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给贵妇看病后被判肉刑,其女自请为官婢,汉文帝为她修改律法

1956年,位于泰安岱岳区满庄镇中淳于村西南的一桑园内,一座被当地人称为“九女坟”的古墓被文物普查工作者发现,极有可能是汉朝时期名医淳于意的墓,本应为“淳于意墓”,又名“救女坟”。


仓公淳于意

名医淳于意,可能有很多人都对此人不太了解,可是说到名医扁鹊,估计无人不知了。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总第105卷,列传第45卷,名为《扁鹊仓公列传》,其中的仓公便是淳于意

太史公将二人一切列传,说明在他的眼中,或者说在当时,淳于意是与扁鹊同等地位的名医。

淳于意因为原本是朝廷官员,任齐国太仓令,所以才有“仓公”这一称呼。

而淳于意能留名于青史,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诊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医案,也就是病史记录。


被判肉刑

淳于意年少时期便对医学极为感兴趣,得以拜当世一位名医公孙光为师。

几年之后,公孙光发现,淳于意本就聪明,又好学,很快便将他的一身本领学得差不多了,在他教无可教之后,便将自己珍藏的药方全部传给了淳于意。

这还不止,公孙光觉得淳于意见解高明,经常能举一反三,将来一定是医术界的泰斗人物,于是花费极大精力将他推荐给当世大名医公乘阳庆。

相比起公孙光,公乘阳庆不仅医术更加高明,而且最重要的是公乘阳庆出身秦朝贵族,家中有黄帝和扁鹊的医书

只是公乘阳庆家中极为富有,很少亲自给人看病,也不收徒弟,一般人别说拜师,见都很难见上他老人家一面。


公孙光也是当时有名的医师,在他的引荐下,又因为公乘阳庆已经八十多岁,担心医术失传,看在淳于意聪明好学的份上,阳庆这才将淳于意收为弟子,并传给了他皇帝、扁鹊所传的《脉书》、以及五色诊、奇方异诊等在当时非常珍贵的医学知识。

淳于意也不负所望,在阳庆那里学了三年之后,便能为人治病,并且准确判断病人的愈后效果,从而顺利出师。

几年之后,淳于意因医术精湛,而闻名于诸侯,人人皆知他的“神医”大名,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中大臣都想将他留在身边为官府服务。

连当时的赵王、胶西王等都专程派人来延请,但是淳于意不肯攀附权贵,全部拒绝了,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这也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在位的第13年,临淄有个贵妇得了重病,请淳于意到家中诊治。

淳于意来到贵妇家中,一看贵妇的情况便知她已经药石无医,于是私下对贵妇的家人说:“恕在下才疏学浅,还请另请高明!”


贵妇家人一听,连有名的神医都“才疏学浅”了,那还能请天上的神仙吗?他们很快也反应过来,自家亲人估计是没救了。

但是,他们也不想放过最后一丝希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就再三恳求淳于意,让他好歹开一副药再走

淳于意本是不想开的,他觉得这个贵妇已经无药可救了,他又不想骗对方钱财,何必白费力气呢?

可是,贵妇之所以是贵妇,因为家中有权贵,淳于意也不好得罪,就勉强给她开了几副调理身体的药方。

离开贵妇家中之后,淳于意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一个必死之人,不值得他多费精力。

可是,没过多久,淳于意家中突然闯进来一群甲兵,领头之人只对淳于意说了一声:“淳于意,你的事儿犯了!”就将他从家中带走。


甲兵将淳于意带到府衙,他才知道,原来贵妇已经去世,而他的家人却将她的死迁怒到淳于意身上,认为是他没能救活贵妇。

淳于意虽然努力辩解,可是一个是当朝权贵,一个是已经辞职的齐太仓令,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当地官员的公正严明判决下,淳于意被判处“肉刑”

肉刑是从秦朝时期就传下来的一种刑罚,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者右足()。

而淳于意原本是官员,地方官无权对他施刑,还得将他押入长安,才能处以刑罚。

在淳于意被押入长安的这一天,他的五个女儿围绕在他的囚车之后,哭哭啼啼,本就抱屈含冤的淳于意更加心烦意乱,就对五个女儿训斥道:“果然生孩子还是得生儿子,危急时刻才能靠得住,你们有什么用?”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之长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缇萦救父

原来,淳于意只有五个女儿,一直对没有儿子引以为憾,此时见五个女儿不能帮助自己,就口不择言。

没想到,正是因为这句话,提醒了淳于意的小女,哭确实解决不了问题,那怎样才能帮助父亲呢?

小女缇萦心中思索,留在临淄显然是没有可能的,权贵与官员一体,她根本毫无办法,除非入京求皇帝开恩。

不得不说,缇萦的想法很异想天开,最终结果却也证明了一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临淄相距长安两千余里,缇萦一路跟随囚车,好不容易来到了长安。

在淳于意被押入大牢等候施刑的时候,缇萦已经带着请人写的一封奏章,来到了皇宫之外。


皇宫之外有一面“路鼓”,也就是后世朝堂外的登闻鼓,缇萦来的一路通过各种方式,已经了解到,以她的身份想要直达天听,唯有路鼓这一个方式,所以她毫不犹豫敲响了路鼓。

汉文帝接到奏章,听说敲响路鼓的是一个小姑娘,心中非常好奇,难道是有天大冤情?于是认真地阅读起来。

仔细看了一遍,汉文帝才知道,这封奏章并没有请求伸冤什么的,完全是一份小姑娘自请给官府充为奴婢,以替父亲赎罪,让他改过自新的奏章。

具体如下: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当坐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汉文帝看到这封奏章之后,深深地为这个小姑娘的孝心所感动,并自我责备道:“上古舜帝时期,有人犯罪,惩罚非常轻,可是百姓却很少犯法的。而现在有三种肉刑,可是作奸犯科之事依旧屡屡发生,这是我的德行不够啊!我感到非常的惭愧!”

于是,汉文帝便让御史大夫冯敬修订有关法律,彻底废除肉刑。

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其除肉刑。”——《史记·孝文本纪》

免除肉刑之后,淳于意最终活到了七十几岁,缇萦救父的故事也一直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

缇萦救父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背后的复杂远非我们所能想象

首先,在西汉时期,从临淄到长安,两千多里的路程就不是一般人能走的,别说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其次,自古以来,在封建社会,以民告官都是以下犯上,无论官员是否会被定罪,这个告状的民一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尤其是越级诉讼,向来是有理无理先打一顿再说。

比如清朝的《大清律例·诉讼》便规定,“凡军民诉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讼者,笞五十。”

虽然缇萦救父,并没有状告当地官员,但是她直接敲响了路鼓,后果绝对比以民告官、越级诉讼更加严重。

最后,她在请求为父亲赎罪的时候,便已经有了舍身的准备,在给皇帝奏疏中表明,自愿为官婢,只为换取父亲的改过自新机会

因此,缇萦最终能救父,勇气、毅力、孝心都是缺一不可的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肉刑   贵妇   扁鹊   史记   奏章   长安   权贵   神医   名医   家中   淳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