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长女,71岁回国后发现,父亲早已预知了丈夫的名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

杜月笙,一代枭雄,凭借自身的机智、独到的见解从一个流落上海的流浪汉成为上海“青帮”的大亨。

他的一生就是从谷底到山顶的过程,因为时势造就了他的传奇一生,也因为时势改变了他的晚年生活。

杜月笙十分疼爱自己的之女,但是对子女也十分的严格,对于自己最疼爱的大女儿杜美如,他就已经提前预知到了她丈夫的名字。

命运的交叉路口

在杜美如上中学的时候,家里经常会来外国人,这个时候杜月笙就会让杜美如出来用英语来和外国人交流。

杜美如平常很少见到父亲,每一次见父亲之前都要提前去预约,每一次见到杜月笙,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

杜月笙总会问孩子们近期的学习怎么样,最近的考试怎么样,足以见得杜月笙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有多么关心。

在1946年上海解放之前不久,因为杜月笙担心自己会受到共产党的追责,所以他带着全家人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地区避难。

在香港地区期间,因为在战争期间杜月笙得了严重的哮喘,需要每天吸氧。

有一天,杜月笙的家里突然出现了两个打扮十分精致的人,杜月笙将两人都带到屋内,不允许任何人进去。

后来杜美如才知道这是大陆方面派来的人,想要让杜月笙回到大陆去,回到上海,回到自己的故乡。

因为杜月笙对蒋介石也帮助了很多,因此,在大陆向杜月笙传达想要让他回大陆的消息的同时,台湾地区也向杜月笙传达了想要让杜月笙去台湾地区的想法。

杜月笙为了不得罪两边,于是便委托自己的老朋友钱新之写两封信,这两封信要交给两边,在信中都表达了杜月笙想要回那一边的想法。

但是好巧不巧,那天钱新之喝醉了酒,将这两封信装错了信封,将本应该送到大陆的信送到了台湾,将本应该送到台湾的信送到了大陆。

这一下,杜月笙进退两难,这样会让大陆和台湾方面认为杜月笙两边都想回去。

无奈之下,杜月笙也只能继续留在香港地区,他想要回到故乡的心愿也就此泡汤。

在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因病在香港地区逝世,因为特殊原因,杜月笙的灵柩不能送回大陆,而将遗体送回到大陆也是杜美如的一大心愿。

作为父亲生前最疼爱的孩子之一,杜美如一直记得父亲杜月笙对他的教诲。

为何执着回乡?

在1888年8月22日,也就是清光绪十四年,当时的上海浦东新区还不是我们现在的名称。

那时的上海浦东新区叫做江苏省川沙厅,杜月笙出生在这里。

当时杜月笙出生的时候取名为杜月生,因为他出生的时间是旧历的中元节,也就是七月十五日。

在小的时候,杜月笙的聪明与机智就已经体现了出来。

在光绪二十八年的时候,因为杜月笙的机灵,当时上海码头的青帮大亨陈世昌将他收入自己的门下,而且还让杜月笙拜自己为干爹。

杜月笙也就因此正式进入了青帮,从此成为了上海最大黑帮的一员,也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当时的法租界想要聘请一个能够担任巡捕房包探的人,也就是担任巡捕房的侦探。

因为杜月笙在黑帮内摸爬滚打多年,有很多的经验,因此巡捕房就聘请杜月笙担任巡捕房的包探。

杜月笙在四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之后他的父亲娶了张氏为妻。

但是在杜月笙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染上风寒后没钱医治去世。

杜月笙从此便跟着张氏,杜月笙本以为会一直跟着张氏生活,但是在杜月笙8岁那年,张氏消失的无影无踪。

寄人篱下的他被亲戚们拒之门外,迫不得已,杜月笙在11岁的时候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在社会上近五年时间的摸爬滚打,让他染上了很多恶习但是也获得了很多的经验,结识了很多人。这也才让他16岁的时候加入了上海“青帮”。

在民国七年的时候,20岁的杜月笙经过黄振亿的介绍,进入到当时上海最大黑帮头目的黄金荣家里做家务。

在黄金荣家中做家务的时候,杜月笙机智、勤劳的表现,深得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赏识。

而让他更加深得黄金荣和林桂生的信任和喜爱的是因为杜月笙依靠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林桂生入股贩卖鸦片的公司,为黄金荣和林桂生赚到大笔钱财。

黄金荣也因此将自己的一个“牌场”交给杜月笙经营。

而在日后的经营中,杜月笙凭借自己的极其出色的经商头脑为牌场获得了很大的利润。

尽管杜月笙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

当时的上海烟土走私都被“大八股党”掌控,杜月笙为了能够获得烟土的利润,集结把人,组建了“小八股党”。

经过斗争,杜月笙组建的“小八股党”最终取代了“大八股党”,成功掌控了上海走私烟土的利润,杜月笙也因此名声大噪。

在民国十四年的时候,杜月笙和黄金荣还有张啸林三人联合,创办了专营鸦片的公司。

因为黄金荣当时担任法租界的督察长,职位比较特殊,不能公开的去创办这个鸦片公司,因此杜月笙也就自然的去担任了这个鸦片公司的总经理。

在当年,黄金荣因为与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小佳发生摩擦,黄金荣被绑架到看守所中,杜月笙和张啸林两人设法营救黄金荣。

在杜月笙和张啸林的努力下,黄金荣被成功的解救出来,也正因为如此,黄金荣与杜月笙、张啸林结拜兄弟。

而杜月笙也因此能够与张啸林、黄金荣平起平坐,开始自立门户。

杜月笙在出生的时候起名为杜月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化解了章炎侄子和他人的矛盾。

后来章炎在帮助杜月笙修改家谱的时候,建议杜月笙将“笙”字改为“生”,于是在民国十五年的时候,杜月生改名为杜月笙。

杜月笙虽然是黑帮的大亨,在此期间也做出了很多的坏事,但是对比其他人,杜月笙并没有出卖国家,并且在抗战期间为国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在民国二十六年的时候,时任日本海军军部长的永野修身到达上海和杜月笙见面,永野修身想要用巨大的利润来诱惑杜月笙,想要让杜月笙为日本做事。

但是杜月笙并没有因为巨大的钱财诱惑就向日本低头,而是坚决的拒绝。

等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

在1937年7月22日,杜月笙参与并且组织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为全面抗战提供支援,为我国的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上海沦陷之后,因为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和威望,日本人还想再通过钱财的诱惑来让杜月笙为日本服务。

但是杜月笙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决不答应日本人提出的条件,杜月笙为了避免受到战争的伤害,便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地区避难。

在香港避难的这段时间,杜月笙一直关注着战争的状况。

在1937年12月初,杜月笙从香港回到大陆,专程前往武汉去和蒋介石见面,杜月笙被蒋介石委员分配了管理国内赈济区的任务。

在民族大义面前,杜月笙并没有因为日本人提出的巨大的经济诱惑就出卖自己的国家,对此,杜月笙和张啸林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

正是因为他小时候受尽了苦楚、长大后又收获了作为并扬眉吐气、老了的时候又牵挂故乡,他才有了想叶落归根的想法。

可惜因为阴差阳错,他在生前还是没能回到故乡。

关于子女的故事

杜月笙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十分的严格,因为杜月笙从小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并且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辍学,在社会上不断地摸爬滚打。

他深知作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因此,在杜月笙的孩子们小的时候,他就会对他们十分的严格,杜月笙一共有五房太太,10个儿女,在这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长子杜维藩和长女杜美如。

在杜月笙离世的时候,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够亲自送杜美如出嫁,这也成为了他的最大心愿。

在杜月笙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借住在亲戚的家里,受到了很多亲戚的白眼。

在离开亲戚家之后,他在社会上做过劳工、营业员,受尽了屈辱和劳累,因此,他就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学习到知识。

杜美如就回忆道自己小的时候,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父亲杜月笙就要用皮鞭责罚自己,自己想要少受一点皮肉之苦就穿了很厚的衣服。

但是没想到父亲杜月笙发现自己穿了厚的裤子之后就下手更重了,并且还不能让自己喊痛。

在1995年的时候,杜美如遇到了托付终身的男孩,在这之前杜美如已经拒绝了很多相亲的人。

但是这一次,杜美如并没有拒绝,几个月之后蒯(kuai)松茂壮着胆子去到杜美如的母亲姚玉兰那里提亲。

对于这个军人出身的小伙子,姚玉兰十分满意。而且姚玉兰对蒯松茂和杜美如说,你们不需要担心彩礼的问题,只管结婚就好,剩下的交给我来办。

杜美如和蒯松茂结婚之后不久,因为蒯松茂的工作原因,杜美如跟随蒯松茂前往了安曼。

在那里,两人一生活就是40多年,每当杜美如回忆当时的生活,她都会说安曼的人十分的友好和善良。

在那里杜美如和丈夫蒯松茂开了一家餐馆,这间餐馆不仅见证了杜美如和蒯松茂的岁月变化,更承载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在2001年的时候,杜美如和蒯松茂回到了上海,回到了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时隔50几年再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杜美如内心感慨万分。

当初父亲内心渴望回到的地方,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变,昔日的景色都发生了变化。

杜美如还记得在1949年的时候,自己拿着两张机票和自己的弟弟离开这个地方,那时的身不由己到现在早已经随着时间的变化渐渐消失。

特别的发现

当初杜美如父亲建造的杜公馆因为市政施工的原因,被拆除之后移到了别的地方。

如今杜美如回到了这里,她一眼就发现了高高的门牌匾上挂着“竹苞松茂”这几个大字,而松茂就是自己丈夫的名字。

在杜公馆建造的时候,那时不仅父亲不知道蒯松茂,而且杜美如还没有出生。

作为杜月笙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能亲自送杜美如出嫁,但是早在很久之前,杜美如的父亲杜月笙就已经知道了杜美如丈夫蒯松茂的名字,这是杜月笙的安排还是碰巧都已经不得而知。

50几年的沧桑巨变,50几年的岁月变化,在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痕迹,也同样在杜美如的身上留下了岁月的变化。

如今在面对这座城市,面对自己的故乡,杜美如多少可能只是熟悉感、归属感,这座城市,是杜月笙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同样是杜美如出生、成长的地方。

杜美如曾经说过,无论自己的父亲做过多少事情,他始终都没有背叛国家,背叛祖国,始终没有像张啸林那样背叛国家,即使是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都没有向外来侵略者屈服,在民族大义面前,杜月笙是正确的,是坚定的。

从杜月笙在上海叱咤风云距今,已经过去了60几年的时间,60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上来说仅仅是一小部分,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便是人生的一大半时间。

无论杜月笙之前做过多少事情,在上海做出了多么出名的事情,到今天,这些也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就如同杜美如说到的那样,人生就像是一场戏,等我们的戏结束了,我们也就该下台了。

无论以前有多么精彩的戏份、多么精湛的演技,属于我们的那场戏都结束了。

过去的事情,可能会留下文字,也可能只是人们的口口相传,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被人们渐渐淡忘,可能在某一天,被人们偶然提起,最后留下的评价可能是遗憾也可能是赞美。

汪国真先生在《回首》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总想穿过那段最无暇的时光,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当回守着那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禁顿足扼腕,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长。

图为汪国真先生

想必,这句话再适合杜月笙不过了。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完-

编辑|千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包探   巡捕房   烟土   父亲   青帮   长女   香港   鸦片   上海   丈夫   名字   大陆   发现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