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安宫有礼!本为宫廷秘药,安宫牛黄丸到底是何方神圣

又到春季惊蛰时,为防春燥,我国民间历来有春节“打凉”的养生习俗,有的地方在惊蛰这一天要吃梨,有的则要全家喝“凉药”,最近这几年更是开始流行“惊蛰吃安宫牛黄丸”!

惊蛰吃安宫牛黄丸“可以保健、延年益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脑中风”……大街小巷的药店、药房都在促销安宫牛黄丸,让这味“宫廷秘药”披上了“万能药”的外衣。那么,安宫牛黄丸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吗?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品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它的的处方出自清代人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它的诞生来源于一场瘟疫——

瘟疫流行,医官临危受命首创安宫

安宫牛黄丸诞生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北京城爆发了一场大的瘟疫,不但百姓染病不治,连远道而来的英国使臣也在觐见乾隆皇帝的途中不幸染上了瘟疫。

面对瘟疫,太医们束手无策、乾隆皇帝大发雷霆,命当世名医吴塘(1758-1836年,字鞠通制药救人。

吴鞠通临危受命,为使臣把脉之后,将自己特制的药丸分次给使臣服下,没过多久,这几位英国使臣居然就完全康复了。这就是我们如今熟知的安宫牛黄丸的来源。

医者仁心 著《温病条辨》传承秘方

在古代,各行各业都有“艺不外传”的规矩,医药也一样。

因此很多药方都是秘不外传的,这样大夫乃至大夫的后人均可以凭借几个秘方来谋得一份生计。这也导致了古代很多良方失传。

然而,吴鞠通不这样想。他觉得医者应该有仁心,他认为如果将药方公开,那么造福的则是天下苍生!因此,他十几年的埋头苦修,他终于修得一本《温病条辨》,该书中详细记载了安宫牛黄丸的配方。

然而,由于安宫牛黄丸的制作工序十分繁复,选料极其严苛,来不得一丝马虎。在当时整个大清朝,就只有皇家的医馆才能制作出来。因此,当时的安宫牛黄丸堪称“宫廷秘药”!

“广誉远”恢复安宫牛黄丸,“宫廷秘药”飞入寻常百姓家

乾隆五十八年,安宫牛黄丸始诞生。当时还没有大规模制作,直到清末光绪十一年(1885年),广升远(广誉远前身)才在精研古方的基础上,开发、恢复了安宫牛黄丸,开安宫牛黄丸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广誉远安宫牛黄丸是中国保留安宫炮制方法最早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可谓安宫鼻祖。广誉远所出品的“远”字牌安宫牛黄丸被誉为我国传统药物《温病三宝》之首,自古即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 民国时期,广誉远掌控着牛黄、麝香等炮制安宫所需进口药材的来源,使“远”字牌安宫得以甄选精品天然牛黄、麝香、冰片,循古法炮制,而蜚声海内外。直到今日,广誉远安宫牛黄丸依然是市场上药效最好、口碑最佳的。

安宫牛黄丸身份尊贵,主要是天然牛黄、犀牛角、麝香这三味药殊为珍贵。1993年后,为保护野生动物,所制犀牛角多以水牛角代替,牛黄、麝香也有以人工代替,药效大不如前。

但是,安宫牛黄丸毕竟是一种药,是否有商家宣传的保健作用则众说纷纭,然是药三分毒,服用安宫牛黄丸还是要遵医嘱,绝不可自行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惊蛰   仁心   宫廷   远安   使臣   医者   牛黄   麝香   急症   瘟疫   神圣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