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沦为高级僧妓,年老时逐出寺庙孤独等死,印度"圣女"有多惨

“她嫁给了神,成为了神的侍者”。

2006年,在印度的卡纳塔克邦贝尔高姆地区,在数百人的注视之下,一位14岁的少女,由寺庙的人员为其沐浴后换上了绿色的莎丽。

随后,她便被这样被宣布道。

这些被献给神的少女们,美其名曰为“圣女”。

图1

提起“圣女”,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是庄严、神圣,她们高高在上,她们纯洁无瑕。

但放到印度的社会中,圣女则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印度,在这个古老而又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国度中,圣女有着与其历史一样悠久的传统,是印度教下的产物。

她们来自最底层的人家,被挑选后送往寺庙,成为圣女,服侍高僧和长老们,也就是圣妓。

那么,这种制度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为何至今还能存在?

“圣女”的悲哀

圣女,听着体面又高级,在印度,实则不然。

在白天,她们受教民敬仰,教民对她们恭敬畏惧,磕头碰地,到夜晚,身份突变,她们则需要服侍一个个的寺庙僧侣。

图2

在人们心里谁都清楚,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漂亮圣女,究竟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换句话说,成为僧侣的“玩物”,正是圣女存在的唯一意义。

贫穷加上美丽,在印度就成为了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孽。

如果是最底层人家出生了一个女婴,一些父母甚至会狠心溺死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因为即使她们长大,面临的也是更加艰难的生活。

到年龄出嫁时,只有嫁妆足够多,才会得到男方一家的尊重过,不然,又是无尽的折磨与苦难。

没有能力养育孩子,也没有能力为女儿准备嫁妆,所以“圣女”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即使父母们知道圣女代表着什么。

图3

如果被选中,表现再好一点,寺庙还会给他们家里一些补贴。

因此,这也让很多母亲们都为之疯狂。

挑选圣女的要求一是要足够美丽,二是要纯洁无瑕。所以,这些圣女大多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会被挑选出来,送往寺庙。

也会有“圣女备选人”这一说法。

因为家庭实在贫困,所以在更小的时候就会被送到寺庙养着,在十三岁左右被迫完成圣女仪式。

没有受过教育饱受贫穷折磨的她们,以为自己即将要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但实则,却是掉进了另一个魔窟里。

进入寺庙的那一刻起,圣女就开始了她们无尽的黑暗的生活。

表面上,寺院也会用她们做一些宣传教义、给信徒赐福的事情。

图4

但更为主要的任务,则是服侍僧侣和长老,平时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僧侣可以要求圣女做任何事情,但圣女完全没有自主权,她们完全由僧侣和长老支配。

除此之外,圣女也是寺庙香火的主要来源。

一些信徒们有钱有势,他们会为寺庙捐赠大量的香火钱。

寺庙为了感谢,也可以说是为了抓住这些有钱信徒们的心,会让圣女前去服务他们。

获利之后,这项产业也逐渐被发展壮大,不论是谁,只要你出钱,同样也可以让圣女服务。

“圣女”由来

最初的时候,圣女和圣妓没有任何的关系。

传说十六世纪时,印度一位南部的君王,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人有染,一怒之下便命令自己的儿子将妻子的头颅给砍掉了。

图5

这位君王发现儿子是如此顺从他,便问他有什么想要的,儿子说想要母亲回来。

但此时木已成舟,他母亲的头颅也不知哪里去了。

这时,一个最低阶层的贱民女子叶蓝玛,主动献上了自己的头颅。

于是,叶蓝玛和她的妹妹都得以归入了印度众神的行列,从此也成为了女孩子献身作为神仆的对象。

信徒们将少女供奉给女神叶蓝玛,少女们因此也成为神仆。

这时还是著名寺庙的舞女,通常只在在神圣的宗教仪式中表演,社会地位也很高。

但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这种角色渐渐改变了,神仆变为了圣妓。

按照印度当地的说法,就是少女献身给神,神则会赐予她以及她的家人财富和食物。

图6

但神没有肉体,如何“享受”和“接纳”这份贡品呢?

于是,自视为神灵化身的僧侣和长老们则代行其职。

十四五岁、貌美如花的年纪就成为“圣女”,那等她们年老色衰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悲惨的一生

成为圣女后的女子终生不允许婚嫁,她们自然更不能拥有自己的爱人。

面对所有的“信徒”都要呈现出同样的态度,如若不然,则会被冠上对神灵不敬的罪名,连同其家人也会受到所有人的公开惩罚。

圣女们无法避免的问题一是怀孕,二则是染病。

她们所生下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过着和他们母亲一样悲惨的一生。

如果是男孩子,境遇则会好很多,可以留在寺庙作为僧人,但同样也是社会最底层的人。

图7

如果是女孩,她的宿命只能是继承母亲的饭碗,成为新一代的圣妓。

圣女们纷乱错杂的关系,也导致了她们必然会染上一些性疾病,即使这样,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治疗,不会有人去管她们的死活。

她们会被驱赶出寺庙,最终只能等死。

圣女要美貌动人,那么等她们年老色衰的时候,会和染了病的圣女一样,被驱赶出寺庙。

这些年老色衰的圣女们,没有任何技能,又处在社会最底层,她们只能重操旧业,去到红灯区,出卖身体来换取生活费用。

这拨走了还会有下一拨,寺庙永远不会缺乏年轻貌美的圣女。

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老的圣女都会被赶出去。

图8

一些比较幸运的,可以继续留在寺庙中“任教”,即教导新一代的圣女,勉强在寺庙中度过自己凄惨的下半生。

屡禁屡存

印度曾于1986年宣布过废除“圣女制度”,但是并没有任何卵用。

虽有法律禁止,固化的思想却难以改变,圣女悄悄转为地下活。

2005年,美国社会学家布莱克•麦琪,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印度西南部的贝尔高姆小镇,就存在着3600多名圣女。

这些圣女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属于低等种姓,家庭情况更是极度的贫穷。

2013年,有一档名为《圣妓传说》的节目就曾揭露了圣女的真实处境。

在印度北卡纳塔克的穆多尔小镇,大约有两万名女孩曾被挑选为圣女,之后有将近一半的人继续从事性工作。

图9

有位从12岁就被选为圣女的女孩,出身马蒂戈种姓。

这个种姓在印度被认为是最肮脏和污秽的,他们只能从事最底层的社会工作。

这种社会地位也注定了读书更是无用,为了养家之后只能继续出卖自己的身体。

当然,这其中也有混的比较成功的圣女,最后成为当地某家比较出名的妓院主人,一个名为阿妮达的女人便是之一。

她做这样的工作完全自愿,在她眼里,圣女早已成为了一种正当的职业,用赚来的钱去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对。

这不仅让人感到可怕,所谓的“圣女制度”让无数印度的底层女性被迫屈服,可之后她们又甘心为之沉沦、甚至为之延续。

图10

这种现象屡教屡不改的原因,归根结底离不开一个穷字。

大家都知道,印度富的人是富得流油,穷的人甚至靠捡垃圾度日,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而且这个富只掌握在极少数的一部人手中,穷人不敢也不可能反抗。

有数据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里,50%的印度底层民众的收入,仅仅是社会全部收入的13%。

这种极端的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加上人口众多,又会导致受教育的不平等,思想愚昧。

靠着顽固的思想一代传一代,悲惨的一生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印度长期存在的种姓制度也是一个无法逃脱的枷锁。

图11

处于最底端的为首陀罗,为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农民;往上是吠舍,包括商人等,再往上为刹帝利,一般为国王、武士和地主;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为婆罗门,一般都是宗教祭祀。

可以说,你出身是什么种姓,这辈子就只能是这个种姓。

可以改命吗?可以。

男性可以迎娶比自己种姓低的女子,但不管这名男子地位多高,都会遭受到非议。这样一来,还有谁敢?

因此,处于最底层的女性根本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她们从出生开始,都注定要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屈辱和压迫。

图12

且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她们中大多数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圣女”两字的标签。

写在结尾

印度“圣女”的背后是无数个年轻女孩悲惨的一生,凝聚了她们无数的血泪。

没有人知道这种现象什么时候能彻底根除,这样长久以来的陋习也不是一朝一日所能改变的。

但只要有一点呼吁的声音,有一丝要改变的迹象,对她们来说,或许都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印度   圣女   寺庙   贝尔   种姓   僧侣   头颅   长老   悲惨   孤独   母亲   高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