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与国王的对话,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习罗胖子,每天三百字,历史小趣事,点滴有意思。

1827—065 坚持日更第65天,还有1762天

战俘与国王的对话,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公元前588年,楚共王召见了一名在楚国关押了十年的晋国战俘智罂,问他“怨恨我吗?”、“感恩我吗?”、“报答我吗?”这三个问题,其刁钻程度,超过当今的一些小女生。

晋国的知罂怎么会来到楚国的?当时的晋国可是在华夏世界的最北边,而楚国是在华夏世界的最南边,路途遥远啊。

这要回到十年前的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楚军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再次救郑,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大战,在作战中,晋军内部分歧不断,将帅不和,缺乏统一指挥而各自为战,又顾忌秦军从背后偷袭。楚军利用晋军的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晋军在败退的时候,晋军将领荀首发现儿子知罂(yīng)被楚军俘虏了。焦急万分的荀首扭头就杀了回去,平时和荀首亲如兄弟的几个将领也都带兵跟着一同杀了回去,在楚军阵营中到处找知罂(yīng),没想到,最后,知罂没有找到,却抓住了楚国的公子穀(gǔ )臣,杀死了连尹(官名)襄老。这真是“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啊。

一晃,难熬的十年,荀首每天度日如年,从来无法忘记对儿子的思念,一直在想办法搭救儿子。


同时,荀首在晋国逐渐升迁称为中军佐,也就是晋军的主要将领,楚国的国王也换成了楚共王,双方都有和解的意思。

后来,通过郑国从中牵线搭桥,双方达成协议,用公子穀(gǔ )臣,以及连尹襄老的尸体,换回知罂。

这就有了故事开篇时,楚王召见知罂的三个问题。

这个时候的和平是脆弱的,达成的协议也是随时可能变卦的。故乡远在黄河之阳,自己身陷长江之畔,十年的牢狱生涯,让知罂(yīng)对一切既敏感又多疑,唯一相信的,是父母宗族和故乡的力量。

知罃(yīng)对这三个问题实在很难回答,因为答得不合楚共王的意,很有可能回不了国,甚至被杀。于是知罃别出心裁,看似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把自己置身事外,从臣子应尽的道义与国家利益的高度上来表明自己应有的态度,不卑不亢,进退有度,恰到好处地应对了楚共王的盘问,既维护了国格,又维护了人格,赢得了楚共王的尊重。

《左传》记载:“楚共王于是说:’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意思是,晋国是不能够与它争斗的。于是对知罃(yīng)倍加礼遇后放他回去。


看来,有空的话,也要读读《左传》,会有好处。实在没时间的人,看看《古文观止》也挺好的,文章很短,思想很深,关键时刻,说不定能用得上。

参考资料:

(1)[清] 吴楚材,[清] 吴调侯,钟基 译注等著.古文观止(中华经典藏书).中华书局.2016: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cWuMzE7tX0HF0pK

(2)百度百科词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战俘   晋国   楚国   左传   华夏   古文   公元前   将领   公子   国王   道理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