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之乱背后的宫斗戏码

  受李开元和“芜史”启发,对嫪毐之乱有一个新的推测和猜想:这场变乱实际上是秦王嬴政的嫡祖母华阳太后和母亲赵姬及各自代表的政治势力之间的一场权力争夺战。

  嫪毐等人(包括幕后的太后赵姬,此时相邦吕不韦已大权旁落,与赵姬较疏远,嫪毐更有权势),趁着秦王嬴政不在咸阳时,为了清除异己,一揽朝政,用秦王名义和赵姬玺印调动兵马,搞突然袭击,想要铲除在秦廷握有大权的楚系老外戚势力——华阳太后主要亲族(宣太后以来,楚人外戚集团在秦廷掌权多年,华阳夫人应当是秦宣太后芈八子之弟华阳君的孙女),让华阳太后变成光杆司令。而此时,留在咸阳处理秦廷政务的楚系外戚高官,可能有昌平君、昌文君等人(或许还有史书上昙花一现的华阳太后之弟阳泉君)。

  春秋战国时代,这种掌权贵族之间相互袭杀的史例很多。后世的吐蕃权臣论钦陵,就是被赞普搞突袭,将其留在都城的党羽一网打尽,使其沦为光杆一根,兵溃后不得不自杀。华阳太后的亲族一旦被铲除干净,秦国宫廷内外就是赵姬和嫪毐的天下。

  嫪毐绝不会蠢得像史书所说,以秦王和太后名义调动雍都附近的正规军队,去围攻正在雍都蕲年宫的秦王。这些武装力量并不是嫪毐的私兵,嬴政此时也没有什么不堪为君、大失人心的过错,他一露面,嫪毐不是自己找死吗?唐中宗的儿子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以老爹的名义(矫制)动员了几百禁兵,想迅速攻杀嫡母韦皇后,结果唐中宗在韦后鼓动下,一露面喊话,李重俊的手下就马上倒戈,导致行动一败涂地。

  至于说什么嫪毐想谋害秦王,让他和赵姬私生的野儿子即位,完全是获胜者——楚系外戚在事后栽赃的罪名。没有王室血统,怎么可能会被秦国的王族宗室、贵族、廷臣、将领和官吏所接受?赵高把秦二世玩弄于股掌之间,大权尽在手中,弑君后也不敢直接篡位,还得挑个宗室子婴来做秦王。何况,嫪毐的权力是依附于赵姬的,赵姬则必须依赖儿子嬴政,才能在秦国站稳脚跟。她没有理由谋害嬴政,因为他是她所有荣华富贵赖以存在的根基。

  嫪毐太过嚣张,树敌众多,给予了华阳太后一系打击赵姬的口实。楚系外戚想要利用秦王亲政的机会,彻查嫪毐私通赵姬一事,将之扳倒和清除,并让赵姬名誉扫地,失去政治影响力。时势迫人,得到赵姬支持的嫪毐,狗急跳墙,试图用武装突袭的手段,消灭楚系外戚势力。

  在咸阳变乱中,昌平君和昌文君抗住了嫪毐一伙的袭击,随后取得了来自雍都的秦王(背后是话事的华阳太后)所下的讨逆诏令,有了大义名分调动更多军队,实力增强,就反杀了嫪毐一伙。嫪毐败亡,赵姬也被放逐,背后有牵连的吕不韦在次年跟着倒台。作为获胜者的昌平君,则在嫪毐之乱后,排挤掉吕不韦,升为了秦国的相邦(相国)。

  昌平君是嫪毐之乱的最大获益者(秦王则要继续隐忍到华阳太后去世,才顺势接收她的权力遗产,完全掌握王权),显然就是华阳太后亲族中最大的那条鱼。嫪毐要起兵诛除异己,必然不会放过昌平君,肯定将之作为首要目标。因为此次变乱的战场是在咸阳,昌平君当时留在咸阳的可能性更大。

  阳泉君极可能在此次变乱中丧生。他应该是这次事变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嫪毐只有将包括阳泉君、昌平君、昌文君在内的所有楚系外戚一锅烩,才能算大功告成。

  直到华阳太后去世,楚系外戚才失势,权力衰落,昌平君有可能心怀不满,在秦国攻灭楚国的过程中,在楚地叛秦,被楚国大将项燕拥立为末代楚王。

  因此,很有可能,嫪毐之乱这场宫变与内战的深层背景,是华阳太后和赵姬之间(嬴政嫡祖母和母亲)争权所引起的内乱。

  ----------------------------------------

  史书上是秦王先下手为强(但借口拙劣);网上还有秦王挑动嫪毐和吕不韦火并,自己大权独揽(忽视楚系外戚)等说法。都有道理,看得头晕,不去深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秦国   秦王   楚国   阳泉   亲族   变乱   外戚   戏码   史书   太后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