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惊蛰过后 第一批候鸟回来了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向雅祺)惊蛰过后,天气转暖,冰面开化,候鸟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不少观鸟爱好者表示,这两天已经有不少候鸟陆续回来,其中不乏白鹡鸰、针尾鸭、大天鹅等难得一见的珍稀野生鸟类。随着首府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充盈完善,首府周边的“动物邻居”也越来越多。

白鹡鸰

水磨河滨河湿地景观带的“小精灵”

“春日里回归的第一只夏候鸟——白鹡鸰。”3月7日,观鸟爱好者赵春辉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今年第一条关于候鸟回归的内容,只见图片中白鹡鸰小小的身影,轻巧地站在河边的石头上,全身黑白灰的色调搭配,颇有“职场”风范。

白鹡鸰

“白鹡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农田、道路、水域周边等地区都能生活,有时还会栖身于水域附近的居民点和公园。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城市周边栖息的鸟类也越来越多了。”赵春辉告诉记者,随着气温上升,湿地的冰面大部分已经融化,这给鸟儿觅食提供了方便。乌鲁木齐作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候鸟们也正式拉开了它们“迁徙之旅”的序幕。

据了解,白鹡鸰身型小巧,一般在16厘米至19厘米间,全身配色为黑白灰,前额和脸颊白色,头顶和后颈黑色。它们主要以蝗虫、蝉、金龟子、蚂蚁等昆虫为食,偶尔也吃种子、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针尾鸭

水上乐园的“常客”

“你看,它们的尾巴中央有两根特别长的尾羽,呈绒黑色,泛铜绿色的光,并且翘翘地指向天空,像燕子的尾巴,因此被叫作针尾鸭。”3月7日,正在水上乐园拍摄鸟的资深观鸟爱好者杨飞飞告诉记者,水上乐园的针尾鸭已经成为他相机里的“常驻嘉宾”。

针尾鸭

近年来,随着首府生态环境改善,鸟类摄影爱好者和志愿者拍摄到了大量影像资料,数量和种类也在不停增加,其中新疆鸟群种类已上升至500多种。

杨飞飞说,水上乐园温暖的阳光、充足的食物、安全的栖息环境,是吸引针尾鸭连续多年驻足这里的重要原因。它们性喜成群,胆怯而机警,常与其他野鸭混群。特别是在迁徙季节,它们通常集成几十只到数百只的鸭群,一同长途跋涉或在水岸边休息。有趣的是,觅食时它们会将头插入水中,水面上只能看到立起来的屁股,稍有动静,它们便会立即飞离。

大天鹅

乌拉泊湿地的“优雅公主”

乌拉泊静默已久的湖面,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开始慢慢苏醒,大批珍稀鸟类陆续抵达这里,有的在水中“悠哉漫步”,有的在湖边梳洗羽毛,有的在刚刚融化的水面上戏水觅食,一幅百鸟戏春的自然画卷正铺展在人们眼前。

大天鹅(全媒体记者向雅祺摄)

“每年都能在这里拍到大天鹅,闲暇时,大天鹅会把头夹在翅膀里随水漂流而眠,翘起的翅膀和羽毛在逆光下尽显高雅。求偶时的大天鹅舞姿也极美,雌天鹅与雄天鹅会趋于一致地做出相同动作,当两只大天鹅的头相抵成一个‘心’形时,爱情便悄然萌发。”杨飞飞说。

“大天鹅喜欢栖息在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它们吃水草、苞米或收获后遗落的农作物等。因为乌拉泊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优美,周边又靠近农田、草地、林地等生态资源,对大天鹅家族来说,这里无疑就是它们生存栖息的理想地带。”杨飞飞说。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鸟类研究员马鸣介绍,预计到3月中旬,首府将迎来春季候鸟迁徙高峰,届时将有大量候鸟在这里栖息停歇。同时也提醒市民,候鸟经过长途飞行抵达湿地后会比较疲惫,需要休息恢复体力,请市民文明观鸟,不要追赶候鸟,不要乱扔垃圾或在湿地内吸烟,给候鸟创造一个安静的栖息环境。

#乌鲁木齐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乌鲁木齐   候鸟   乌拉   白灰   惊蛰   新疆   首府   鸟类   湿地   水域   爱好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