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元璋治理江南大户人家的政策方略-以沈万三为例

文|喜闻Talk

编辑|喜闻Talk


前言

沈万三是一位江南“巨型富豪”,在元末、明初颇有名气。

沈万三一家之所以能崛起,是因为他的商业政策,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统一江南,大力支持他们。

沈万三一家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成为了一名粮草总管,在朝廷中任职。

而后来,皇室和当地的权力也有本质上的矛盾,所以朱元璋才会残忍地惩罚沈万三一家。

元明时期,朱元璋对于江南大户人家的一系列治理战略,折射出江南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变化。

关于沈万三的身世,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都是民间传说赵世瑜指出:

“沈万三传奇与明代政史事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虚幻因素,而该传奇的生成和传播过程,确是一个真实的历史。”

一、沈万三在元、明两代的经济政策与其家族的崛起

沈万三之父叫沈佑,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沈万三字仲荣,名叫福。第二个儿子,名为沈万四字仲华,名贵

沈佑早期的时候,一家人从南浔搬到了周庄,发展了农业。

“躬率子弟,服劳其间,粪治有方,涿洩有法,由此起”。

沈万三成为了家中的主力劳动力,亲力耕耘

那时候,周庄人烟稀少,寸草不生。在村子的东边,有一万多户人家。沈佑觉得,因为这里的田地肥美,土俗忠朴,所以就把自己的家园建在这里。

从沈家迁移到周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当年的财力,那时候的沈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并不算富有。

周庄是个适合种田的地方,但也是个偏远的地方。

“安土重迁”在中国传统上已成为一种共识,元末沈万三一家搬到周庄,更多的是迫于生计的需要。

沈家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户一跃成为当地的巨富与其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在重视农业的前提下,元朝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官本船法制度,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至元二十一年,杭泉二州设立了商船都运兵由官员提供商船,挑选商船,运送货物。

他们的收入来源,官员抽取七成,而他们要抽取三成。

”这样的优厚待遇,让沈万三选择一边种田,一边从事商贸,“

他作为这样一个海上商人,在徽池宁太常镇做生意,赚了几十万两黄金,可见他的财力之旺盛。

“元朝重农、重商形成了江南地区以农、商为主的经济格局。就是因为元廷宽纵他们,才有了类似苏松这样的大财主。”

关于沈万三一家的兴旺之路,我们可以粗略地看一看:

元末沈万三一家迁到周庄以后,依托有利的地理环境,以农为本,并借着元代开放的商贾之机,兴办农业,又利用商船的运往商机,成为一位富有的大财主。

而元朝的“放商”政策也导致了“大地主、大商贾”阶层的不断扩张,土地的兼并加剧。

贫富差距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不稳定,从而间接的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朱元璋从小在穷苦人家长大,就知道这些恶霸是如何剥削百姓的。

因此朱元璋与元朝的“重商”思想不同,他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治国方针。

但在立国之时,由于国家体制尚不健全元入明的豪强仍然控制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并对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更是如此。

江南在南宋之后,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富庶的聚集地,也是朝廷的一大财源。

因此,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这一区域的掌控权十分的看重,尤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警告浙西地段的富豪:“你们要遵纪守法,不要欺压弱小,不要欺凌贫穷,不要虐待幼年,不要虐待老人,要尊敬父母,要友善亲人,这样才是好百姓。”

这是朱元璋对百姓的忠告,也是朱元璋治国的原则。

明朝政府在承认富人私有财产的合法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穷人不被富人所侵占和欺负

让他们成为国家的代表,让他们遵守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还教育乡里的人们,帮助穷人,以此来达到国家对社会底层的控制。

朱元璋对富户的控制,在江南社会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万三一家人进入明朝后,与明朝政权的相互影响,反映了朱元璋在明朝初期控制江南地区的战略。

二、朱元璋与明初沈万三一家的交往

沈万三和明朝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刘三吾给沈万三的儿子写的《沈汉杰墓志铭》,从大明开始,就对沈万三一家的兴衰进行了总结,也就是朱元璋和沈万三一家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以沈万三一家为中心,讨论朱元璋对明初江南的治理战略。

(一)沈万三家与明代初期的“粮官”

刘三吾首先在明朝初期,对沈万三一家上缴粮食的状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

明朝初,万三、万四兄弟带领两浙百姓,每户上缴上万石的税款,结合明朝的税制。

洪武四年,制定了粮长制,规定是,每一亩上缴一万石的粮食,皆为“粮长”,并督其乡的税收。

江南是朝廷最大的税收来源,也是第一个推行粮长制度的地方。

“浙江行省有1487146户,每年进贡93368石,有粮长134人”,每一位粮长都要上缴一万石的赋税。

明朝建立粮长制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良民来管理好自己的百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富民是联系官与民之间的一座桥梁,国家也是通过富民来实现自己对广大农村的政治与经济的控制。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行政效率,还可以节约管理费用。

沈万三在粮长的位置上也不是一帆风顺,沈万三的孙子当上军需官的时候,沈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洪武19年,沈之时伯熙也被判入狱,沈伯熙在刑满释放之后,同年就死了,年仅四十

沈家的两个年轻人被判了刑,一个被放出来后就死了。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他们元气大伤。

沈伯熙墓中并未提及沈至任粮官之受罚原因,但我们可以从粮官制度的实施来推断。

粮长制是一种国家体制,其本意是为了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但担任粮长的地主除了代表着国家,更多的是当地的豪强集团,这使得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往往要为当地的豪强集团的利益着想。

朱元璋《三部诏书》中记载了许多粮官“弄虚作假”的例子。

“在粮长制度建立之初的两年里,苏州各州的粮长都被人告状,欺压百姓,他们狡猾多端,坑蒙拐骗。

朱元璋针对这些现象,除了用重罚来威慑“富民”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

沈至被判入狱后的一年,又有新的粮长制度:“洪武二十年,命国子以吴春等为州县,随粮定区,以粮为准。区内有四名粮吏……以鱼鳞为书,以土田为质料。

有了这两样东西,一本记录着百姓财产,一本记录着国家财产的账本朝廷有了这两样东西,官员就不能为所欲为。

在朱元璋有意调整粮官制度,缩小对当地地主的经济掌控力的情况下,被列为典型的、备受瞩目的“申家粮官”,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二)沈万三一家在官场上的地位

刘三吾的墓志铭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写的,此时沈家虽然历经磨难,但仍是声名鹊起,沈万三的儿子沈茂是广积阁的学士,而让刘三吾写墓志铭的人沈玠时是户部尚书。

明朝的时候,除了考试之外,还有推荐,而且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当时内外官员,包括库房、司局等,都可以推荐有才华的人。”

因此,推荐的人大多是有钱人。

洪武19年,“吏部从直隶和应天城各府州的士子中,挑选出最有权势的士子,送京为官,共一千四百六十人。”

沈茂、沈玠当官,是因为沈家为朝中立下了两大功劳,一是捐钱,二是粮长的身份。

沈茂、沈玠两人都有官职在身,其中仓曹员外郎,掌管漕运、仓库出纳,而广积库则是掌管库房的地方。

江南是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明初苏州沈万三一家,不仅是两浙的粮仓总管,而且还是户部的要员,也是国库的要员。

由此可见,朱元璋在前期对江南的控制,是以地方上的地主为依托,借助他们的经济力量和在地方上的影响来实现的。

沈玠在洪武二十二年,和莫礼、张瑾等十个官员,在同一天辞去了官职,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在官场不规范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朱元璋在利用百姓的财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朱元璋之所以首先与江南豪族结盟,正是因为其迫切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来完成对明初社会的改造,以及国家机构的运作。

(三)沈万三一脉的衰败

江南财阀对经济命脉的控制,与国家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产生了利益冲突的不同。

在朱元璋任用沈家为朝廷效力的同时,也伴随着沈家与当地政权之间的矛盾使得朱元璋与沈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沈家在洪武26年的蓝玉事件中,也被卷入了一场清洗权贵的风波。

沈家之所以会被牵扯进蓝玉的案子里,有一个荒唐的传说,沈万三的姑爷顾学文仗着自己是粮仓的管事,与人私通,后来被人陷害,坐牢。

《逆臣录》中关于顾学文勾结兰谋反的口供主要是由锦衣卫严刑逼供所致,漏洞百出。

朱元璋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蓝党”的名义,对沈万三等人进行打压,同时,也要削弱他们对江南经济的掌控力。

在蓝玉事件发生的那一年,他下令“浙江、江西、苏松三省的人,不得再任户部尚书”

意思是沈茂与沈玠都不能再在户部任职,沈家对财政的掌控权也就失去了正当性。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二月,顾家和沈家被定为“蓝党”,和与之有关的几个大族,都被处以死刑,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和财产,这就彻底打垮了他们的势力根基。

同年农历5月,朱元璋驾崩,他对江南世家的彻底打压,至此告一段落。

三、总结

总之,朱元璋与江南大户之间的交往关系,与明朝前期政府在江南的治理战略有很大关系。

沈万三一家因为当时政治上的变故,国家需要他们立命来稳定政局,所以当上了粮仓总管,又当上了户部的官员,这才有了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

但是,大户人家都是长期居于其乡的,他们大多都是当地的反叛力量,所以,明朝政府与沈万三所代表的大户人家之间,有着根本性的矛盾。

因此,朱元璋虽然很重视沈万三一家,却也不敢轻举妄动,沈家粮官一事,更是在朱元璋尝试推行新的税制时,暴露出了皇室与民间的冲突。

之后沈万三和他的亲信大族,都被划入了“蓝党”的行列,他们的势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参考文献】

[1]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02):175-188+208.

[2]刘三吾.坦斋刘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3]周庄镇志,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脱脱.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2402.

[5]乾隆吴江县志,中国方志丛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江南地区   江南   大户   明朝   户部   商船   方略   朝廷   百姓   政策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