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中国战斗机不给钱,中国七次追债都没还,到现在不了了之?

说起索马里,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索马里海盗。要知道该国的经济十分差劲,由此很多人将打劫商船作为了生活的一种方式,如今更是成了该国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要说的事情同样是发生在索马里,在上个世纪,我国的军工事业刚刚起步,索马里就趁机从国内敲诈勒索走了一个飞机中队,国内七次追债无功而返。为何如今会不了了之,这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军工行业海外试水

抗美援朝之后,我国承接了苏联的全套军事工业,由此我军迎来了装备的全面换装。多年的火力不足恐惧症终于被治好,湛蓝的天空之上,也终于开始翱翔着自己制造的战机。

我国第一代战斗机,是基于米格时期制造的歼五战机,这种飞机是战后第一的喷气式飞机,它是单座单发亚音速喷气式飞机。在彼时,国内需要对抗来自台海方面的威胁,该型飞机的性能已经略显不够。于是在苏联的同意之下,我国在米格19的基础上研发出歼六战机。

即便是后来在米格21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歼7战斗机,歼六战斗机依旧是中国空军的中流砥柱,更是有了“歼6万岁”的名头。在中国决定对外军事援助与军售后,歼6更是直接成为了我国军工产业的拳头产品。

由于当时我国的飞机已经远远落后于美苏,再加上飞机的原版米格19同样在军购市场上热销,于是中国将产品定位为高性价比,目标客户针对没钱又需要打仗的国家。

非洲在二战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突然撤离,当地的政治结构十分不稳固,国家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当时的索马里即便是被定义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依旧需要面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压力。

二、中国对索马里军售

出于保持本国制空权的考虑,索马里找上中国提出了购买战斗机的想法,于是向中国提出了购买26架歼6战斗机。

一般来讲,空军飞机需要成编队进行作战,一个飞行中队有24架飞机,而在对外军售过程中,购买国除了购买一整个飞行中队之外,还会额外购买两架作为临时战备补充使用。索马里靠着从中国购买的战斗机构建起了自己的一支飞行中队。

飞行队伍虽然是组建起来了,但却有一笔糊涂账与中国没有结清。由于索马里的国情问题,他们在购买飞机的最开始就不想花钱购买,甚至希望我国无偿援助。但是我国出于国情的考虑,最终决定可以通过资金加上物换物的方式来购买。

当时索马里手中有我国十分需要的苏22发动机,要知道中国航空工业一直以来的“心脏病问题”十分严重,该型飞机的发动机可以让我国实现发动机制造行业的跨越。于是双方最终决定,以3,310万美元加4台苏22发动机进行支付。

三、要不回来的账单

由于当时索马里国内的经济问题,该国提出先支付1,600万美元加发动机换取飞机提前到位。当战斗机到位之后,将后续资金结清,但是当中国的飞机送到之后,索马里方面对于尾款直接就没了声音,我国前后7次去催债,均无功而返。

国内最后一次收到索马里的资金则是1988年前后,即索马里为了维修歼6战斗机所掏的维修费。在之后由于索马里政府的改朝换代,这笔钱彻底蒸发了。而索马里前政府倒台之前交付到我国手中用于抵债的渔场,也被新政府重新收回。可以说我国在这场军购中,损失十分惨重。

不过在这场交易过程中,其实我国已经得到了最大的收获,那就是那4台发动机。要知道发动机作为航空工业的心脏,如今每年至少需要斥资上百亿资金,而且不一定有效果,所以这4台发动机对于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助力极大。

我国发动机领域的发展长期落后于飞机领域,经常出现飞机研制成功但却需要“等发动机”的情况。这种情况一直到今天涡扇15的出现最终得到解决,这也是我国在发动机领域,第一次追上西方先进水平。我国战机终于能够绽放出自己的全部战斗力了。

结语

在做买卖方面,尤其是军购行业,只有好买好卖才能保证购买国的国防实力不会因为政治问题受到影响。像索马里这种靠着赖账获取飞机的行为,或许能够收到短期的利益,但是在此之后谁有敢继续卖他飞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战斗机   索马里   中国   追债   米格   中队   不了了之   战机   发动机   飞机   我国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