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诺奖获得者赶着做实验,领完奖获奖感言都没说就跑了

伦琴:研究比领奖更令我快乐

1845年3月27日,德国物理学家康拉德·伦琴出生。

伦琴发现的X射线,为医疗影像诊断技术开创了先河。这种不可见的光,开启了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之路,扩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在他的研究基础之上,后来的科学家利用X射线的晶体分析,绘制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伦琴也为“分子生物学”打开了大门。

伦琴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在他之后,陆续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创立了相对论爱因斯坦

那么,伦琴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就的?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伦琴

第一,他是从不辩解的背锅侠。

伦琴是家中独子,父母的支持让他从小有一颗自主且强大的内心。在面对外界的误解或刻意诽谤时,伦琴从不为自己申辩,即便因此被误解也不在意。他看重的是他做了什么。

上中学时,伦琴曾被误认为画了调侃老师的漫画。对此,他只言明说“不是我”,其他皆不做申辩。结果,伦琴被老师故意挂科,没能拿到中学毕业证。

没有毕业证意味着无法在当地上大学,伦琴不得不前往瑞士的大学读书——那里只需要通过严苛的入学考试,但这对伦琴来说不是难事。

因祸得福,伦琴在瑞士躲过了普鲁士扩军备战的混乱。等到普法战争后,伦琴学成归来,在老师孔特的引荐下,入职德国新成立的斯塔拉斯堡大学,并获得了相对优越的研究条件。

不辩驳让伦琴的求学经历遭遇波折,但他并没有改变这种倔强。

伦琴发现X射线后,报纸新闻出于对新事物的恐惧,不无嘲讽地说“女士们今后穿什么衣服都不安全了”。投机商人更趁机推销所谓的“X光保险服”。还有眼红的同行诋毁伦琴的研究是剽窃助手的成果而来。

凡此种种,伦琴不予理会也不辩驳。谣言纷扰期间,他完成了详细阐述X射线的论文,其完备程度令之后十年都没人可以再有所补充。

事实胜于雄辩,伦琴的成果令谣言不攻自破。

1915年的胸透会诊

第二,他是无意中制造浪漫的工作狂。

伦琴对实验室的热爱堪比拥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对梅和鹤的喜爱,但他对工作的执着却无意中制造了与妻子贝鲁塔的一段独属于理工男的浪漫爱情。

在瑞士上学时,伦琴经常光顾学校旁边的餐馆,但因为忙于演算经常点了东西又不吃。餐馆的女服务员生气地想把伦琴轰出去,说“你是不是嫌我做的东西不好吃,我不知道你在写的东西有多重要,我只知道人要吃饭”。伦琴认为她说的有道理,便请她监督自己吃过饭再开始学习。这位脾气暴躁的女服务员后来成为了伦琴的妻子。

沉迷实验让伦琴略显木讷,但不妨碍他在制造浪漫上独辟蹊径。

发现X射线之前的两个月,伦琴一直不回家,还在实验室置办了床。妻子贝鲁塔非常火大,以为伦琴看上了实验室的助手。等贝鲁塔冲到实验室质问伦琴时,实验室只有伦琴一人还在加班。

面对妻子的质问,伦琴顾不上解释,而是兴奋地拉起妻子的手,向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伦琴让妻子把手放在屏幕前,自己操控器材发出X射线。于是,第一张透视出人体骨骼的图像显现,除了骨骼外还有贝鲁塔手指上的结婚戒指。这一标志着人类科学重大突破的图像流传至今,无意间成了伦琴夫妇“秀恩爱”的证据。

纪念伦琴和X射线的邮票

第三,他是19世纪科学理想的化身。

伦琴的终生好友鲍威利曾评价说,“无论从那种意义上讲,伦琴都是十九世纪科学理想的化身,坚强、诚实而又魄力,从不怀疑科学的价值”。

因为坚信科学,伦琴几乎将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对此没有助益的事都不值得他耗费精力。因此他平时鲜少社交,成名后也依旧专注于科学研究,拒绝无用的虚名和曝光。

伦琴发现X射线后名声大噪,很多大学邀请他作巡回演讲。这本是收获掌声和称赞的大好机会,但伦琴认为华而不实,全部拒绝了。

伦琴唯一一次参加的公开活动就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然而,各种各样的招待会让伦琴觉得没有意义,耽误他做实验。于是,伦琴连获奖演讲都没有发表就急匆匆赶回了国,事后请委员会将诺奖的纯金奖牌邮寄到他的实验室。

诺贝尔奖章,直径6.6厘米,由约200克黄金制成,曾拍出475万美元的天价。

伦琴对科学的执着让他显得古怪且高冷,得了个“最难接近之人”的外号,但这份执着也让他成为了当时科学理想的化身——伦琴实现了“科学的价值”。

医学家将X射线运用于诊断骨折等疾病,减少诊断痛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当时,德国著名的电气公司想让伦琴给产生X射线的真空管注册专利,然后买下专利,垄断仪器制造。

对此,伦琴断然拒绝,“我不是发明了X射线,仅仅是发现了它而已,所以X射线是全人类的东西,而不是我个人的财产”。因为伦琴的坚持,X射线诊断技术得以更为廉价地造福普通民众,并被后来的研究者进一步运用到分子生物学的领域。

之后一战爆发,德国采取食品定量分配。迫于生计,伦琴常常需要到慕尼黑银行打零工补贴家用,而那笔金额可观的诺奖奖金被他捐给了他所在的维尔茨堡大学,用于支持更多的科学研究工作。

最终,伦琴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在严重的胃病和体力衰竭中病死,葬礼在几个朋友的悼念中简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伦琴   诺贝尔   瑞士   德国   射线   获得者   感言   实验室   妻子   东西   发现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