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都在大城市卷”从事农业可发高薪…代表委员关心大学生就业


公开报道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教育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组织44场线上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参会单位超过11万家,提供岗位信息超过265.8万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90后博导:没必要都在大城市使劲“卷”


据北京青年报6日报道,谈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王虹表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众多,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认清就业形势同时,就业眼光也不能太局限了。不要局限于那些大家认为好的职业,也不要把区域锁定在大城市。


王虹表示,上大学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知识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而不是逃离家乡。大学毕业也可以回到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建设自己的家乡。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年轻人还是有蛮多事可以干。



总之,职业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只有你适合不适合的差异。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哪个赛道上奔跑都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你要往前跑,而不是原地躺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做到行业里比较好的,自己的发展肯定是不错的。相反,大家都在一个行业里挤破头,你如果垫底,那对自己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对于考公务员热,王虹认为,年轻人还是要多尝试,不要给自己的成长画圈设限。此外,随着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推进以及就业大环境逐渐改善,“公务员热”势必会降温。而政府也应该多出台政策,保障企业员工的权益,免除大家去企业工作的顾虑。


袁亮: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


前不久,“中传硕士曾在火锅店当保洁”一新闻冲上热搜,并引发网友关于年轻人择业观的广泛讨论。这一话题同样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的注意。


袁亮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高开低走”的现象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现在年轻人的选择更多,心态更好。他们既没有“躺平”,也没有“摆烂”;不抱怨、不放弃、不啃老;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我们需要用平常心看待就业话题,接纳年轻人更多的就业选择。




我认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找工作,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当下,平等、宽容的就业氛围越来越浓,能让毕业生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工作岗位数不胜数。未来,希望毕业生在谋生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在自己喜欢的平台上发挥专长、贡献力量、成就自我。


范国强:建议涉农大学生

从事农业工作给予较高工资


“建议对高等院校涉农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的,给予较高工资、津贴补贴等生活待遇。”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向中新财经表示。


“由于从事农业工作比较辛苦,工资待遇低,农学类专业毕业大学生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不到30%。”范国强表示,而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涉农大学生和农业科研人员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林业现代化和城乡建设现代化,因此建议对农业科技人员和涉农院校学生到基层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出台相应政策。



一是对高等院校涉农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的,给予较高工资、津贴补贴等生活待遇,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和推广单位科技人员工资待遇。二是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三是对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硕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服务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给予创新服务资助。


他还建议,对毕业5年从事准公益性规模种养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大学生,政府给予贷款和项目支持,并享受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农业保险费补助等扶持政策。


“同时,鼓励地方开展涉农专业学生订单定向培养,鼓励从事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等工作的大学生,优先推免上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并给予免费教育和定向培养。”


姚劲波:建议对招聘应届大学生

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社保减免


“对于吸纳应届大学生的企业,根据招聘人数可以实施‘前半年免、后半年减半缴纳社保’的政策,应届大学生社保的差额部分视同缴纳。”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今年政府应继续研究出台鼓励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姚劲波建议,推动企业扩大招聘规模,促进大学生就业。在2022年社保“缓返补”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通过免税、减费、增贷、专利、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扶持数字经济、网络直播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新兴行业、企业,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编辑丨林琴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新财经、北京青年报等

图片丨北京商报、新浪微博@国是直通车视频截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北京青年报   农业   高校毕业生   大城市   社保   全国人大代表   毕业生   高薪   公务员   家乡   年轻人   工资   委员   代表   建议   政策   大学生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