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中四维、药中张飞”—神奇的大黄


大黄,一味极其常见的中药,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称作“药中四维”, 具有“药中张飞"之称,又名“将军”,能拥有此等美誉,其地位和功效也便可想而知。究竟大黄是何德何能能受此重用?

*大黄之名由来

在《吴氏本草》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大黄,一名黄良......为药中将军。”那么黄良又为何会变成如今的大黄呢?相传这与一位黄姓郎中有关。这位黄姓郎中家里世代为医,特别擅长用黄芩、黄连、黄芪、黄精以及黄良替人治病,因而地方的百姓也戏称他为‘五黄先生’。

由于门下弟子学业不精,药方中误将止泻的黄连写成了泻火的黄良。造成孕妇吃了药以后大泻不止,还造成流产。孕妇的丈夫告了官,庸医害人性命放在古代可是重罪,黄姓郎中在县官面前声称徒弟是跟着他学医,希望可以代替自己的徒弟领罪。

黄生大义,县令听后很是感动,便从轻发落。但是他也嘱咐黄生,‘黄良’这位中药远比其他的四味药要霸道许多,应当替其更换名字,避免再跟其他药材混淆。因而黄生回到药铺以后就将黄良改名为大黄。后来这个名字也就渐渐传开了,一直沿用至今。

*大黄人文历史

除了早期的医书医案以外,中国的古代正史文献中也可以频繁地看到大黄的身影。如在梁朝时,大黄就被运用到对于皇帝和皇室成员的治疗中。到了唐代,地方政府则会将精挑细选后的大黄进贡给皇室。而在宋代的编年史中,更是看到人们运用大黄应对地方性瘟疫的情况。

清朝,大黄同茶叶、丝绸一样列入出口贸易品名单。

如今,大黄是我国中医临床中用以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中药之一,在复方中成药中,大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根据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含有大黄的国家标准复方中成药就有801种。并且,大黄还是主要出口药材之一。大黄穿插在中国古代整个人文历史当中,它拥有这远远超出中药本身的价值。

在国外,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家们根据中国《二十五史》写出了《大黄史》,列出它们在各个朝代的故事。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由中国和俄国传入欧洲,并成为食用植物。十八世纪末,美国缅因州的一名种菜农民把大黄的种籽由欧洲带来北美。

大黄传入国外后迅速发光发热,在药用、食用、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缅因州   大黄   汉学   黄连   郎中   欧洲   复方   中成药   中国   中药   神奇   张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