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评价他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为啥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杰出国君,便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最有名的事儿,便是搞胡服骑射,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赵国实力。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写诗称赞他胡服骑射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但是他却过不了感情那关最后竟被活活饿死。那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赵武灵王雕像

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的夫人是韩国宗亲之女,生下长子叫赵章,被立为太子。夫人贤惠,太子孝顺,赵武灵王也非常的爱她。但有一天晚上赵武灵王做了个梦,他梦到一位妙龄少女名叫吴娃,貌若天天仙,赵武灵王梦醒后,对梦中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对此非常奇怪,屡次对他人说起此事。

网络配图

正巧一位叫吴广的大臣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也叫吴娃。因此大臣吴广将女儿献给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见到吴娃就觉得和梦境中的少女一样,因此宠爱有加。后来,吴娃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赵何。爱屋及乌,赵武灵王对赵何十分疼爱。可惜红颜薄命,不到十年,吴娃因病去世。临死前,吴娃抓着赵武灵王的手哭诉着说“我有一心愿,希望咱们的儿子能当太子”。赵武灵王爱妻心切,便应允了下来。不久太子赵章被废,赵何成了太子。但是赵武灵王还觉得不过瘾,在吴娃去世两年之后,赵武灵王又将王位传给了太子赵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当时的赵武灵王才40出头,正值壮年,而赵何还是只是十来岁的小孩,赵武灵王只因怜惜吴娃,便草率让位。因新王年幼,赵武灵王让他最为信任的大臣肥义辅佐国政,而他自称主父,退居“二线”,主要考虑军事问题。

然而赵武灵王在吴娃死了多年以后,情感上又开始回到原夫人及原太子赵章的身上。朝会的时候,赵武灵王看到身材魁梧的哥哥,却要向还是小孩子的弟弟跪拜行礼。他又想到长子无故被废,于心不忍。于是赵武灵王突发奇想,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以便两个儿子都能当王,大臣们听到后大吃一惊,一致反对。赵武灵王只好作罢,封赵章为安阳君,并派大臣田不礼辅佐他。

原太子赵章本就心智很高,不愿臣服于赵何,但因畏惧父亲,也无可奈何。现如今知道父亲有此想法,他心中的欲火便顿时被点燃。辅佐他的田不礼也是一个野心家,他们便常在一起密谋,准备除掉赵何夺回王位。如此,赵国便处于阴谋作乱的危机当中。如此危急状况,大臣们都很清楚,人人忧心忡忡。大臣李兑是肥义的好朋友,悄悄跟肥义讲:“主父如此感情用事,定会给国家造成祸患。一旦灾祸发生,您首先就会没命,不如趁早躲开他。”肥义是忠臣,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坚定地回答:“主父把希望托付给我,我必须尽到人臣的责任,明知是死也不能退缩。”肥义在回到宫中以后下了一道旨,以后新王到任何地方都由其先去看看(包括主父召见也是),确保没有问题后,新王再去。

尽管严防死守,危机还是出现了。有一次,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一同离开王宫,到沙丘游览,晚上便住在那儿。赵章和田不礼,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便率领党徒悄悄潜入沙丘。赵章派人假传主父的命令要召见赵惠文王,肥义提前去探路,可他刚到便被诛杀。紧接着赵章便率众攻打赵惠文王的宫室,此时李兑、公子成他们早有准备,一举将赵章党全部消灭,唯有赵章仓皇逃走,并逃至父亲的宫室哀求父亲救他。赵武灵王明知赵章作乱,但还是把他藏起来。李兑、公子成等立刻率兵包围主父宫室,为绝后患。李兑不顾一切冲进主父宫室,搜出赵章当场杀掉,赵武灵王眼见爱子被杀,痛哭流涕。

赵武灵王这一哭,李兑他们心中发毛,心里想虽然剿灭叛乱于国有功,但擅闯王宫杀死王子,主父定不会饶了他们。于是二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李兑高声喊道:“宫里所有人赶快出去,出去晚的杀头”,宫中侍卫们纷纷夺路而逃,等到赵武灵王反应过来,宫中只剩下他一人,大门哐当一声关闭。宫外有士兵紧紧地围着,任凭赵武灵王呼喊怒骂,也没人理会。就这样赵武灵王一个人被关在宫室里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间不久便活活被饿死。据说呀,赵武灵王本身高大的身躯,死后缩小的像是一段腐木。在他临死以前一会儿呼喊夫人、赵章,一会儿又呼喊吴娃、赵何。那可怜的呼喊声断断续续,长久不息,凄惨的声音传到宫外,围攻的士兵无不掩面痛哭。

赵武灵王推行革新,大刀阔斧。他处理国事,多谋善断,文韬武略也很有一套。本该大有作为的一代英雄,却因自己的感情用事,在人生的黄金年被活活饿死。作为国君,个人感情不属于自己,而应该服务于国家,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国君   生下   宫室   王位   王宫   宫中   黄帝   大臣   伟人   太子   夫人   父亲   评价   梁启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