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骞芳莉:电商扩内需正当时,支持电商企业出海

两会●高见

“疫情以来,电商在保供稳市、拉动消费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对南都记者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可以说,电商发力扩内需促消费正当时。”骞芳莉提出,今年商务部将推动直播电商、即时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培育新消费品牌。

今年中央工作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农村电商。骞芳莉认为,帮助农产品从“卖得掉”向“卖得好”“卖得久”过渡,让农村电商更好地赋能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品牌成长,将是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

骞芳莉也指出,我国电商平台在长期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在市场更为广阔、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磨炼本领。商务部一直积极鼓励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着力打造“丝路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今年将扩大合作布局,推动跨境电商发展量质齐升,助力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南都记者也了解到,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打交道较多的骞芳莉代表,今年全国两会还将就应对人口老龄化、治理网络暴力、缩小数字鸿沟等建言献策,促进人人共享数字中国发展的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

南都对话:

三年电商新变化

网上零售占社零总额比重不断增大规模质量提升

南都:您认为近年来电子商务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今年电子商务发展会有什么新变化?

骞芳莉:从2020年以来,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电子商务充分发挥自身无接触、线上化的独特优势,在保供稳市、拉动消费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20-2022年,我国网上零售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增幅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年均复合增长率7个百分点,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分别为9.8万亿元、10.8万亿元和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9%、24.5%和27.2%,较2019年(20.7%)分别上升了4.2、3.8和6.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三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趋势。一方面是规模稳步增长,得益于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营销环境不断优化,在线消费习惯已经深入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断攀升,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是质量不断提升,电子商务作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主要策源地,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不断提升,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满足人民消费升级需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我国经济企稳向好、消费加快回暖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我相信电子商务会及时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继续扮演推动消费复苏的重要角色,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工人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天马电商产业园按照订单分拣货品。 新华社发

电商发力扩内需正当时

丰富新消费场景,培育新消费品牌

南都:当前扩内需是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电子商务一直是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年来,新消费成为电商创新的重要方向,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涌现。您认为接下来电子商务可以从扩内需工作中抓住什么机遇?

骞芳莉: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着重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这些都为电子商务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可以说,电商发力扩内需促消费正当时。

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我们也可以清晰认识到,电子商务在促消费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一方面电子商务自带创新基因,催生出大量新消费。比如生产类电商通过消费端数据反向赋能催生出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C2M模式,再比如服务类电商衍生出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形成了新的“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细分市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带动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比如去年火爆的即时电商,有效整合餐饮、商超、便利店等线下资源,推动传统商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南都:如何进一步挖掘电子商务发展潜力?今年在打造数字新消费场景、助力线上消费提质扩容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骞芳莉:商务部一直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促消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连续举办多届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在促进新型消费提质升级、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小而美”网络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更好满足了居民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有效释放了消费潜力。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打造好网络消费矩阵,推动直播电商、即时电商等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引导电商平台提升对传统商户数字化服务覆盖率,结合Z世代、银发等消费人群需求培育新消费品牌,让电子商务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助力扩内需和促消费工作。

3月3日, “枇杷姐姐”吴素华(右)同棪树村的驻村干部一起直播带货。福建省云霄县棪树村枇杷种植面积超千亩,近年来枇杷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果子”。 新华社发

农村电商从卖得掉转向卖得

支持重点省份培育电商赋能的特色产业和网络品牌

南都:您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村电商要从“卖得掉”向“卖得好”“卖得久”过渡,政策要怎样发力?

骞芳莉: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到现在,农村电商的覆盖率大幅提升,规模与质量上了新台阶,从数据看,与2017年相比,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了2.17万亿元,增长了7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了5000亿元,增长了118%。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活跃,在畅通城乡流通、活跃农村消费市场、拓展农村创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作用显著。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土特产”文章,我认为,这就是农村电商帮助农产品从“卖得掉”向“卖得好”“卖得久”过渡的关键,新鲜、绿色是农产品销售的优势,产业是农产品销售的基础,让农村电商更好地赋能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品牌成长,并在其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

近些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数商兴农”,探索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助农路径,持续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帮扶和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指导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开展常态化助农帮扶等,认证培训企业超过了2400家,帮助对接和销售农产品超过400亿元。今年,我们将统筹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参与这项工作,瞄准品牌、基建、人才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底板、锻长板,推进实施“235”“十百千”等六项具体举措,支持重点省份培育电商赋能的特色产业和网络品牌,组织网络销售专场、开展资源对接和品牌推介活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鼓励电商企业出海

需主动“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南都:有学者指出,我国电商平台在国内发展得很好,但国际化程度还不够,要加快海外发力。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骞芳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发展。2022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我国电商平台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在市场更为广阔、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磨炼本领,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走出去”,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确实如你所言,与国际头部企业相比,目前我国电商平台企业更偏重国内业务,海外营收占比小,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

中央多次强调要“发展‘丝路电商’”,商务部一直积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着力打造“丝路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丝路电商”合作机制建设,丰富“丝路电商”合作内涵,积极扩大朋友圈,在双边、多边合作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效。

南都:今年会有哪些措施支持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助力“买全球”“卖全球”?

骞芳莉:今年,我们将继续以“丝路电商”为抓手,进一步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我国电商平台企业国际化发展。

一是扩大合作布局,与更多地区重点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巩固拓展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五国、中国-中东欧国家框架等多双边及区域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依靠与“丝路电商”伙伴国的协同优势,聚焦电子商务制度开放、主体培育、机制合作等重点领域,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探索形成“丝路电商”发展新范式,打造合作共赢新生态,不断扩大“丝路电商”朋友圈。

二是丰富合作内容,举办“上合好物网购节”“东盟好物网购节”等活动,加强“丝路云品”培育,进一步引导跨境电商向精细化数字化发展,扩大服务类产品规模,持续优化升级跨境电商生态链,促进跨境电商B2B交易,推动跨境电商发展量质齐升,助力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三是推动规则构建,以电子商务规则为核心,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互利共赢、公开透明的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体系,为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营造有利的规制环境。

全国两会重点关注

应对人口老龄化、治理网络暴力、缩小数字鸿沟

南都:2023年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今年您主要关注哪方面的问题?准备了哪些建议?

骞芳莉:今年我提出了三个建议,主要涉及人口老龄化、网络暴力、数字鸿沟等问题。

我注意到,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群众对养老保障、为老服务非常关心,但我们的养老资源和相关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因此,我向相关部门建议,进一步拓展养老保障渠道,提升养老资金使用效率,推进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加快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针对时有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我建议从法律规制、阶段治理、行业管理等角度,加强网络暴力的治理,维护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针对视听障等特殊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我建议扩大信息无障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人人共享数字中国发展的红利。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

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

统筹:梁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内需   在线   商务部   零售额   企业   丝路   助力   农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   农村   电子商务   数字   品牌   全球   平台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