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振涛:应针对网瘾少年开办公立特殊学校

青少年沉迷游戏疯狂“氪金”,家长索取退款难;因网瘾被送戒网学校,学生遭软禁、洗脑、殴打致死……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触网年龄的不断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层出不穷,屡次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

两会开幕在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员张振涛就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带来了相关提案。他指出,应针对因心理问题无法正常入学的青少年群体,开办公立特殊学校,同时建立家长学堂,为父母创建一个学习成长的持续有效平台,营造示范带领、总结分享、互帮互助的良好环境。

目前网络成瘾青少年教育存在盲区

根据国家卫健委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的定义,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等问题。

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瘾问题由来已久。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2018年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接近10%左右。

“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热情,甚至导致其休学、辍学;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伴随着出现抑郁、焦虑状态,甚至发生自杀等恶性事件,给个人、家庭乃至国家带来很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压力”, 张振涛看到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同时也观察到目前我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存在不足。

其实早在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张振涛认为这一措施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十分有限,同时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也缺少相关经验,无法长期照看或教育无法正常上学的青少年。对此,张振涛进一步指出,“这些青少年一旦辍学、休学多会遭受歧视、大多只能呆在家里,存在教育的盲区”。

而当义务教育和家庭教育失能,民间教育机构成为不少家长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就张振涛观察,“社会上应运而生的一些机构声称能够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在高额谋取钱财的同时,由于不正规、不科学,给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造成二次伤害,相关事件屡见不鲜。还有少量的相对专业的特殊学校,收费极为高昂,每一学期的学费就高达10-20万元,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家庭望而却步。”

建议建立公立特殊学校与家长学堂

对于现存的教育盲区,张振涛建议应针对因心理问题无法正常入学的青少年群体,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公立特殊学校,合理收费,为网络成瘾及抑郁焦虑等原因无法正常上学的青少年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教育资源和校园氛围。

同时,他提出,这种学校不应以传统学校的学生语数外学习及成绩作为教学评价标准,而应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尤其引导其把网瘾网游依赖转化为职业技能,利用他们在虚拟社会中建立的能力转化为他们谋生的手段。

家庭教育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张振涛认为“如何做父母亲”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主张建立家长学堂。“建议各地妇联和教育局联合,考察并引进一些切实有效的学习体系,为广大的为人父母创建一个学习成长的持续有效平台,营造示范带领、总结分享、互帮互助的良好环境”。

而在国家顶层设计上,张振涛认为应出台关注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案。由国家相关部门成立相关指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团队正式而广泛地开展“青少年网络成瘾甚至抑郁辍学”等方面的普查与调研,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抓好落实。

此外,据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游戏是未成年人排行第二的网络使用行为,沉迷其中的青少年数量日益庞大。近年来,随着相关通知的下发,游戏平台纷纷出台“防沉迷系统”,以规范未成年人的网游行为。

对于此种限制手段,张振涛认为目前实际上收效有限。他建议在每天的一定时段(如23:00-3:00)或者在游戏的一定时间间隔内,在网游中采用不定时的人脸识别等监督抽查与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网游的机会。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

采写:实习生黄欣欣 北京新闻中心记者蒋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中国科学院   学校   互帮互助   盲区   网游   未成年人   政协委员   家庭教育   学堂   心理健康   青少年网络   青少年   家长   少年   建议   国家   全国   网络   张振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