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是现代西医叫法,它在古代被中医叫做什么?这个字,很眼熟

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用武力强行打开了我们的国门。

面对这种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国人不得不仓促应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开始向西方学习,翻译西方文献。

但这就暴露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的传统字词很难准确对应到西方的单词。

于是,我们便开始借字造词。

如今,大家使用的很多名词都是近代才产生并广泛使用的。

比如常见的有“单位”、“细胞”、“卫生”、“科学”等。

这些新词便利了我们与西方接轨。

但在无意间也使我们与古人变得疏远。

也正因此,我们阅读古籍时常常会感到有隔阂。

而这其中,“癌”字无疑其是一个绝佳例子。

在翻古代医书时,绝少能看到“癌”这个字。

但这不代表古人不知道“癌”的存在,更不代表古代没有关于“癌”的药方。

那么,在古代,“癌”究竟是什么病?

它在古代又被称为什么呢?

癌症:“躺平”细胞的狂欢

要理解癌症是什么,就要先快速了解一下西方的人体细胞代谢理论。

西医认为,人体是由最基本的单位“细胞”构成的。

按照推算,成年人身体的细胞数目一般在30万亿以上。

这些细胞需要生活,这就是新陈代谢。

只不过,既然会新陈代谢,那就必然有一定的寿命,不可能是不死不灭的。

比如“短命鬼”小肠绒毛的细胞只能活两三天,白细胞能到10天, 红细胞在120天左右。

但这些细胞对人体的存活至关重要。

所以,它们死了,就只能再生新的小细胞。

而人体内有专门负责“生孩子”的细胞,比如干细胞。

这些生出的小细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训练后,最终会被派去顶上他们父辈祖辈的缺口,实现人体平衡。

当然也有特别“长寿”的细胞。

比如心脏干细胞。

此前,医学界认为这种细胞只分裂一次,主人活多久,他就活多久。

但现在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这种细胞能存活20年左右,依然很长寿。

但长寿的代价就是他们的更新能力特别“差劲”,能更新四五次已经是超级幸运了。

所以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很少有人能突破寿命的上限。

这些细胞各司其职,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人体也能一直维持健康。

但偏偏细胞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分裂时有概率变异。

有一些变异其实不太要紧。

毕竟白细胞会发现它们,并把其清除掉。

但是一旦细胞变异成癌细胞,那么情况就复杂得多了。

癌细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躺平”。

这些癌细胞本来应该被训练成各类“成年”细胞,按照他们的“父母身份”,分别被派往肝脏、肺脏、皮肤、胃等地方。

可他们已经变异,不愿意服从指令,只想着“躺平”。

也就是说,它们拿着人体吸收的各种养分去供自己挥霍。

其实这倒不要紧,白细胞会识别出来,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结局。

因此,大部分癌细胞都在产生之初就被正义处刑。

但癌细胞的厉害之处在于其特别能分裂,特别能“生孩子”。

只要免疫部门的细胞稍不注意,给了癌细胞一定的时间,癌细胞就会迅速繁殖扩散。

等到它们繁殖扩散后再想要清除,那可就难了。

根据观测,当前几代癌细胞逃过监管后,即使免疫系统全力“清剿”,其后代基本也会以每三个月翻一番的速度迅速繁殖。

当癌细胞分裂30代后,人体就会进入癌症早期。

而分裂四十代后,人体就已经进入存活希望不大的癌症晚期。

癌细胞本身没有攻击力,它不会消灭人体的细胞。

但它会通过抢占养分、占据工作岗位但不工作的方式来拖垮人体。

毕竟工作的细胞越来越少,张嘴吃饭的细胞越来越多。

再“富裕”的器官也早晚会坚持不住。

一般哪里的细胞发生了癌变,哪个器官的运转就会率先被癌细胞拖垮。

胃、肠、肺等地方的细胞死得快、分裂多,变异的机会也多。

因此,这些器官更容易发生癌变。

相反心脏细胞更新极其缓慢,所以人类基本不可能会患心癌。

癌细胞聚在一起会产生肿块,这是癌症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中医对“癌”的描述多集中在肿块上。

中医对“癌”的认识变迁

古人很早就观测到了癌。

癌症非常隐蔽。

它的外在症状与很多其他疾病相似。

所以在最开始时,中医并没能把癌症与其他病症区分开。

比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癌症的描述 “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显然,当时世人将癌归入了“瘤”这一类病中。

《黄帝内经》还将瘤划分为了具体的类型,比如肠瘤、骨瘤、筋瘤等。

但那个时候,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医更喜欢用五行、阴阳、正虚、寒热等相对朴素的理论来解释“瘤”,说它是“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

即,阴阳失调的结果。

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癌似乎与普通的“瘤病”不同。

癌症的肿块总体来说高低不平、非常坚硬。

因此人们逐渐开始习惯于用另一个字来称呼癌,那就是“嵒”。

这个字读“岩”,字义也和岩一样,指的是岩石。

古人认为癌的肿块非常像岩石,所以才会给癌起这个名字。

想必看到这里,大家已经能够发现。

如今癌这个字,其实就是嵒加上了一个病字旁。

后来,随着人们的知识的积累,对癌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比如《难经》中,就将癌称为“积聚”。

可即便中医对癌的认识再次深入,但这种深入并不是病理上的深入。

因为在缺乏现代医学仪器的古代,想要真正认清癌症的真面目是不可能的。

中医只好选择将“嵒”再次细化,并给它们分别取了不同的名字。

比如,肺癌被称作“肺积”、肝癌被称作“肥气”、乳腺癌被称作“乳岩”等。

基本上所有常见的、能够产生肿块的癌症,都已经被古人发现。

并根据其特点,起了不同的名字。

事实上,在古代,中医也在尝试治疗“嵒”。

但我们都清楚,治疗癌症的难度是地狱级的。

很多癌症哪怕在现代,都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所以中医的治嵒药方大多是根据他们对癌症的朴素理解去写成的。

比如,中医治疗胃癌的时候,会选择用甘草、猴菇等药材这些看起来似乎作用不大的药材。

就拿“甘草杭芍汤”来说,它其实只能镇痛,帮助病人减少癌症的痛苦。

但不得不说,中医的探索还是很有成效的,探索出来了不少有用的药材。

古时中医有一个抗癌药方,在现在被叫做“复方斑蟊片”。

其中的主要成分“斑蟊”这种昆虫,在现代已经被证明了有抗癌的效果。

看到这里,相信有很多读者会有疑惑,描述癌的词这么多,为什么是癌这个字统一了所有的癌症呢?

其实,这和日本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借字潮流与中国的“进口”

癌这个字的使用其实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早在宋代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癌这个字来代指癌症。

比如南宋的杨士瀛就写过“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状”,明确指出了癌的病症。

但是那个时候癌其实也是读岩,算是嵒的通假字,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广泛使用。

真正使癌这个字崛起的,是日本的借字潮。

近代时,日本率先主动融入西方,开始大量翻译西方著作。

但他们很快就面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文化底蕴不足。

在翻译名词的过程中,自己独有的文字很快就不够用了。

因此,他们开始从中国借汉字去翻译。

比如经济这个词其实就是日本把汉字借去重新组合出来用来翻译西方的economic的。

而在翻译癌症“Cancer”这个单词时,日本人选择借走“癌肿”这两个字。

后来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击败了清政府。

中国的很多人都选择去日本留学,想要搞明白为什么日本能够崛起,并想要将日本存有的西方书籍转译为汉语。

在这个过程中,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们发现日本已经创造了很多新式中文词组用来翻译西方书籍。

为了方便转译,节省时间,这些日本创造的中国词也就被中国翻译学者、留学生接受。

而癌这个字。也随之逐渐成为癌症的代称。

总结

癌症目前还很难治愈,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西医崇尚用射线、药物等杀死癌变的细胞。

但这种方法在面对扩散的癌细胞时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中医崇尚调动自身的免疫系统,用调和的方式靠自身的力量清除细胞。

但这种思路在面对已经成规模的癌细胞时也只能不断受挫。

其实癌症叫“癌”也好,叫“嵒”也罢。

只要能找到好的治疗方法,这类疾病叫什么都无所谓。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可以精诚合作,一个负责用射线打击成群的癌细胞,一个负责用中药调动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扩散的细胞。

这样或许真的能消灭折磨人类成千上万年的癌症。

参考文献

《难经》

《黄帝内经》

《千金方》

《本草纲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帝内经   中医   古代   肿块   癌细胞   叫法   眼熟   西医   日本   中国   癌症   细胞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