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化的差异还是技术的硬伤?我们的企业不能想首创“chatGPT”

美国的微软公司在2022年11月30日发布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一时间以引领新一次科技革命的外衣风靡全球,不到两个月就就吸纳了1亿用户。

阿里、腾讯、百度,也是人才济济,也是有充足的资金但为何新技术的诞生又产生于美国的硅谷。理想主义者的天堂是否在硅谷而不是中关村和粤海街道办。

chatGPT的诞生是一场偶然还是说一群疯子的烧钱游戏。本期文章给你还原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群极客的理想国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充满了想要“用科技拯救人类”的极客。

他们总有着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想法,是聚集了一众疯子的精神病院。Chat-GPT脱胎于明星企业OpenAI。而openAI的出现离不开我们耳熟能详世界网红马斯克先生和他的指引萨姆*萨尔玛特。

马斯克和萨尔马特

在一次私人的聚会上,两位明星企业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共掏出10亿美元,组建一家非盈利导向的AI实验室,OpenAI,“让人类以更接近于安全的方式构建真正的AI”。在CHATGPT诞生以前,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实验室到底都做了什么,总共烧掉了多少钱。

这是一场用美元堆积出来的游戏,是如同宗教信仰一般的科技科学的攀登。他们俩用备好的资金一开始几乎没有挖到自己想要的人才,在后面马斯克用接近半忽悠的方式先是搞定了一个名叫伊利亚·萨特斯基弗的俄罗斯人。

他是AI宗师辛顿的学生,他之所以拒绝谷歌的高薪邀请愿意加入马斯克的这个组织,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在当时不切实际的理想,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即所谓超级智能,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任务处理模块的智能,而是一个比肩全知全能的天才人类,解答万物的超级智慧程序。

可是好景不长。在2017年,非盈利机构的OPENAI消耗光了所有的资金后面每一次人工智能的训练都与需要算法机器所带来算力,就英伟达的A100显卡入场就要购买1000多万美元。训练一次就要用接近1亿人民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2019年,没有自己人优秀人工智能团队的微软遇到了人才济济的OpenAI。

比尔盖茨当时都不太敢相信这家公司今后会发展出什么商业价值,但是最终微软还是掏出了10亿美元把其纳入囊中。有了世界顶级软硬件科技公司的支持,后面突飞猛进的故事就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将“为什么现象级科技ChatGPT诞生了在美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问了chatGPT这位人工智能本身,它给出的答案有:

  1. ChatGPT在美国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该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美国拥有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例如苹果、微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些系统和机构创造了一个完备创新性的生态系统;


  1. 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机构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探索不同的研究方向,导致了更多可能性的创新。美国还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1. 美国的学术氛围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注重创新合作,而不是严谨的竞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吸纳了全世界优秀的精英人才自由的探索。

反思我们,有的大型科技公司例如腾讯在借鉴做游戏,美团在挤入打车,拼多多在竞争买菜。甚至无一例外所有的科技企业都放弃了网贷。

非同强大chatGPT

从古至今,在我们人类的认知当中,都认为能思考的智慧使我们人类独有的。

哪怕再计算机发明以后,人们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劳动力工具,并不会认为其拥有智力。可现如今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赋予了程序类似于人类的智慧。

ChatGP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模型之一,能够生成类人文本、翻译语言和高准确度回答问题。它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它无话不谈,你问它高深的哲学科学问题,他可以像一位智者一样娓娓道来;甚至当你表示出自己最近喜怒哀乐类似于痛苦的事情,这位人工智能还能用最抚慰人心的话语来安慰你。

一些国内外的大学生甚至用它去写论文,可想而知这个人工智能程序已经聪明到了什么程度,会不会将来的某一天它会取代大量的白领等脑力工作者,成为人类最强的生产力工具。

我们能拥有中国的chatGPT吗?

我也问了一下chatGPT怎么看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

它在一系列停顿深思片刻后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公司已经取得了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如影像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比如,百度紧跟着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文心一言”,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也取得了很高的准确度。

虽然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的成就,目前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将来随着公司政府机构的加大投入差距一定会慢慢缩小。

事实上复制一个chatGPT并非特别难的事情,本质上其实就是以GPT-3模型为框架,通过“对话”创建了一个个人用户也能使用的AI应用。

我们回到本质,大模型发展的三要素就是在于:算法、算力和数据。

算力,这意味着机器运转的原动力和运行效率。AI训练高度依赖于英伟达的A100和H100显卡,虽然因为美国限制了英伟达出售这两种显卡给中国,但是英伟达随后推出了能购卖给中国的特供A800,老黄(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以前和中国公司的交易中已经有持久的合作,例如阿里腾讯华为的云计算平台都可以把算法能力分出来一些给AI训练。

老黄手持显卡

数据,训练算法本质上是像教小孩子一样,给它灌入海量的知识数据。openAI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数据矿,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有很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图书,以及最大的维基百科。但我相信13亿人的汉语在中文互联网下所留存下来的优秀知识宝库(剔除杂乱信息)也可以训练出一个优秀的AI孩子。

算法,如同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在GPT-3模型发布以后,国内大企业迅速跟进一系列十万亿参数级别的大模型。业内认为差距只有1年左右的时间。

相信中国的公司后面会迎头赶上,只不过科技的皇冠就像百米赛跑一般,第一名才会被铭记。

最终回过头来总结:openAI的诞生或许是无数偶然随机碰撞出的火花,但是造福人类只求技术的硅谷年轻学者让这块版图先拼凑了起来,微软等一种科技公司决策者的真金白银的不知回报的投入也是这类非盈利机构最终能开化结果站稳脚跟的舵手。

chatGPT的诞生是在一个能包容疯狂想法的商业环境在耗费了令多数风险投资人和产业基金望而生畏的金钱数字中砸出来的。

或许像马斯克所说,他只想带领人们去火星,那是人类的未来。在这被金钱和华尔街财报期盼的时代,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在做外卖软件在做社交在做游戏想着法上市套现。

只有那为数不多的一群人组织起来的机构或者公司为了实现人类深埋与孩童时代的梦想而探索未知的领域最终成就伟大。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英伟   硅谷   微软   人工智能   美国   中国   算法   差异   人类   文化   技术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