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委员:建议将编程教育上升为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世界信息化技术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带来了《关于“在中小学阶段普及编程教育”的提案》,建议将编程教育上升为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明确各学段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等学习要求,推进统一教材的编制。

数字原生代(泛指201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被认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原住民”。杨杰认为,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把握,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信息文明时代的社会整体创新水平,而编程能力是理解和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

杨杰发现,我国中小学编程教育起步较晚,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渗透率较低。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编程课占总课时比重远小于其他科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内容在高中阶段为非必修非必考科目,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同时,国内相关教学缺乏统一教材,课程内容直接借用国外课程标准,人工智能相关内容滞后且教学不深入,导致学习积极性不强、质量不高。而智慧教学设施、智能设备等尚未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不能有效满足普及编程教育的需要。

杨杰建议,从加强整体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环境等方面予以改善。制定全国中小学生编程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将编程教育上升为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明确各学段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等学习要求,推进统一教材编制等重点任务。

同时,明确编程教育的整体课程内容导向,从符合人工智能、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面向未来的产业方向入手,优化调整编程语言的选择、学科重点内容模块的设置,做好现有中小学课程的衔接和调整,注重数学、计算机等多种基本能力课程的配合。

在杨杰看来,创新智慧教学模式同等重要。他建议我国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编程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编程教育”,加强AI人机双师、VR/AR虚拟教具教学等新型交互式模式推广,促进优质编程教育资源共享,提升编程教育普及效率和发展质量。

杨杰还建议构建相关智慧学习的支持环境。如搭建国家编程教育云平台,推动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各级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间的数据融通,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对象;推进配套的教育专网、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地方加大智能终端、虚拟教具等设备配备力度,夯实普及编程教育的“底座”。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鹏

编辑 王雯淼

流程编辑 严圣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中小学   学科   课程   建议   教具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新一代   智慧   教材   委员   杨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