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要牺牲中国换俄乌和平?马克龙联手拜登,朔尔茨对中企下禁令

朔尔茨访美后,整个欧洲的风向都变了,马克龙称要联手美国应对“中国挑战”,随后德媒又报道德国将对中企发起禁令,欧洲突然开始针对中国,这背后或许与欧洲在俄乌的利益有关。用牺牲中国的方式,换取俄乌和平,已成为欧洲的“最好选择”?

据《镜报》等德国媒体报道,朔尔茨政府已经准备禁止政府、公务部门和任何敏感机构使用华为等中国产的通讯设备,同时还将禁止中国科技企业参与承建德国关键基础设施。

3月7日,中国驻德使馆发言人严词回应,对德国的错误决定表示“十分不解和强烈不满”,敦促德国多做促进双向互利的事,不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德国传出对中企设置禁令前,原本计划在近期访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转变了对华态度,在与拜登的通话中,马克龙宣称会与美国联手,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法德的突然转变,标志着欧洲对华态度也正在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弯,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回顾近期的欧洲主要动向,可以发现,朔尔茨匆匆访美的疑点是最大的。

在本月3日,朔尔茨与拜登举行了一次短暂会晤,时间仅有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而且没有举行记者会,没有发布联合声明,开完会后,朔尔茨就匆匆离开了,引发外界猜想。

对于朔尔茨访美的目的,《纽约时报》和CNN都在报道中提出,朔尔茨本次访美,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与拜登讨论乌克兰安全保障的问题,美媒普遍认为,乌克兰局势即将进入“终局”。

但是西方要怎么做,才能让乌克兰局势进入“终局”呢?于是话题又回到中国身上。

据央视网报道,朔尔茨与拜登会谈中,同样谈到了共同应对“中国构成的挑战”。

而朔尔茨回来后,德国立刻传出要对中企下禁令的消息,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德国媒体普遍还认为,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提出的“中国战略”草案不会得到通过。

马克龙与拜登通话也是在朔尔茨访美后,谈论的重点都是“中国挑战”,一系列的“巧合”背后,有其必然联系,而这个联系,就是欧洲与美国的利益交换。

欧洲想要终止俄乌冲突,这很好理解,这场冲突就发生在欧洲,为了制裁俄罗斯,欧洲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欧元对美元汇率去年一度跌破了1,而这样的情况,让人很难不联系到1999年初,欧元刚刚推出时,美国就悍然介入科索沃战争,导致欧洲资本大量外逃,再看俄乌冲突,一切像不像是历史的重演?

欧洲明白其中的逻辑,但是却无力对抗美国,为了保住欧洲经济,只能选择妥协,而妥协中,牺牲的对象,就是中欧合作。

美国当然也愿意结束俄乌冲突,毕竟通过冲突削弱俄罗斯,收割欧洲的计划已经初步达成,如今又以“对抗中国”为条件,让欧洲倒向美国,轻松开启了下一轮全球战略,何乐而不为?

面对美国布局,中国又该如何应对?除了外交部的严词反对外,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如今也去到伊朗,加速推进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步伐,中俄伊的“铁三角”,相较于美欧抱团又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欧洲   科索沃   禁令   贝克   中国   乌克兰   目的   伊朗   严词   俄罗斯   德国   美国   欧元   局势   牺牲   冲突   和平   马克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