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停课,医院爆满:甲流来袭,令人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气温的上升,不少人都约上亲朋好友或带着一家大小,迎着和煦的阳光,开启了“春日踏春之旅”。

与此同时,令人烦恼的各类病毒也趁机“活跃”了起来!

尤其是甲流,它以超强的破坏性,高速度的传播性,力压前段时间的新冠,制造了近期又一轮现象级话题。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很多网友都因为得了甲流,再次出现了高烧、刀片嗓、浑身疼、咳嗽不断等症状。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仅3月2日一天,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就有30.4万人次,而有的医院,平均每4个流感样病例中,就有1人能检出流感病毒。

而得了甲流的,数据还不少。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北京有医院的儿科急诊,每天因甲流,排队的人都爆满,甚至多达300号;

江苏儿童医院挤,晚上8点就医的孩子,比白天还多;

浙大儿院的发热门诊,每天接诊的高烧患儿人数都超过了千人。


以浙大儿院发布的信息来看,3月6日,单这一天的时间,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诊的患者就将近4000人,有一半的是甲流患者。

可别以为甲流只有儿童会得,根据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统计,成人流感患者也占到发热门诊的三分之一。

这两天,更令人担心的事情出现了,杭州有个9岁的男孩,因感染甲流被送进了ICU。

在医院检测时,医生发现这位男孩的肺部已经有大片变白的情况。

提起白肺,就不得不说新冠了,当时不少人得了新冠后,都出现过白肺现象,得了它,会严重影响肺部功能。

目前这位小朋友救治的如何,还没有后续报道,在这里,只希望他能早日痊愈。

在甲流的肆虐下,一些学校已经采取了停课措施。

昨天,国内已经有城市一一西安,发布了流感应急预案。

其中,停工停业停课几个关键词,尤为瞩目。

我们熟悉的官媒也发文称:甲流传染性强,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如果患病了,不应带病上班上课。

甲流真的已经严重到要停课的地步了吗?

虽然西安这个应急预案不一定会执行,但也侧面说明了,我们对甲流,不能掉以轻心。

这两天,不少专家也出来呼吁:减少春游。

还有专家提醒家长:甲流患儿应尽量单间居住,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

而随着得甲流的患者越来越多,又燃起了大家的焦虑情绪。

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再度出现热卖现象,部分线下药店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就连我们的小区群,也罕见的出现了求药的对话。

除此之外,不少城市的线下药店,又出现了断货情况;某些线上购物平台,也显示无货。

相较于全线断货,还有一些城市的断供则存在剂型差异。

就拿武汉来说,前天,去楼下的医院购买时,医院声称国产的98一盒,里面有30颗,然后进口的100多,里面只有10颗。

除了奥司他韦,甲流自测试剂、布洛芬,甚至因名字接近而被误买的奥利司他近期也火了。

暴涨和缺货,让我又想起了之前疫情放开初期囤药的那种疯狂,每个人都抱着“万一有需要”呢,于是就开始囤货,结果就是短期内,想用药物的拿不到,而用不着的人手里一堆药物。

记得去年第一波疫情的时候,有人跑遍全陈全城,花了大价钱,囤了几十盒药,还声称放到过期都不怕。

还有人,在网上发布教程,告诉网友可以从一些偏远地区购买,然后找代购配送。

甚至有药店,玩起了奢侈品配货的那一套,买感冒药需要捆绑消费其他药物。

而随着疫情好转后,不少人开始在网上后悔,说自己药买多了,低价出售,更有人将当初难求的药丢掉垃圾桶。

其实,我们国家身为产药大国,根本不缺药,而且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需要处方才可购买的抗病毒药物。

然而,依旧有些人大手笔的开始囤奥司他韦。

要知道得了甲流,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服用奥司他韦预防或治疗“甲流”,须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可如今网络上,奥司他韦能治疗、甚至预防甲流的“奇效”,有着铺天盖地的报道。

对于囤药现象,我可以理解,但希望大家对于甲流的焦虑,不要被舆论裹挟,千万不要被他人所误导,尤其是不要盲目囤药。

我们先来看看甲流和新冠及普通感冒的区别。

有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自从新冠一波感染高峰过去后,甲流似乎已经超过新冠,成为当前需要重点提防的病毒了。

是的,它和新冠或许有某些地方相似,但它还没到引起大家焦虑恐慌的时候。

甲型流感每年都会呈季节性流行,尤其是3-5月,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和流行的季节。

得了甲流,要做的是及时就诊、对症处理。

而在远离甲流方面,相关专业人士也给出了建议,甲流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一般戴好口罩、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比较好的预防。

我在网上看到,不少人都说这是不是第一波疫情的延续,但从官方的CDC上报的测序数据来看,还没有看到第二波高峰的到来的征兆。

疾病,疫情,从来就不只是只对我们身体素质的挑战。

有时候,它更加考验人性。

一般来说,大多数甲流是自限性疾病,很多病人3-5天症状就可以自行缓解。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只需要准备对症治疗的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退热、缓解呼吸道症状的药物。大家在家休息、多喝水,完全是可以缓解的。

但是如果病程超过5天,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所以,切勿根据网上的很多信息,陷入恐慌和焦虑中。

否则,做了被收割的韭菜事小,要是因此将自己的身体弄得不健康,那可就麻烦了。

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永不得病,出门口罩要戴牢,防护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医院   肺部   西安   呼吸道   口罩   疫情   门诊   流感   药店   焦虑   症状   药物   患者   担心   现象   病毒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