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末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从秦末到清末的2000多年历史中,农民起义不少于数百次,但真正由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政权是屈指可数的,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其中,最为典型当属明末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

张献忠

张献忠,生于1606年陕西省延安府定边县,那年是万历34年,正是万历皇帝与臣下怄气怄得炉火纯青、消极怠工登峰造极的年代,那时候,大明王朝败亡的种种祸根已经开始种下了。也就是在这一年,定边县孕育了大明王朝后来的掘墓人之一的张献忠。

那个年代,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已经开始孕育资本主义,借此,西方国家开始把封闭锁国的中国甩在了身后。

张献忠年轻时候和绝大多数的陕北青年没有多大的区别,裹着白羊肚手巾、两颊明显的高原红,大笑时也会露出雪白的牙齿,或许闲暇之际也会高歌一曲信天游之类的。

张献忠祖上是职业军人,那年代不像现在“一人参军全家光荣”,那时候当兵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他父亲终于摆脱了这个低贱的身份,做了个走街串巷的小贩,母亲则靠做一些手工活,让他父亲拿去卖,以贴补家用。

这样的家庭出身和当时绝大多数穷人一样,张献忠小时候也没少挨饿受冻,没少吃苦。但他小的时候,还是被父母强逼着读过2年私塾,遗憾的是,他天生不是读书的材料,在私塾里架没少打,字却不认识几个。

没办法,父母只好让张献忠放羊,任由他和村里的年轻人厮混。那个年代,定边百姓大多喜欢舞枪弄棒,既为防身,也是一种娱乐。张献忠在这方面却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再加上他长得身材魁梧,人又阴谋狡诈,很快就成为四里八乡名声赫赫的狠人。

成年之后,张献忠做过地方捕快,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清时的地方捕快其实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黑社会,这与张献忠的个性和形象很吻合,但后来他被革职,被清除出了队伍。

接着,张献忠就投身做了“边兵”,这是失业的他唯一能做出的选择。那时候的边兵其实无异于囚徒,为防止他们逃亡,要在他们脸上刺字,这是灭了他们的尊严。而兵饷又时常被克扣,他们为生存就把烧杀抢掠视为习以为常。

但边兵张献忠也没能做长久,因屡屡违反纪律,终被定为死罪,所幸的是有主将为他求情,才免了一死,他被打了100军棍后流入民间。当时正是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张献忠就投身于起义军中。

李自成

从张献忠年轻时候的这段经历,就可以看得出他的一些基本特点:好勇斗狠,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欲望,不愿居于人下。个性暴躁、容易冲动,情绪极不稳定,也不善于自我克制,有很强的叛逆心和报复心。

像张献忠这样的人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一定是在牢里面终了一生的下场。但他生在乱世,乱世就是他这样的人的福音。他这样的不安分的暴力分子,正是乱世提供给了他无限种可能的机会。

对张献忠来说,此前做边兵时,军队里种种森严的等级和规矩,以及腐败、倾轧和不公让他无法忍受。而在起义军里面,脱颖而出的机会太多了,又能有大把的快意恩仇的机会,这里的快意恩仇就是杀人。

张献忠出色的武艺、魁伟剽悍的外形、阴谋狡诈的个性和天生的领袖气质,很快就让他脱颖而出,成为独领一军的起义军首领,比他小4天的李自成号称“八队闯将”,他则被称为“西营八大王”。

看来,真是选择大于努力啊,之前的张献忠磕磕绊绊、一事无成,一进入起义军很快就脱颖而出了!

成了众多起义军中一支的领袖之后,他大肆招揽叛卒、逃卒、驿卒、饥民、响马和难民等亡命之徒,这些人跟着张献忠多年征战之后,都成了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这使得他的军队战斗力明显高于其他起义军队伍。

当时,一位大明王朝的军官对张献忠部队的评价是,这一路征战过来,几乎人人身上都曾有过伤,所以他们根本不怕死,一听说要打官兵,个个眼冒绿光、兴奋异常,就像要打猎的猎狗那样,流着哈喇子,似乎战利品就在眼前。

据说,张献忠率部攻打吉安时,大队人马在后,只有一骑至吉安城下,城上官兵很诧异,只见这人从怀里掏出一只铁钩,勾住了城墙上的灌木,蹭蹭蹭一跃而上,守城官兵吓得面无人色,纷纷溃退,那边大队人马呼啸着驰入,于是,城破。这种剽悍的风格,明军差得远了。

张献忠这支起义军大多由叛卒、逃卒、驿卒、饥民、响马和难民等构成,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受到底层文化负面影响最深,他们的“质朴和自然”在征战中很快消失殆尽,骨子里的浅薄、粗陋、野蛮、凶残、丑陋却愈演愈烈,直至最终演变为灭绝人性。

张献忠入川(油画)

农民起义军通常被称为流寇,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躲避官兵追剿,二是为了劫掠钱粮。每当攻下一座城池,就是张献忠部欢呼的节日,他们烧杀抢掠,然后满载而归。一有官兵追剿,他们就迅速逃进深山躲避,长此以往,把他们训练成了游击专家。

张献忠自独树一帜后,他率领的部队一直都有极为浓郁强烈的流寇特征。他们大肆劫掠,包括豪门大户,也包括普通百姓人家。劫掠的重点是骡马、金银、布匹、粮食等军用和后勤物资。张献忠部劫掠之后并不是一走了之,而是一把大火把什么都烧了个干干净净。之所以这么做,他认为,不能把付出代价攻下的城池完好地保留给大明朝廷的官兵。

张献忠除了劫掠物资,也劫掠大批人口,以补充兵员和充实自己的部队。但凡不愿加入的,他会毫不客气地杀了个干干净净。烧杀抢掠,四处破坏,这就是张献忠部一贯的作派,也正因此,让各地老百姓对他闻之色变。

张献忠率部入川时,不仅带着从湘赣两省劫掠的大量物资和财宝,还带着十几万被强征来的湖广百姓。入川山路崎岖险恶,这支队伍因人烟稀少、打粮困难,一路上不断有人饿死病死,尸横遍野。

在张献忠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什么人道精神、人文情怀。所以,他把人命看得跟猪狗一样,想杀就杀,不需要任何理由。比如,他强征百姓入伍时,只留下可以当兵或当苦力的年轻力壮的人;年老体弱的,没有用处,一律杀掉。对他来说,杀人不是血腥残忍,而是家常便饭。

张献忠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反人类地戕害女性。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张献忠比当时所有农民起义军领袖都要表现得更为反人类,更为灭绝人性,他还振振有词:天下事皆妇人所坏。只要劫掠了女人,他通常睡几个晚上之后,就找个理由杀了。

张献忠在攻陷了黄州之后,把全城女性集中起来,年老貌丑的放了,把那些年轻漂亮的挑出来,要她们去拆城墙。城墙拆掉之后,张献忠就命令士兵把她们全部杀死在城下。在攻打滁州时,张献忠劫掠来数百女性,砍了她们的头埋在城下,却故意露出私处对着城上,说是可以以此镇压城上官兵的大炮。

张献忠率部四处流窜,随着声势越来越大,他的恶名也传遍了半个大明王朝。张献忠的恶名甚至比鬼还让老百姓害怕,据说,在当时许多省份,孩子如果哭闹,只要一说张献忠“八大王”的名字,小孩就会乖乖不敢做声了。

说白了,像明末张献忠领导的这种农民起义本质上就是强盗、就是土匪,是典型的流寇,只不过比强盗、土匪的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大而已,他们哪里有半点要推翻旧政权、建新立政权的样子?所以,这样的农民起义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最终都成不了正果。

参考文献: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农民起义   定边县   驿卒   大明   流寇   王朝   起义军   城下   明末   官兵   年代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