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列克提事件:苏联报复珍宝岛,我军一巡逻队覆没,差点引发大战

中国近代与其说是一部发展史,不如说是战争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是仅剩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清朝晚期政治昏暗,工业经济落后,军事薄弱。这些造就了一头沉睡的雄狮,也让妄图扩张的西方列强生出了觊觎之心。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迫卷入强国世界争霸赛。工业兴盛的西方诸国,或大或小,或强或弱都想来中国分得一杯羹。中国会否听之任之,自然不会。

热兵器的时代,早已没有合纵连横游说六国之说,拳头硬地方有发言的权力。于是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甚至是“老大哥”苏联之间都爆发过战争。可以说,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是建立在无数场战役的基础上的。

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是中国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上的一个小岛屿,因岛屿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珍宝岛也由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屿,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中苏边界分割一直都是两国之间的历史遗案。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尚算融洽,面对美国的虎视眈眈,颇有守望相助之感,这一历史问题也被暂且搁置。

赫鲁晓夫上台后,公开否认斯大林的一切成果,提出“和平过渡”,中苏双方开始产生分歧。其后领导人更是意图干涉中国内政,大有将中国变为苏联附属国的意味。

两国关系交恶,勃列日涅夫妄想侵略中国,苦于师出无名,只能寻衅滋事,珍宝岛这边界岛屿的归属问题便是极好的发难点。中苏争夺良久,交涉无果,终于在1969年爆发武装冲突,史称珍宝岛事件,又名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左侧,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但由于处在战火焦点,交涉过程中,无论是中方还是苏联,都没有派遣兵力常驻于珍宝岛。

1969年3月2日,苏联方声称有中国人悄悄潜入珍宝岛,打着维护己方领土完整的旗号派遣边防巡逻队上岛驱逐。中方早已知悉苏联的狼子野心,派遣军队在岛上设下埋伏,交火过程中打伤苏军数十人。

冲突结束不过半月,3月中旬,苏联再次挑衅,这次苏联大张旗鼓,不仅派遣正规军,还携带了大量武器,包括飞机、装甲车、坦克以及新研制出来的火箭炮。

中方军队被迫反击,装备以反坦克炮和无后坐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为主。虽然装备不及苏联,但解放军们顽强拼搏,将损失降到最小,最终成功击退了苏军的进攻,掌握了珍宝岛的控制权。

1969年8月,中国正式在珍宝岛修建军队营房,并派遣了数名官兵常年驻守。

预谋已久的报复

兵败珍宝岛后,中苏关系越发紧张。面对珍宝岛造成的“巨大损失”,苏联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莫斯科方面更是扬言要“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

抗日战争的胜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不畏惧战争。苏方逐渐向边境增加兵力,中国不落其后,双方陈兵边境,紧锣密鼓地修建防御工事,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铁列克提位于新疆裕民县,是中苏边境的另一争议地带,宽度长达几十公里。8月13日,中方一支38人的边防巡逻分队向往常一样进行日常巡逻,行至铁列克提,遭遇苏军数百人的伏击。

铁列克提地形特殊,靠近中方的是等高线密集的山地,靠近苏方则是一马平川的荒原,本就是易攻难守的死地。双方兵力武器差距更是悬殊,我军仅是自动步枪,而苏军预谋已久,空中侦察机事先探测,地面坦克武装埋伏。

双方交战,中方士兵虽然殊死搏斗,但人之身躯怎能挡住坦克炮弹呢。没能等到援军到来,38人已经全部牺牲,士兵的鲜血染红了戈壁滩。

这场预谋已久的报复以苏军胜利收场,中方失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苏军人数众多、事先埋伏、装备精良自然是原因之一,中方战备也是不够充分

大部分士兵由于前几次苏军在战斗中的表现而对苏军多有轻视;日常训练中政治思想教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战斗技能生疏;中方指挥官对苏军的异动注意却不重视,军队派遣不积极,增援缓慢……如此种种皆为铁列尼提悲剧埋下了伏笔。

一触即发的核战争

尽管中苏边境小规模军事冲突不断,但苏联深知全面开战,自己没有胜利的把握,便将目光投向核武器上,妄想“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

他们试图效仿美国轰炸日本广岛的手法,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彼时中美关系紧张,苏联信心满满地向美国提出要求,希望美国加入一起打击中国的核设施,或者至少在这件事上保持中立。

然而,核武器的动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投入战争,不仅仅是中苏两个国家的事,整个亚洲都将核污染笼罩。并且,核武器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无人能确保其顺利关上。

几番嗟商之后,美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秘密同中国缓和关系,将消息间接传递给了中国。中国获悉这一消息之后开始积极备战,先后进行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试验。

这两次核试验爆炸产生的能量巨大,美国和苏联的地震监测中心都收到信号。美国的不配合让苏联孤立无援,中国的核武器实力让苏联大惊失色,不得已打消了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想法

苏联递出谈判意向,10月20日,中苏就边境问题在北京举行谈判,边界的紧张局势开始缓和,核战争也消洱于无形。

小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中国废除之前的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与苏联结成同盟关系。中苏两国从曾经的守望相助到最后的兵戎相见,从联合反美到联美反苏中,不禁令人唏嘘,但纵观两国近代发展会发生决裂是必然的。

就国家利益而言,列强侵略战争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并且中苏是陆上邻国,共同国界线绵长,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解。

就意识形态而言,中国始终坚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奉行独立外交政策,不受苏联束缚;苏联主张整合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进行装备竞赛。

以上原因表明,铁列克提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它是中苏矛盾的缩影,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共同导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珍宝岛   苏联   巡逻队   核武器   我军   美国   岛屿   中方   边境   中国   中苏   大战   战争   事件   列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