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干千: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海关总署今年1月发布2022年我国外贸“成绩单”,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比2021年增长7.7%,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于干千在调研中发现,现有规则运用和参与全球治理仍存在问题与短板。他指出,在规则应用上,高标准经贸规则通常由发达国家和上游国家主导,我国参与制定的规则和应用不足。


于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于干千提交了《关于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建议》。他建议强化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上的重要载体功能和定位,持续推进首创性、集成性、差异化改革创新。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出口的标准化管理,鼓励企业参与并推进标准的制定。探索实施灵活、多样、透明的管理措施,例如变“禁止准入”为设置特别筛选程序等。


“加强与自贸伙伴方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完善原产地核查和通关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签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智能化,提升进出口企业享受原产地规则优惠的水平。”于干千表示。


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开行、2021年中老昆万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等都对对外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但其仍然面临多方规则对接难题。例如,国际货运列车运输技术标准不统一,沿途换车、换箱降低了物流时效等。“这反映了对外经贸中规则对接方面的难题。”于干千说。


“我国经贸规则与国际经贸规则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具体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土地使用、签证、税收体系、通关效率等方面。”于干千表示。


针对这些问题,于干千提出,要制定中国政策的解释文件,密切跟踪经贸往来国家在规则范本注释方面的态度和实际做法,减少争议纠纷。以国际论坛推动国际双边多边制度协商与合作。深化制度型开放与国际规则的融合对接能力,在贸易、投资、数字经济、供应链构建、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员流动、贸易救济措施和贸易纠纷仲裁等诸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制度对接。




作者 _ 薛蒙蒙

制图 _ 许晨星

本期编辑 _ 闻超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对外开放   海关总署   中欧   云南省   制度   我国   原产地   签证   纠纷   难题   经贸   规则   进出口   体系   贸易   高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