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沉迷游戏的孩子才可怕

关照未成年的风刮到游戏了,而且还挺疼。

即教培无奈退出后,互联网相关板块颇有几分风声鹤唳的意思,一篇将游戏称之为“精神鸦片”的经参报文章让早已习惯了被驳斥的游戏产业如临大敌,资本市场相应板块更是应声而落,让市场唏嘘不已的同时又起了几丝担忧。

未成年是游戏的命门

数据不会骗人的,但错误地看待数据必然导致错误结果。

腾讯2020年报披露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流水占比6%,是个很小的比例,彷佛很不重要。

但事实真如此嘛?

恰恰相反,所有游戏厂商都知道,“未成年领域”这块的竞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因为“未成年人”是整个游戏产业的“潜在客户”,如果没有未成年这个“潜在客户”的存在,游戏行业是根本无法壮大起来的。

举个例子来帮大家理解一下。

大家知道以前联通、移动、电信方面对大学生办卡的优惠是多少嘛?

不了解这块的人可能会认为这块的优惠就是明面上的学生优惠,但稍微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清楚,联通移动内部有部分业务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卡的,只要你能成功让大学生开卡,给大学生免费送话费的同时还会给你这个中介一笔不菲的佣金。

那为何通信商愿意干这种“赔本生意”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手机号本身所处性质的原因,再进入社会之后如无必要大家是不会频繁换卡的,只要确定了城市,这个手机号大概率是能陪伴一生的,而前期的一点投入便能换来未来的长期客户其实是相当划算的一件事。

而游戏行业也是这样。

游戏这玩意大家都知道的,玩上了就上瘾,但不接触游戏,那就真的对游戏无感。

就比如说在过往网游兴盛的端游时代里,一般来说父母对男生玩游戏限制不大,所以男孩普遍养成了玩游戏的习惯,但女孩却不是这样,在过往端游时代里,手游并不发达,而绝大多数女孩是不被允许玩游戏的,所以她们对游戏的感觉也就一般。

就像女生理解不了男生为什么能在游戏上砸那么多钱一般,那些没有在孩童时代接触过游戏的人也不会理解“游戏砸钱”的概念,更不会在长大后砸钱。

所有玩游戏的未成年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氪金大佬”。

可以这样说,那些在未成年时期接触过游戏的所有孩子,都是未来游戏产业盈利的主力军,而这个逻辑在手游时代来临后无疑又是被无限放大了。

未成年流水占比低是事实不假,但游戏厂商们不会告诉你们这些玩游戏未成年的人数。

用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对游戏厂商来说那些玩着自己游戏的未成年人都是还没长成的韭菜,等韭菜从未成年到18,自然也就差不多可以收割了。

毕竟就算割韭菜,也得等韭菜有那么一茬啊。

游戏才是刘都统的真正大腿

流量变现是一门很复杂的生意,有的人用流量为自己增加社会影响力,但有些人则希望通过这些流量获取经济收益,但如何获取经济收益却是一门学问。

广告、金融、游戏是流量生意的三大变现渠道。

2020年腾讯游戏收入1561亿元,占总收入32%,广告收入823亿元,占总收入17%,金融收入680亿,占总收入27%。

总得来说,干游戏比玩放贷的金融来钱还快,就问你怕不怕吧。

谁是刘都统最粗的大腿?

游戏产业是大文娱的最终体现

文娱的最终体现是变现。

而游戏产业就是流量最好的变现方式,甚至它还能当流量池的主要来源。

不管是“是兄弟就来砍我吧”的渣渣辉,还是“万物皆可为kun”的奇葩页游,在这些离奇游戏上氪金的大哥都是哪些人呢?

不是那些大哥小时候沉迷游戏而养成的氪金习惯,现在哪可能在这些游戏上大氪特氪呢,糖衣炮弹美人哪个不比游戏香?

你当大哥是玩游戏嘛,大哥玩的是过去的遗憾,大哥玩的是对自己过去的补偿。

而最关键的是,就算是你不成大哥,你看着大哥玩游戏爽不爽?

你再看看现在的直播短视频吧,直播领域咱就不说了,游戏区吸引大哥关注,舞蹈区卖肉割韭菜,最不济的,没钱也没关系,给大家喊波666嘛。

羞愧地说一句,其实文字工作者也多少靠游戏。

小说卖版权大家都清楚,但光靠着影视真不行,前些年改编游戏火热的时候那卖起版权可是疯狂来钱,最经典不就是《诛仙》系列嘛?

从诛仙到梦幻诛仙再到最近知乎铺天盖地的“梦幻诛仙手游”上线了,是不是朋友不知道,但钱还是要充的。

咱就更不用说各大明星自毁形象代言页游的操作了。

那啥,真是游戏给的太多了。

整治归整治,游戏倒不了

其实很多人的顾虑来是没多大必要的。

游戏不是教培,就算是未成年偷偷摸摸玩游戏家长也不可能照着教培那种模式给投入,顶多了就是让这些未成年长大之后报复性进行氪金,但这也是18岁以后了,跟生育率关系不大。

而且游戏还能承担一个“看管未成年”的作用。

在有电脑,有手机的情况下家长管孩子真是特别容易,反正我就差不多这样,梦幻西游一开,给个几十块点卡钱,就算不氪金,我也玩得很是欢乐。

说实话,别说不用爸妈管我了,真玩起来我连饭都管不上了.......

在不考虑副作用这块影响的前提下,扔给娃手机让玩游戏是效率最高的带娃方式,还没有之一。

至于沉迷这块嘛,那我说没有过肯定是骗人的,但沉迷的影响真不大。

虽说玩游戏玩起来确实顾不上吃饭,但那是小时候,真到了该找工作的时候,再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也得老老实实去打工。

毕竟饿肚子的感觉可比玩游戏的代价要沉重多了.....

至于说影响学习,说实话这又是家长关心的课题了,就上帝视角来看,50%的职高率,总是要有人进厂的不是。

安了,别被教培吓怕了,游戏不碍事的。

命门归命门,生意归生意,挣钱嘛,不寒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都统   命门   游戏   韭菜   未成年人   大哥   流量   可怕   生意   收入   孩子   大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