样,在县城拥有丰厚的房产,代步车是宝马,孩子在县城读书,家庭与工作两不误。


(曹县大集镇一位演出服商家正在忙碌 资料图)


相对于任艳归乡的“顺理成章”,任安普“北漂”7年之后选择返回家乡创业的经历,则带着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从“大城市挣生活”到“回老家搞事业”的缩影,家乡电商产业的高速发展,圆了他们“现代桃花源”的梦。


1989年出生的任安普,2011年-2017年在北京做软件开发工作,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漂泊感,始终在他心中敲着焦虑的锤。


2014年,任安普的妻子先一步回到曹县大集镇,试水演出服买卖,任安普则在北京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兼顾家里网店的运营。


电话那头,妻子描绘着家乡的改变和未来前景,两人共同认可:如果回到老家做演出服的电商生意,对任安普来说,不仅能够将现有的20多万元年收入拉高一个层级,更意味着可以实现对父母妻娃的陪伴,非常值得一试。


2017年当年,任安普回到了大集镇丁楼村,当时村子里电商的氛围已经很浓厚,夫妻二人借助电商渠道,也将演出服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任安普对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满意,每天早上,从县城的家里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开车到村子里忙生意。下午4点多再从村子里开车去县城接孩子放学,回到县城的家里之后,一家人辅导孩子学习、陪孩子一起晚一会儿,就可以安心进入梦想。


“丰裕”、“踏实”、“幸福”,是任安普透露出来的状态关键词。他告诉记者,在家乡搞事业也并非像大家想象中那样繁琐,与前些年贫困时期不同,现在“家长里短”不再是话题的中心,年轻人坐在一起聊的都是产品的款式、面料、元素、货源、销售渠道等等“正经事”。


从这些年轻人身上,几乎能看到统一的“人生赢家”标配:事业扎根在老家、父母在身边、孩子在县城读书、代步车普遍是宝马奔驰,虽然忙碌,却由内而外透着“松弛感”。


这也是菏泽县域经济的缩影。


“曹县大集镇原本产业薄弱、资源匮乏,人都往外跑。但你现在去看一看,大集很有活力,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 来自山东曹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也关注到了乡村人口年龄构成“逆生长”的现象。


据王银香调研:“近十年曹县大集常住人口增加了近一万人,吸引了8000人返乡创业,这些人力不乏海归人才、返乡博士、运营高管,淘宝等电商在其中是主要推动力。”


(大集镇近十年人口变化趋势 资料图)


实际上,不只是大集镇,也不只是曹县,电商带动传统产业呈几何式发展之后,年轻人的回归“水到渠成”。


长期研究淘宝村和农村电商的学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罗震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的团队近年结合“六普”、“七普”的人口数据,以及各地方政府统计的人口数据等做过一个分析,发现淘宝村、淘宝镇发展较好的乡村地区,人口回流现象明显。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浙江、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电商整体发展规模较大的省份,在山东曹县、河北肃宁等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中也可以观察到。


“曹县过去是劳务输出地,即使到现在户籍人口数还是大于常住人口数。但现在我们在大集、安蔡楼这些淘宝村最密集的乡镇发现,不仅人口一直在增长,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随着人口回流规模的扩大,人口流失趋势基本得到了遏制。”罗震东说。


究其原因,罗震东认为,最关键的就是,电商和地方产业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比如大集镇南部的丁楼村、孙庄村最初借助电商一步步做大演出服、汉服市场,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释放出大量创业就业机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位于曹县普连集镇圆梦新村的一家主营家具等木制品的企业,年后也在扩大招聘,美工、运营、推广、主播、客服等工种都在招揽人才,其中,运营岗开出的薪资是7000-12000元。



乡村变热土



“城市容不下肉身,家乡装不下灵魂”,是近几年流行的网络热梗。所有人都知道老家的成本更低,若能保证收入水平,又能落叶归根,何乐而不为,关键的难题在于,老家是否有商业土壤。


以曹县为代表的菏泽县域,能打破当代“无解困局”的故事,也是起源于一段草莽创业史。


回溯曹县电商产业的崛起,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任庆生。


任庆生就是前述“淘二代”任艳的父亲,正是他,带领丁楼村发展了演出服生意,并辐射到大集镇、甚至是曹县的电商氛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任庆生的妻子周爱华通过踩缝纫机制作影楼服装补贴家用。2009年,村子里的大多数人都还不会鼓捣电脑,任庆生凭借一台笨重的台式电脑,打开了网上服装店的大门。


一段广为人知的故事是,2010年,任庆生家的网上服装店通过销售影楼服,赚了8000元,几乎是当地农民全年种地收入的4倍。随后,村民们便跟着任庆生学习开网店,影楼服也慢慢拓展至演出服、汉服等相关领域。在他的带动下,2011年丁楼村经营演出服装的网店发展到100余家,同年任庆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担任了大集镇淘宝产业商会会长,引导村民和各个电商企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据任艳回忆,她大学毕业返乡时,产业链还不完善,当时寄快递要去县城,县城很多商家也都不知道什么是支付宝。


后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化和当地政府的扶持,快递物流公司遍布村、镇,电商物流体系四通八达,面料、辅料商家顺利在大集镇聚集,镇上、村里有印花的车间,甚至有拍产品图的摄影工作室,演出服上下游供应商一应俱全。


截至2022年,丁楼村全村300户农户家家有淘宝网店,注册表演服饰公司40余家,带动千余人家门口就业创业,全村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


而大集镇从2010年起从0起步发展电商,如今下辖25个行政村全部都入选“中国淘宝村”。


这十多年间,大集镇的常住人口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大集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甚至吸引到了许多外地人前来创业定居,整个乡镇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活力。


(大集镇印花工厂的年轻人 资料图)


“返乡博士”胡春青,是大集镇颇为知名的“后来者”。


胡春青是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学博士,其妻子学习的是美术专业,擅长服装设计。2014年,看到家乡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演出服饰电商发展的优势,夫妻二人决定返乡创业。


当地演出服电商产业的基础,让他们迅速熟悉了服装生产、销售等环节。而且,胡春青在材料学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加上妻子在演出服设计上的优势,很快,他们的“风格店铺”就脱颖而出,后来者居上。2021年,胡春青夫妇的演出服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他们租用了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办了自己的加工厂,还带动了周边20名村民和3个贫困户就业。


从在青岛开公司到成为“汉服王三哥”的王逢青,两年内实现了短视频平台粉丝近6万人的成绩,年销售额也顺利突破了千万元。


电商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体现在演出服领域,当地传统产业的“入网”,也为业绩带来了数倍拓展。


前述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另外还有两个身份,除了是曹县五里墩村的村支书,还是高科技农牧企业银香伟业的董事长。菏泽当地知名的“归一”牛奶,正是银香伟业旗下的产品。


“牛奶、归一牛奶”,这样的吆喝声应该是菏泽所有90后共同的童年激活码。20年前,每个昏沉的夏日午后,窗外小三轮传来的“归一牛奶”,一下子把期待值拉满了——每日“奢侈品”来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乳业巨头对下沉市场的圈地,也让归一牛奶逐渐从“王座”上退居二线。


五年前,银香伟业开始涉足电商,相继开设了天猫旗舰店,合作电商渠道达到80多家。通过电商渠道,归一品牌走出了曹县,为更多地区的消费者所熟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也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2021年,银香伟业的电商销售额已超过1200万元。


曹县大集镇孙庄村村支书孙学平非常自豪地总结说:“我们作为淘宝村,几乎家家做电商,户户有淘宝,人人开网店,天天有钱赚。”他还借用了当地流传的一句新顺口溜:“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淘宝。” 孙庄村的年轻人往往调侃说:“两眼一睁,开始接单,叮咚一响,黄金万两。”


(当地一家刺绣厂车间 资料图)


一个值得提起的数据是,近几年,曹县已经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全县共有淘宝村176个、淘宝镇21个。


从原本知名的贫困乡村,到创业热土,这样的潮流在菏泽众多县域发酵开来,愈发醇熟。


受到曹县的带动影响,单县也有许多年轻人携天猫店“衣锦还乡”。


王会楠、王珂兄弟俩十几年前在北京打工,后来开始涉猎淘宝电商,2008年,售卖产品转向渔具行业。2018年,兄弟二人的事业需要更大的仓储空间,在了解到家乡电商、物流的发展之后,在单县投资建立了单县探博仓储服务有限公司。


2月末,记者探访探博仓储的厂房时,发现从外观来看,依然是最为常见的冀鲁豫农村场景,厂房里却大有乾坤,专业的直播设备、电脑配置、分拣、打包、物流,一应俱全。主播口音里虽有着抹不去的“菏普”味,但一点儿也不耽误熟练度和专业度。


从最初400平方米的小仓库,到现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园区规模,王珂介绍说,目前公司销售品牌Tab渔具已经占据了业内领先地位,2022年销售额约为1.4亿元。


“公司核心运营团队有50人左右,员工有370多人。”王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团队年轻人不少,从北京带过来的运营团队,也有人在单县当地结婚定居了。


曹县电商的爆发式增长,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县乡的发展。


菏泽市副市长张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菏泽的淘宝村从2013年的2个、2014年的7个,发展到2022年的541个,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10个县区实现了淘宝村的镇域全覆盖。


发端于草根创业的菏泽电商,已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拉动“经济量变”,激发振兴活力,更是为乡村吸引人才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产业新集群



随着农村电商经济的完善化,产业链也逐渐完整,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集群效应。


本地年轻人返乡,意味着农村电商模式的二次进化,凭借他们的才干与眼界,或将父辈手中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电商企业;或在产业链上深耕出另一番天地,成为市占量可观的服务商。


孔祥瑞是名“95后”,曾在北京从事电商传媒相关工作。2019年返乡,当时大集镇已经建起了电商产业园,淘宝村发展蓬勃。


一开始,孔祥瑞也一头扎进了演出服的生产和销售里,一个人蹚路,跑原材料、找设计、找加工线,但是成效不太明显。后来,关注到大集镇产业配套依然有空间有潜力的他,开始琢磨另辟蹊径。


据孔祥瑞说,曹县有着发达的演出服生产基础,但是拍摄和推广并不是长项,前几年,商家们的演出服样品都要寄到苏州、杭州、广东等地,光是拍摄费用就高达1亿多元。


为此,他瞄准了演出服产业的下游服务,开了一家电商传媒公司,服务淘宝村中的商家。孔祥瑞的电商传媒公司,主营业务是拍摄、视频录制、后期美工等,每天大概拍摄50多套衣服,高峰期一天拍到200多套,利润约为25%。


目前孔祥瑞的电商传媒公司,揽下了曹县演出服拍摄市场的15%份额。公司员工年龄多在25岁上下,月薪最高的能到1.5万元。


从在北京打工时月入4500块,到回到老家,实现翻数倍的收入,孔祥瑞的思路还在继续前行,未来打算切入电商直播领域。


曹县大集镇像孔祥瑞这样服务于淘宝商家的人才也不在少数,店铺代运营、视频拍摄剪辑、直播支持等环节,也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



(大集镇有诸多服务于电商商家的设计工作室 资料图)


通过调研,王银香认为,电商1.0时期是指来自农村的产品、商品通过电商扩大销路,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借助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完成升级、打造品牌。


单县郭村镇吴三庙村是鲁西南地区传统的制香专业村,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很多村民都不再从事这一行业。村支书吴玉东带领村民将制香工艺捡起来,创办了集体企业。


2003年,公司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注册了商铺,随后搭建了淘宝店铺。2010年,吴玉东的女儿吴苹从山东财经大学电商专业毕业,回乡接手了淘宝店的运营,做得红红火火,还教村里的其他人开店。


“咱们村子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开始给村民提供机器、提供原料、提供技术,打动大家共同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吴苹告诉记者,目前吴三庙村约有20多家专业做香,公司还在山东省内额外发展了80多家生产商。


(单县吴三庙村村民制香场景 资料图)


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下,以盛源香业主导产业的吴三庙村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淘宝村”;盛源香业2016、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电子示范企业。


吴苹介绍,盛源香业目前稳定的员工大概是360多人,加上生产包装工人约有2000多人。“公司现在对年轻人求贤若渴,希望招揽更多的专业人才辅助品牌的升级,也将产业链拓展至更广的范围。”


如王银香代表所言,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工作显得更为关键。今年,王银香建议借助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发挥好人才的价值,让人才的提档升级和产业的提档升级相互借力、发挥叠加倍增效应。


据曹县电商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透露,目前曹县的电商产业到了一个提档升级的时刻,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曹县在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包括依托曹县本土院校培养电商细分领域人才,也包括通过吸引外部电商人才加入曹县、发放人才补贴、建设人才产业园等方式,为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补给动力。


具体来看,各乡镇政府也在致力于帮扶电商发展,从信息发布,人才培训,设计打版,快递物流,直播基地、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帮助。


菏泽副市长张鹏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菏泽正在通过“招引培挖”四种手段,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电商以及相关产业方面的人才。


张鹏副市长也提出,未来,将继续助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提升农产品电商化水平,也将继续壮大电商产业集群、提升完善电商产业园区生态、推动直播电商新业态的发展。


从劳务输出的农业镇,到家门口就业的电商强镇,从1.0时期的一根网线,到2.0时期的产业集群,菏泽电商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不失为一把“模式之钥”,给到更多乡村区域以启发。(实习生黄俊钧对本文亦有贡献)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李睿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单县   曹县   菏泽   产业   人才   集镇   逆流   淘宝   小镇   乡村   地理   年轻人   密码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