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金堆成山,曾高调捐出上亿元做慈善的陈光标,为何销声匿迹?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些年的中国商界,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广为人知。他并不是中国福布斯排行榜的上榜富豪,也并不是首屈一指的尖端实业家。

陈光标,他自并不知名的小医疗器械厂发家,却高调做慈善,累计捐款20多亿人民币。从非典到汶川大地震,每一次国家和人民经历苦难之时,陈光标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向整个社会展示自己所做的善举。

他是自己包装和媒体口中的“中国首善”,却也是被社会质疑“利用媒体宣传自家产品”的别有用心的骗子。陈光标,他究竟是怎样的人物?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真正的面貌,又是什么呢?

高调慈善,社会瞩目

2004年,陈光标就将慈善事业拓展到了海外,为东南亚海啸的受灾灾民捐去了300万元人民币。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悲怆。陈光标得知此事,第一时间组织了120人的救援团队,前往汶川赈灾。

他在灾区现场忙前忙后,亲自背出了200多人,拯救了无数生命,并给灾区捐款捐物资,累计捐赠物资超过一亿元。正是因为此次事件,陈光标的大名被整个社会知晓,他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善人,被称为“中国首善”。

然而在此之后,陈光标的慈善之路似乎就开始“猎奇”。每次做慈善的时候,陈光标都会提前告知一大批媒体,让他们大肆报道自己的慈善事迹。在镜头面前频频现身的陈光标,开始受到质疑。

但是他并不觉得可耻,反而更加高调,甚至在2010年的一次银行慈善会上,将自己3300万元的财产摞成了一堵钱的墙,他自己则在墙面前,摆好姿势供记者拍照。

在城市无车日当天,陈光标又敲锣打鼓,叫来了一波记者,在众多摄像机面前砸毁了一辆奔驰轿车,并给公司的所有员工买了自行车,让他们骑自行车出行。

2013年,陈光标更是将16吨的人民币堆成钱墙和钱桌,他说此次行为的目的在于,让企业都参与到全国经济普查当中。在红彤彤的人民币中央坐着的陈光标,显得格外气势昂扬。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有人质疑陈光标:

“真能作秀啊,干这些事情有什么用吗?还不是为了吸引媒体的视线,获得群众的信任,推销自己的产品罢了。”

对于这些质疑,陈光标也积极回应:

“且不说目的,但说中国有谁能做到我这个份上?我只是想引起社会的注意,让更多的人注意到慈善、投身于慈善事业当中。”

2014年,陈光标计划了一场美国之旅。他大肆宣扬即将前往美国收购《纽约时报》的消息,声称自己想将《纽约时报》改版为中英文双语,实现中华文化的双向交流,让整个世界都能了解中国力量。

这次收购以《纽约时报》的拒绝而告终,然而陈光标此举,却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也正是在此次美国之旅中,陈光标收到了来自“中国全球合作基金”颁发的世界首善和世界和平形象大使荣誉证书。

谁承想,这竟是一场骗局!陈光标后来在微博上曝光了自己给此基金会捐款3万美元之后、被授予此奖项、却被骗子骗了的这起事件。

然而当时舆论很不买账,很多人认为是陈光标只是想买这个证书来愚弄大众,并不是想真的捐款;也有人说,这样的大善人不可能会做这种事,如果他想买证书,也就没必要向世人揭露这场骗局了。但是因为这起事件,陈光标的社会信誉度也大打折扣。

同年,陈光标也跟随社会热点事件,进行了冰桶挑战。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陈光标坐在全是冰水的冰桶里,足足浸泡了三十分钟左右。挑战完成不出一个月,就有相关专家质疑其挑战的真实性。文德元如是说:

“根据我们做的研究结果来看,小白鼠在冰水里浸泡五分钟就会死亡,而人类在冰水中浸泡五分钟会不孕不育,对身体伤害极大。”

此话一出,陈光标坐不住了。他坦言自己的冰桶挑战做了假,并没有使用整桶冰水,而是事先在桶里放了一半的热水用以维持体温。事实公开,一时之间,批评和谩骂再次向他涌来。

这次事件之后,陈光标似乎销声匿迹了。他“中国首骗”的骂名,也在社会上流传了很久,陈光标本人却没有再出面回应。人们好奇他的为人,想探知他的身世。那么,陈光标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世人眼前的呢?

凄惨身世,坚韧发家

1968年,陈光标在江苏省泗洪县的穷苦地区呱呱坠地。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在那个年代,多子并不一定代表多福,也可能预示着苦难。陈光标的父母依仗种地为生,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在他四岁那年,一场洪水,卷走了家里的粮食,也卷走了陈光标的安稳童年。

这一年,他的哥哥姐姐因为没有吃食而相继夭折,眼看着陈光标也要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父母泪眼婆娑看着自己最后的孩子,却无能为力,甚至连放声痛哭的力气都没有。可是,老天爷却向这一家开了眼,一位恩人也在此时到来。

陈光标家旁,住着一个年老体迈的老妇人,她也在天灾的影响下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可是她没有子嗣,全家只有自己一口人,不需要为家庭担忧。

看着陈光标一家因为没有粮食而遭遇连连打击,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陈光标瘦瘦小小、可怜的样子也让她为之心痛,她搜遍了家里各个角落,终于积攒了一瓢面。

对于她来说,这是珍贵的粮食,更是决定她能否活下去的重要寄托。但是她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出门去,将这一瓢白面送给了陈光标一家。陈母收到老妇送来的白面,自是感激涕零,她冲了一碗面糊糊,先让气息微弱的陈光标果腹。见孩子面色渐渐红润,她和丈夫也吃下了很久没有吃过的白面糊糊。

积攒了能量,怀着感激的心情,陈父上山抓了几只野味,也总算让一家人填饱了肚子,也让救了自己全家命的好心婆婆吃上了饱饭。

从此之后,陈家就经常提起这段往事,希望陈光标能够将恩人铭记在心。陈光标也时常反思,是否应该将善举扩大到更多人,让更多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过上不那么苦的日子。

带着这份感激和对自己的鞭策,陈光标逐步成长起来。小学的时候,陈光标就利用闲暇时间,在山下打上两大桶纯净水,背到县城里卖。当时水的市场价是一分钱一碗,陈光标却独辟蹊径,让乡亲们只需要付一分钱就能随便喝。

水卖的很好,陈光标的水摊也在当地有口皆碑。销路打开了,陈光标一天能挣一两毛钱,相当于当时成年劳力的半天工资。凭着这些钱,陈光标自行支付了上学的学费,还攒下了一些钱,贴补家用。

在这之后,陈光标开始研究起更为挣钱的门路来。卖大米,卖冰棍,春夏秋冬,走街串巷,陈光标从不叫苦叫累,而他的付出也终有回报,不久之后,还是学生的陈光标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陈父陈母看到孩子经商头脑活络,自然是十分欣喜,可是一辈子扎身于土地的他们,不想让儿子再走自己没文化、受苦的老路。对于父母的担心,陈光标十分坦然:

“爸,妈,不要担心,我会继续学习,将来干大事业!”

陈光标果然兑现了自己承诺,考上了南京中医学院,成为大学生。在大学里,他刻苦学习,深知只有拥有更深厚的知识积淀才能行稳致远。1990年,陈光标从大学毕业,回归家乡,进入医院,在人人都艳羡的“铁饭碗”中工作。

可是,早些年顽强打拼的经历,让陈光标并不满足于每个月固定的工资。他做出了让许多人震惊的决定:辞掉铁饭碗工作,下海创业。

想要自己开创事业,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行业思维和技术。1998年的时候,陈光标打造出一台跨世纪ct机。陈光标将机器的功能定位为全知全能,只需要两分钟就能探测全身疾病。机器的问世得到了市场关注,陈光标也从中获得了丰厚利润。

28岁,陈光标用之前攒下的创业资金,开创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年之后,陈光标发现新的商机——卖灵芝。瞅准商业机遇,陈光标又是大赚一笔。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同龄人的领军人物,也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企业家。

不忘初心,投身慈善

身上的光环,并没有泯灭掉陈光标的善心和良心。如果说他的商业头脑是业界的传奇,那么他的慈善之心也是业界的标杆。

上世纪末,他拿出了三万块钱,给年幼的白血病患者治病。三万元,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陈光标来说也不是一笔小钱。他完全可以用三万元去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但是他没有。

“感恩这个时代”是他的信念,用自己的成就回馈社会和人民是他的选择。

在这之后,陈光标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他将自己的收入用于家乡修路,也向消防局捐款,意在促进南京市消防宣传。2003年,举国上下都陷入非典的漩涡之中,陈光标挺身而出,向安徽省相关医疗机构捐献了800台医疗器械和200万元善款。这些善举,社会和人民都有目共睹,陈光标的赤诚之心,也逐步为大家接受。

陈光标认为,钱放在自己手里只能让自己享乐,而将钱和善意发散出去,则能让更多人受益。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陈光标也凭借此次抗灾慈善的表现,获得了整个社会的好评。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称赞他是有道德、有灵魂、有良知的企业家。

2008年,陈光标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以此表彰他在抗震救灾中的卓越贡献;2009年,在CCTV年度经济人物榜单中,陈光标上榜;2010年春节,陈光标以中国2009年道德标兵模范的身份,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此时的陈光标已然成为人民敬仰的目标、社会尊重的焦点。2010年,陈光标在给比尔盖茨的公开信中写到:

“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会将所有财产悉数捐出。”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作风,无疑引发了很多声讨和质疑。但是他却不畏流言,只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回馈社会,感恩社会,用高调的方式让全社会都注意到慈善事业。

截止到2013年,陈光标已经捐出了20亿左右的善款,2014年,因为前面讲过的种种事件,陈光标淡出了社会公众的视野。

固然,他的一些行为不被人理解、也有作秀的嫌疑,可是无法否认的是,这个叫陈光标的人,是真真正正做了实事,将心中的良知落实到每一寸贫瘠、痛苦之处,让善良的花朵在此处绽放,从而拯救枯萎而身陷囹圄的人类之花。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陈光标出面向武汉赠送了3000万元的物资。

且不论媒体如何报道,且不说世人如何看待,且不评陈光标的出发点,单是凭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做慈善事业、用自己的收入换来更多人的幸福这一点看,笔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发自内心地敬佩他、尊重他。

“达则兼济天下”,陈光标或许是当今社会特立独行的勇士。“自古达人所乐,不惮卑污苟且。”愿他一区容膝天地宽,明月清风皆在家,坦荡做人,诚实做事。

大家对陈光标及其相关事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成山   高调   慈善   汶川   善举   白面   销声匿迹   冰水   纽约时报   美国   标的   中国   粮食   现金   事件   媒体   社会   更多   陈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