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坚持要1个亿加6套房,结局如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旧住宅因为影响了市容市貌、新交通线的规划等原因而亟待拆除。可是如何安置旧住宅中的原住居民,就成为了在旧房拆迁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为了妥善评估每所房屋的价值,给其中的居民一个合理的价格,政府从1991年开始,已经前后出台了三个相关的法律条例。

分别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虽然有了政策的支持,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利益冲突等原因,部分居民拒绝和政府、开发商达成一致意见。

他们固守在自家的老房中,等待着开发商和政府给出更优惠的条件。这样的人,被称为钉子户。在二十年前,有这样一个拆迁户,他视国家的号召于无物,只一心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为此,他置广大市民的安全于不顾,和开发商对峙十四年,扬言没有一个亿和六套房,谁也别想动他的房子。

这个人就是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这个漫天要价的钉子户最后怎么样了?他的房子有没有被拆除呢?

拆迁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我国的经济迎来的抬头和腾飞。

但由于沿海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高于内陆,加之沿海城市具有交通便利,便于大宗货物的运输的优点,沿海地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先锋和重点。

提到东部沿海地区,上海一定是一个绕不过的重要城市。自民国始,上海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上海也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开始面临着过去的城市建设不合理、旧房占据了新规划的交通干线等问题。

经过政府全面、详细地规划,部分地区成为了要进行大规模重建的重点区域,而在新的规划图纸中,其中大量的旧民宅需要被拆除,原有的土地将被用作建设交通干线等其他设施。

在规划发展蓝图的同时,政府也没有忘记要关心民生问题,于是一系列拆迁补偿措施也很快被制定出来。

在早期,人民对政府的政策十分拥护,人们积极响应、积极配合,哪怕用一套私有房换一套公房人们也愿意配合政府将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

而在这样的积极环境下,上海站上了高速建设、发展的传送带。像过去破旧的浦东区,如今已经成为了上海最具有魅力、最富饶的一部分。

而随着浦东新区的发展,加之上海优越的地理区位,越来越多的资本注入到了浦东的建设之中。

浦东区的成功促进了上海各区的建设,从此,上海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在飞速发展下,政府也没有亏待自己的人民,每一户被拆迁的人家都得到了相当令人满意的补偿。2001年,随着《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颁布,我们国家进入了拆迁条例的时代。

拆迁工作变成了开发商主导、政府协助的模式,拆迁流程也确立了办理拆迁许可证、公告、评估、裁决、强拆的思路。

在这种思路下,有些开发商乱评估、开低价,引起了人民极大的反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触拆迁,成为了开发商眼中的“钉子户”。

可是也并非所有的“钉子户”都是在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有些善于投机取巧的人,早就在政府的补偿中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他们固守自己的旧房,以拒绝拆迁、阻扰城市建设来要挟政府,以牟取更高的价格和更多的利益。这些狮子大开口,企图借助拆迁一举成为“人上人”的钉子户中,张新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自建小楼的“牛人”

张新国并非什么大人物,他只是上海某建筑公司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张新国有一项“超能力”,那就是他对建筑和土地有着敏锐“第六感”。

凭借着这项“超能力”,张新国很快就在公司里拿到了不少的薪水。这让张新国在那个人民普遍在“吃饱饭”水平的年代,早早地开始操心起自己的住房问题。

此时,张新国已经有了一笔小小的积蓄。他利用这笔积蓄,在家里原本的宅基地的基础上加盖了一栋二层的小楼。这栋小楼在周边已经可以算得上鹤立鸡群。

在周围居民羡慕和赞叹中,张新国愈发感到骄傲,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加美好的期许。从此,张新国工作越来越努力,他渴望拥有足够的积蓄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拥有房子的张新国在周围居民的眼中已经是“能人”的象征。很快,张新国在父母的介绍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张新国家中再添喜事,张新国的妻子为这个家中陆续生下一儿一女。此时的张新国,似乎已经实现了全部的人生愿望,过上了梦想中的美满生活。

逐渐地,张新国的子女都已经长大,女儿也带回来了对象。由于这个对象是外地人,只好和张新国一家人挤在这栋二层小楼中。

而此时,张新国的丈母娘也年事已高,为了方便照顾,张新国便也将她接来自己的家中居住。

可是,望着越来越热闹的家,张新国又开始犯愁了。这栋二层的小楼越来越拥挤,已经不再舒适了。

为了满足家人的需要,张新国一咬牙,决定再次扩建这栋小楼。可是,这时,资金来源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

经过和家人的商议,张新国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加上子女、丈母娘的存款,凑出了三十万元。

有了这三十万元,张新国不仅将自己的二层小楼扩建到三层,更是将周围居民的宅基地买了下来,将自己的小楼扩建成了300余平的大“别墅”。

就这样,张建国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城堡”。他自豪地听着周围人对他的赞叹,坦然迎接着羡慕的目光。

可是张新国的安逸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张新国所在的松江区域也被纳入了新城建设的蓝图,并成为了重点的改造区域。

而新城建设,极为重要的一步就是旧房的拆迁工作。经过政府的规划,张新国的“城堡”被纳入了拆迁的范畴。听到此事的张新国并未因为自己的心血付之一炬而沮丧,相反,他欣喜若狂。

根据他多年从事建筑行业的经验、自己敏锐的“第六感”和听到的种种传闻,张新国确信自己的“城堡”将会带给他远超常人的巨大的利益。

而他和他的家庭也会因为这次机遇而飞升数个台阶,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对张新国来说不幸的是,在拆迁办发布的最新的政策中,往年的许多政策都得到了修改。

首先,房屋将不再计算多层的面积,而是只计算第一层的面积来进行房屋的评估。其次,政府将按照家中儿子的数量来进行新房的分配。

这两条新的政策对张新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看着自己耗尽心血建立起来的几层小楼,不敢相信自己自己的心血将“付之东流”。

当工作人员告诉他,因为他家只有一儿一女,再怎么让步也只能分配给他三套房子。这样的结果是张新国所不能接受的。他已经听说周围的一个居民,家中只有两个儿子,却分到了六套房子。

这让“房奴”张新国心中感到了极大地不平衡。他不相信自己这么大的房子和毕生的心血只能换来三套房子。

于是张新国拿着自己的宅基地证明和购买其他居民的宅基地的证据拿给工作人员看,希望可以分配到更多的房子。可是工作人员却告诉张新国,现行政策只计算自有的宅基地面积。

于是张新国花了大把的时间,跑遍了当地的单位,终于将购买的其他居民的宅基地变成了自有的宅基地。

于是,张新国兴冲冲地带着所有的证明找到工作人员,希望他们重新对自己的“城堡”进行评估。


可是在重新评估后,工作人员告诉他,即使再怎么努力,最多能拿到230万的拆迁补偿和3大1小四套房子。

其实这样的补偿已经完全超过了张新国曾经建造房子的花费。但是贪婪和不甘心让张新国心中充满了不平衡、委屈和愤怒。

于是自觉被针对的张新国开始屡屡向开发商开价和还价,而这样的行为也让开发商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双方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难以协调。

终于,愤怒的张新国放出狠话:没有六套房子和一个亿的赔偿款,谁也别动他的房子。

就这样,曾经居民眼中的“能人”、“牛人”变成了上海极为出名的“钉子户”。

张新国家

坚守14年,终于妥协

在外人眼中,张新国是狮子大开口,想要一亿元的赔付款实在是异想天开。可是在张新国眼里,这只是一个很合理的需求。

自己为这栋房子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而且几十年的三十万元价值远比现在高,自己要更多的赔付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这样,开发商和张新国之间僵持了下来,双方各不让步,都等待着对方先松口放弃。可是,在新城区的规划中,张新国的房子正好坐落在一条四车道主干道汇合口,地理位置可谓是十分重要。

这也成为了张新国手中最大的筹码。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咬牙挺住,那么胜利一定会属于自己。

然而开发商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就多给张新国补偿款。于是开发商便绕过了张新国的房子,将四车道变为了两车道。

可是,这条道路既然被设计成四车道,自然是因为此地车流量极大,被改成两车道后,这条路上堵塞、车祸便时常发生,人人都咒骂着这栋挡路的房子。

就这样,张新国和开发商一个漠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一个顾及自己的利益,谁也不肯让步,竟然就让张新国的房子在这条主干道上堵了十四年。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时,拆迁办有一位名叫陆辉的新主任走马上任,接手了张新国的事。

和其他人不同,他并没有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勒令张新国搬出这个房子,反而极为关心逐渐上了年纪的张新国的身体状况。

张新国此时年事已高,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算要到了天价的补偿款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他就是要争这一口气,给自己的心血一个交代。

有一天,陆辉告诉张新国,如果再拒不拆除,他的房子将因为妨碍城市的正常运行而被强制拆除,那时候张新国除了一套房子以外什么也得不到。

可是如果张新国同意拆迁,他仍然能够按照当时决定给予他四套房和270万的补偿款。

陆辉的软硬兼施、双管齐下让张新国动摇了。他看着这栋付出了自己半生心血,又固守了十四年的老宅子,不禁悲从中来。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套房子最终会被拆除,自己的顽抗并没有什么意义。

终于,张新国选择了和陆辉仔细、真诚地沟通,最终答应陆辉愿意配合政府的工作,搬出这栋坚守了十四年的老宅,前往新家。

如今这栋房子已经被拆除,原本拥挤、危险的双车道也被改为了四车道。社会的秩序恢复了正常,张新国一家也在分配的新房子里过上了新的、更为体面的生活。

拆迁房屋一直是我们国家一件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太多太多的矛盾亟待解决。有些来自开发商的自私自利和强硬态度,有些则来自居民的固执。

这时,需要政府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双方进行调解和沟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让城市发展建设顺利地进行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钉子户   上海   宅基地   车道   套房   积蓄   心血   开发商   家中   工作人员   结局   居民   利益   房子   政策   政府   城市   张新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