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话,为何赢得青年点赞?

本文收录于专辑#叮咚看两会#

文| 张宇驰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也聚焦青年的择业选择和就业保障,赢得广大青年的点赞支持。

过去五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年均1200万人以上的规模,稳就业一直作为重点工作在抓。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资源扩容,越来越多的青年接收到更为系统的学科素养训练,储备了充足的专业知识,在就业选择上“既抓当下,又看长远,横向对比同届,纵向参考父辈”,对职业生涯的期待有所提高,但既有岗位的供给却不够适配。

全国人大代表丁建宁分析指出:“就业岗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满足大学生期望值需求的市场化岗位不足,体制内就业的需求不减,国企、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考试竞争愈加激烈。”全国政协委员龚六堂也指出,“有的地区或岗位吸纳就业人数有限”,地区间的不平衡仍然存在,青年要更新择业观,社会也要引导青年坚定信心,理性就业。

图源网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新一代青年兼有追求自我和务实有为的特征,因而看待社会上出现的就业新趋势时,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慢就业”“缓就业”并非“不就业”,其中既有选择的慎重,也有备考的艰辛。“两栖青年”“斜杠青年”也并非不务正业,而是致力于职业与热爱并行,追求人生的不同可能。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引导青年侧重基层导向,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奋斗,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讲道理也要讲方法。

缺少保障的“自主选择”,导向难免单一。不得不承认,行业间、地区间的待遇差距仍存,许多青年不是不想选,而是不敢选、没得选。解决好青年住房问题、完善社会保障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破除各类职业偏见……搞好奋斗者的“大后方”,才能让青年站得定脚下、望得见远方。

选择的是一份职业,把握的是一种生活,追求的是出彩人生。为带有不确定性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确定性”保障,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保持包容和尊重,对青年而言是一种无形的鼓励,对当下的就业形势亦是一份有益的助力。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奋斗者   斜杠   青年   大后方   职业选择   不务正业   区间   导向   岗位   需求   职业   人生   社会   时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